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英雄的足迹——奋战在世界屋脊的英雄群像

2015-09-06信息快讯网

新华网拉萨9月6日电(记者多吉占堆、张京品、黄兴)总有一些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效力。

总有一些人,在人民需要之时,无私忘我,勇于担当。

总有一些人,在平凡工作之中,不求功名,默默奉献。

这样的人,都是英雄。

西藏自然环境艰苦,却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自治区成立50年来,为了西藏的繁荣发展和稳定安宁,各族儿女奋战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英雄事迹,也筑就了一座座闪耀雪域的精神丰碑。

他们选择坚守,在长期建藏中孕育“老西藏精神”

拉萨西郊,一座醒目的纪念碑巍然耸立,上面镌刻着“谭冠三纪念园”几个金色大字。2014年开园以来,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1951年,参与指挥完成和平解放西藏任务后,解放军十八军政委、开国将军谭冠三等西藏工委领导,按照中央指示精神,明确“开荒生产,自力更生,站住脚根,建设西藏,保卫边防”的方针,并带领官兵创建了“七一”、“八一”两大农场。他们在拉萨河谷砂砾、沼泽地上开荒辟田,种出了粮食和蔬菜,做到了“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极大鼓舞了驻藏部队长期建藏的信心。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支援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许多内地干部职工跋山涉水来到高原。他们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建设西藏、守卫国土。

陈金水,1956年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西藏去工作,一干就是25年。面对“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恶劣环境,陈金水以帐篷为家,自己挖井,创建了全球海拔最高的安多气象站。迟暮之年,陈金水又两次请缨进藏,将33年的人生献给了雪域高原的气象事业。

1995年陈金水离开西藏时曾说:“我一生中三次进藏,现在身体已不如从前。但如果组织叫我再到藏北,我也愿意去,那里是我的老家。”

和陈金水一样,很多到过西藏工作的干部职工都有着浓浓的“西藏情结”,把西藏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拉萨,很多人都知道“亚格博”,藏语意思是“老牦牛”,却叫不出他的真名。他就是吴雨初,一位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藏北高原,又为筹建世界第一家牦牛博物馆不辞劳苦的人。

1976年,大学毕业后的吴雨初选择了进藏,并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地区工作了十余年。1992年,吴雨初因工作调动回到北京,尽管远离了雪域高原,但几乎年年返藏,因为他忘不了西藏人民和那里的牦牛。

2011年,吴雨初以援藏干部身份返回阔别了近20年的西藏,积极谋划为牦牛建“宫殿”。如今,令人叫绝的牦牛博物馆已在拉萨开馆迎客,成为一座以牦牛为载体的藏文化博物馆,成为拉萨的新地标。吴雨初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如今,年满六旬的吴雨初,每年差不多仍有11个月生活在拉萨。他说:“今生爱上牦牛,更是爱上了西藏,这里是我的家。”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多年来,一批批怀揣理想、奋发有为的干部职工,在西藏顽强坚守、辛勤耕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谭冠三、陈金水、吴雨初……一代代各族干部职工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西藏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

他们选择担当,在对口援藏中发扬“孔繁森精神”

西藏阿里烈士陵园里,苍柏翠绿,庄严肃穆,孔繁森烈士之墓就坐落于此。墓碑两侧的挽联,是对孔繁森一生的真实写照,也道出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高寒缺氧,地广人稀,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可是,年近50的孔繁森赴任后,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用轮胎和脚印寻找阿里发展的“金钥匙”,把阿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上了新台阶。

1994年,阿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

1994年底,孔繁森在执行公务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人们在料理他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简单而朴实,却折射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可贵品质。

也许是一种巧合。正是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和“长期支援、自行轮换”的干部援助方式,形成中央与全国各兄弟省市长期对口支援,帮助西藏发展的稳固机制。

一个孔繁森走了,更多的“孔繁森”来了。20多年里,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以孔繁森为榜样,发扬“孔繁森精神”,为祖国西南边陲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马新明和孙伶伶便是后来者之一。

2010年7月,时任北京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基层处处长的马新明与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妻子孙伶伶主动请缨援藏,成为1994年中央开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以来第一对援藏的夫妻。

2013年第六批援藏期满,马新明和孙伶伶又申请继续援藏,成为第七批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继续书写报效祖国、奉献边疆的大爱佳话。

5年多来,马新明和北京援藏干部们熬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创办了大型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成为西藏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建成了拉萨群众文体中心、德吉罗布儿童乐园等民生项目,协调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在拉萨举办比赛……孙伶伶则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由于高寒缺氧,夫妻二人出现失眠、记忆力差等症状。马新明深受痛风、滑膜炎困扰,严重时只能拄拐杖开会、下乡。而孙伶伶不仅严重脱发,还患上溃疡性结肠炎,需长期服药治疗。

但是,夫妻俩没有任何怨言。他们说:“西藏已成为我们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我们热爱拉萨,能在这里发挥人生价值,感到此生没有虚度。”

全国对口支援西藏20年来,先后有近6000名援藏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工作,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困苦,积极投身建设西藏的伟大实践,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对口援藏的光辉篇章。

20年多年来,“孔繁森精神”就像一盏明灯,激励和鼓舞着一批批援藏干部,为了西藏的美好未来而勇于担当、甘于付出。

他们选择奉献,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两路精神”

“两路精神”同样闪耀在地球之巅的这片土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批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青藏公路分局安多养护段109道班的工人们,就是“两路精神”的深度践行者。

这个道班因工作地海拔5231米,被称为“天下第一”道班,赢得无数过往司乘人员的敬意:30多名职工守护着唐古拉山口附近40公里的青藏公路。

这里是真正的苦寒之地: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一年中有120天刮8级以上大风。往往上一刻还是艳阳高照,顷刻间黄豆大的冰雹便夹着狂风从天而降;空气中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连说话都气喘吁吁。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养护道路艰难,生活更是不易:他们生活的工区,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孤岛,所有生活物资都得从安多县运来;每年冬天水井冻住后,只得到六里地外凿冰化水喝;休闲仅是晚上看会儿电视,或站在院内闲聊几句。

因条件太过艰辛,上级部门曾想把这个道班撤并掉,但工人们不同意。因为,青藏公路常被大雪阻断,需要他们及时处理。

藏族道班工人们淳朴、乐观、豁达,在雪域之巅张扬着生命力量。岁月把工作在唐古拉山上的艰辛刻在他们脸上,他们则把安全畅通的“天路”刻在过往路人的心里。

工区长巴布说:“这条路联系着汉藏民族的感情,我们在海拔最高的地方养护公路,就是在维护这种感情。”

在进出藏的另一条大动脉川藏公路上,同样活跃着一群护路人——武警交通部队官兵。保障公路畅通,完全仰赖于这支交通“铁军”。

川藏公路沿途遍布着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一遇雨季,泥石流、滑坡、塌方更是家常便饭。武警交通部队每年至少出动20余次完成抢险保通,而每次都要面对危险重重的险情。

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是这支部队的传统:1971年,四千多名官兵执行整治改建任务,几十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2008年,时任武警交通二支队二中队指导员袁耀武刚休假回来,带着官兵清理塌方,从悬崖摔下牺牲……

正因为有了武警交通官兵这样的“路石”,川藏公路才确保了畅通,每年的通车时间达11个月左右。“没有这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部队建设、养护、保通,根本难以想象!”波密县领导如是评价。

眼下,由于受持续降雨影响,川藏公路多处路段又因泥石流而损毁阻断。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冒着危险,在风雨中连续作业以抢通道路,迄今已快10天!

交通线就是生命线!无数人在为西藏的交通默默奉献、无私耕耘。

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西藏交通建设的投入,西藏交通发展迎来春天。今年6月底,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建设。

在高原建设铁路,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相比于青藏铁路,拉林铁路建设同样不易。全线不仅山势陡峭,沟谷狭窄,更是我国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存在高烈度地震、地质断裂等难题。

拉林铁路青年突击队队长侯海云,带领队员战斗在工区,食宿在工地,为把拉林铁路建设成安全优质的高原铁路而努力。在建设一线,大批建设者克服严酷的自然条件,挥洒汗水,书写着在世界屋脊上修筑铁路的英雄业绩。

在建设西藏的宏图大业中,数不清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奉献者。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职工和军人,和高原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立下功勋,其精神如高原上的巅峰般伟岸。

在广袤的西藏高原上,在艰苦卓绝的工作实践中,先后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洛桑单增、祁爱群、论白、旦增阿旺、仁那、强秋、金淑萍、白确……他们或舍生救人,或因公牺牲,或因操劳过度而撒手人寰,永远长眠在这片神奇大地上。

英雄事迹铸就精神高地。西藏自治区党校副教授万金鹏说,奋战在世界屋脊的英雄们铸就的众多精神品质,是西藏对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贡献,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青藏高原上生动、具体的体现,深深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

半个世纪以来,为了西藏的繁荣发展,一代代英雄们,爱岗敬业、创造伟业,抛家弃子、无私奉献,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他们把青春和人生献给了雪域高原,留下一座座丰碑,也让精神的力量屹立地球之巅。

中华民族素来仰慕英雄,也从不缺乏英雄,在自然条件极端艰苦、发展和稳定任务极为繁重的西藏,更是如此。有理由相信,英雄的足迹和风骨,将不断激励西藏人民奋勇前进,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征程中不断到达新的高度。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