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啥时来艺术特展现场?”
■本报记者 徐维欣
“张大千艺术特展·中国站”正在地处老西门的上海驰翰美术馆举行,《文荟图》《风清月香图》等40余幅张大千珍贵精品真迹,十分难得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推荐项目,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有许多青年学生慕名而来,但面对这群年轻的“艺术爱好者”,驰翰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却遇到了尴尬事--不少青年学生表示,对于“张大千”这3个字只是“隐约听说过”,甚至有人询问:“张大千啥时候会来艺术特展现场?”
这般有些无厘头的场景,却直指一个颇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让传统艺术走入年轻观众的世界?
70%的年轻观众并不知晓张大千
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传奇大师,被誉为全能的中国画家,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与革新,开创了中国画的一代画风。徐悲鸿曾将其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驰翰美术馆此次展出的画作都是从海内外藏家处征集而来,保险总额高达3亿元,但在驰翰美术馆此前的一次调查中,结果却让人错愕--70%的年轻观众并不知晓张大千。
“门票优惠”是最初吸引年轻观众参观的动力--凡持有市教委“家庭护照”的家庭,均可享受学生免费、家长半价的政策。然而当他们走出展厅的时候,都感慨:“真没想到,传统艺术的展览如此精彩。”除了精妙绝伦的画作,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还有新媒体元素、互动问答等环节的加入。除了惯常的语音导览,展览为观众准备了微信云导览服务。在3楼展厅内,馆方还特别制作了一部16分钟的张大千专题片,让观众增进对其人生经历与作品的了解。此外,展览还设置了有关知识竞答游戏,在入口处,观众即可领取答题卡,在观展过程中找寻答案。
可以看出,当新技术、新媒介展示融入传统艺术展览,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这一点在业内越来越成为共识。在前不久开幕的“民族脊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展”中,中华艺术宫在展陈方式上也做了大胆突破,除了架上作品,布展团队特意采用喷绘方式将版画作品局部放大后制成灯箱,呈现别样冲击力。同时,抗战相关的海报集结陈列也让展览增添不少现代气息,引得不少观众驻足感受历史的厚重。
对于设置互动区域的趋势,有业内人士坦言,互动体验所占比例在20%至30%左右为妥,这样的设置可以作为艺术展的一种补充,但真正要让传统艺术走近年轻观众,恐怕还得发挥好艺术展览的教育功能。
儿童教育在国内美术展览中未受足够重视
面对年轻观众在经典美术作品前的茫然,不可绕开的,便是我们在儿童艺术教育方面的缺失。著名画家谢稚柳之子谢定伟直言:“与西方艺术注重从小培养相比,儿童教育在国内艺术展览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谢定伟以法国巴黎马赫莫丹·莫奈博物馆为例,这座博物馆因藏有世界上最多的莫奈真迹而闻名,但实际上该馆规模很小。“连同安保人员在内,馆内工作人员总共只有26个人。”但在人数不多的团队中,却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儿童教育,这样的岗位设置在国内诸多美术馆、博物馆中则鲜有看到。对此,谢定伟说:“虽然国内展馆内大都设有教育部门,但基本针对成人教育,而偶有涉及儿童教育的,也因为并不专业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担任过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的学者舒乙,对于西方孩子“长”在博物馆、美术馆的情况印象深刻。“在法国,最让我吃惊和感动的是,小孩成了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和古迹里的主角。在那些地方,遍地都是低龄儿童,成群结队,由老师们领着参观。多数情况下,孩子们进去便席地而坐,听讲,宛如上课。这一点,大出我的意料。”而反观国内展馆,类似情形却很少见。
舒乙认为,这体现了艺术教育水平的差异,在成人艺术教育已经成熟的地方,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在儿童教育方面,而我国的情况显然并非如此。毕竟艺术领悟是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小培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