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相濡以沫展现人性光辉
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以犹太难民弗兰克与上海工友同日本侵略者抗争的真实故事为主线,展现两个民族普通民众在艰难岁月中的珍贵情谊。 (剧组供图)
■本报记者 黄启哲
“中国如果把犹太人在上海的这段历史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其力量不亚于原子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如是评价二战时期上海家庭为犹太难民提供帮助和庇护的感人记忆。数十年后,中国与以色列的主创人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用音乐剧的形式展现了这样一段真实的历史。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连演四场之后,还将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再加演五场。而以色列、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也向该剧抛出橄榄枝,希望这段两个民族在战争中相濡以沫的历史能够呈现在世界舞台之上。
人物都有原型可循,一切皆有据可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法西斯的屠杀,漂散在世界各地。而上海,成为2万余位犹太难民的“希望之港”。接纳未必艰难,长相守才是考验。流离的岁月里,犹太难民不仅要解决语言问题,就连生活习惯也要从零开始。同样身处战争水深火热之中的上海民众,选择包容这群异乡客,大到工作谋生,小到烧老虎灶、倒马桶等生活技能,都手把手教给犹太难民。除夕之夜,还有上海家庭把这些异乡兄弟请到家里吃年夜饭的。即便是最艰难的岁月,热心的上海民众也会把早点装在篮子里,送给住在隔离区的犹太人。
这样一点一滴的历史细节都在音乐剧中得到生动呈现。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是《犹太人在上海》的编剧,他说:“有关那段记忆,其实并没有太多戏剧化的故事,我们要展示的是真实的生活,所有人物都有历史原型可循,舞台上的一切皆有据可查。”
尊重历史,还原真实,就需要大量的案头工作。导演徐俊告诉记者,早在三年前他就在酝酿这样一个题材。为此,主创先后赴以色列实地考察,并多次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寻找素材。一头扎进去后,徐俊发现史料里比较完整的故事不多,而由于年事已高,生活在上海的犹太老人对于那段历史也主要是碎片的回忆。就在主创一筹莫展之际,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的一本书——《犹太人忆上海》,让徐俊找到了灵感。反复啃了许多遍,一个名叫弗兰克的小伙的故事引起他的注意。
弗兰克曾是一名工程师,二战时期漂泊至上海,开了一家自行车修理铺谋生。好景不长,日军开始搜罗技术工人,将他们集中关押起来制造手榴弹,弗兰克被关进了日军的军工厂。弗兰克不愿成为日军屠杀中国人的帮凶,想出了缩减手榴弹引线的方法。引线达不到一定长度,手榴弹就容易变成“哑弹”而无法爆炸。弗兰克把这个方法悄悄告诉身边的中国工友,很快得到大家响应,成批的废品手榴弹被运上战场。尽管手榴弹没有出厂编号和生产地点,但时间一长,日军发现了问题,为了查出主谋,日军甚至当场枪杀了一名工人。残忍的威吓没有把中国工友吓到,他们保持沉默,确保了弗兰克的安全。
犹太人暗中帮助中国人民,而上海人民也用生命保护了犹太朋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成为了整台音乐剧的主线。“犹太难民与上海之间的帮助与支持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温情相守。”在荣广润看来,两个民族最普通民众之间的相处才见大爱。
音乐剧获基辛格支持与鼓励
台前的患难与共和互相扶持,也在幕后上演着。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柏安伦夫人忆莲娜是一名演员,得知中方创排以犹太人为主角的音乐剧后,主动参与到该剧的前期筹备之中,成为该剧的文化顾问。早在剧组招募演员之前,就从200名以色列音乐剧演员中选出50位精英,为剧组在以色列的筹备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终5位以籍演员脱颖而出,在剧中担当主要角色。
而两国人的缘分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延续。以色列演员迪文的祖辈生活在德国,二战时期同样颠沛流离,外公与表外公兄弟俩被迫分离,一人去了耶路撒冷,一人前往美国,而后者就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得到这样一个演出机会,让迪文惊喜之余,更多了一份责任感,于是第一时间写信将这个消息与表外公基辛格分享,得到了老人的支持和鼓励。
更让中国主创感动的是几位以色列演员的敬业与担当。该剧男主角饰演者沙哈在接到剧组邀约之时,正筹备着今年夏天的婚礼。听说要将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搬上舞台,他推迟婚期赶赴上海参演。而另一位主演杰弗瑞则在第二天的演出中意外摔伤了脚,却坚持一瘸一拐演完全场。之后的两天,看到他咬牙坚持,衣服全部湿透的样子,中以演员都感动落泪。徐俊说,3个月的排练演出,让中以演员建立了十足的默契,“彼此间不需要用语言交流,哪怕是一个招呼,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中方主创方面,除了荣广润与徐俊外,剧组还邀请到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担任艺术顾问,潘光担任历史顾问,而曾操刀《忘不了》《如果爱》《十月围城》等电影原声的金培达担任该剧作曲,可谓阵容强大。
“真想再去中国看看”
为了能真实再现历史,该剧还特别采用了中英双语进行演唱,甚至穿插了一些沪语,为这部音乐剧带来不小的突破。曾有专业人士担心这样处理是否会别扭。不过剧中,当隔离区的犹太难民对上海民众送来的“大饼油条”产生困惑之时,一句“大饼油条就是bread(面包)”,既是剧情中的平常对话,也让中英双语的交杂自然地出现。而演唱歌曲时,则采用了中英文重唱的模式,既有“解释”的意味,也丰富了音乐剧的表达,显现出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场中英双语的演出,原本“小众”的尝试却引发强烈反响,四天的演出,场场满座,而在这之中,有不少留沪犹太老人的身影。当那条从船只连结陆地的栈桥出现在舞台之上时,记忆深处的情境让犹太老人们流下了热泪。“整理和呈现这段70多年前的历史,就是和时间赛跑。”潘光感慨,不少来华犹太难民如今已经过世,在世的也多在八九十岁。演出成功,他很想把这个消息同原型弗兰克分享,然而几年前,他就与弗兰克失去了联络,发出的电子邮件也再无回音。这位旅居美国,主动联系潘光提供自己回忆录的老人如果在世,也有90多岁了,他与潘光的邮件往来最终定格在一句“真想再去中国看看”!
美好的遗憾由艺术来弥补。潘光的身边坐着美国导演克里斯蒂·里比,他在看完全剧后,最感慨的是故事虽然表现的是战争中的残酷岁月,却没有宣扬仇恨,而是把最具人性光辉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样一部音乐剧,即便到美国、欧洲演出,也能够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徐俊透露,该剧30余场演出已经排定,而世界巡演也在计划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