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的人们在这一天获得重生,街上到处是哼歌打腰鼓的人 | 70年前的今天
松江人民庆祝第一个国庆节
1949年5月13日,27军79师237团率先进入松江西门,松江城获得解放。5月13日被定为松江解放日。5月14日上午,27军242、236团攻克泗泾,松江全境得以解放。5月13日下午,得到即将解放消息的松江百姓聚集在包家桥西两侧人行道上。下午3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西边永丰路进来了,他们头戴五角红星军帽,威武雄壮,精神饱满,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松江城区。
松江百姓在中山路庆祝解放
据一位冯姓老人回忆,(那一天)“一轮红日,天气晴朗,到处都是欢乐,学生们在扭秧歌、打腰鼓,人们都在哼着刚学会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和‘你是灯塔’,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回顾松江解放历程,那些历史碎片又被重新拼贴起来。1949年4月下旬,百万雄师强渡长江,解放南京、直逼上海,渡江前在南通组建的中共松江地委同时随军南下。5月上旬,上海局外县工委书记周克委派中共地下组织松江金山青浦工委书记郑慕贤,赶到苏州,向地委书记张彦、专员顾复生等汇报松江地区情况,并接受指示,准备里应外合,迎接解放军。
5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79师攻克泗泾,松江人民聚集在中山路热烈庆祝解放。
松江解放后,松江市、松江县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分别在松江城区和泗泾镇宣告建立。松江市下辖中山、永丰、岳阳、华阳桥4镇,松江县下辖6个乡镇联合办事处和泗泾、七宝两个镇(同年6月19日,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七宝镇划回上海市龙华区管辖)。
1949年7月1日,松江市人民政府制发的出入证
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而在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位光影记录者值得被人们惦念——吴四一先生。从1949年5月27日来到松江后,他用毕生精力,拍摄了3万张照片,记录了解放后的松江。
一卷卷胶卷,一部部相机,一张张照片,吴四一先生用镜头记录了从江苏省松江县到上海市松江县,再成为上海市松江区的整个历史过程。
吴四一等一批青年加入中共松江地委文工团
解放后,松江的首个县政府办公地点位于如今泗泾镇的史量才故居。
明徳堂即史量才故居,位于泗泾中市桥北桥弄之西,与濮家宅隔弄相对。1949年5月至8月,松江县政府即在史宅办公。这是一座玲珑小巧的两层马蹄形走马楼,建筑风格中西合壁。缓缓走入弄巷与大路的交接处,踩着斑驳的石板路,人们能听到木门吱呀发响的声音,看着屋檐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感受那穿堂而过的风,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从前。
走到巷子的尽头就能看到史量才故居的两扇宽大的栅栏门,古朴沧桑的门楼上刻有“顺应时代进步潮流,鼓舞民众爱国斗志”,即使时过境迁,依然能体会到史量才当年的铮铮傲骨。
一进门,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一个地面铺着水磨方砖的开阔院落,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是具有浓郁徽派风格的清代建筑,朴素简洁而庄重典雅。史量才七岁便随父亲移居泗泾,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度过了他十多年的青少年时光。
墙门间正北的1米高黑色大理石座台上,安置着史量才先生的半身铜像。庭院里的那几棵高大的树,仿佛也在诉说着当年那些不平凡的故事......
资料来源:“上海松江”公众号
编辑:王嘉旖、何易
责任编辑:钮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