百场讲坛走进北京儿童医院,宣讲人文照亮医学
5月7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89场活动在北京儿童医院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向明,作题为《人文照亮医学 仁者仁心仁术》的讲座,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互动。
“医学是人们的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务工作是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之一。” 讲座伊始,王向明就指出,“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也是医学事业的内在真谛。
王向明表示,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医学探究的对象是“形(生物形体)”、“神(精神心理)”、“居(社会环境)”之间体用合一、互相作用的人,离不开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中国传统医学中对医者的要求从来就不仅仅是技艺的要求,更有人文道德方面的严格标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医学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即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医学模式对每一个当代医务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精湛的医学技艺,更要有博大的人文情怀,要用璀璨的人文之光照亮医学发展的未来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王向明认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要求,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思想和生活行为带来的巨大冲击,社会生活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和不良现象。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荣辱界限完全被模糊甚至被颠倒。当前出现的一些医疗乱象,一定程度上都是对人文精神关注不够、价值观错乱的结果。对这些现象和行为如果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加以彻底纠正,整个社会的价值评价标准就可能陷于混乱。
“一个好的观念只有真正付诸实践才是有意义的。”王向明进一步指出,纠正这些乱象需要在全社会切实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强大共识。具体来说,就是要贯彻“三贴近”原则,重点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角度讲,就是要通过综合手段在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校教育看,要应用多种手段形成一种视、听、行上的综合教育氛围,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充分认识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使之深入人心。
演讲最后,王向明表示,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这个“强起来”不仅是经济、科技的发展进步,更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濡养自身,形成刚健有为的品格、敏而善思的精神、心系人民的情怀等优良品质,在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本场活动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光明网承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新浪微博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现场直播。200余位医务工作者在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235.2万网友收看了节目,17.3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