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留学生妈妈的遗憾和自省:“四年了,我的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从没有记住他。”

2019-05-17信息快讯网

一位留学生妈妈的遗憾和自省:“四年了,我的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从没有记住他。”-信息快讯网

我今天讲的基本都是我在培养孩子方面的一些失误。

其实到美国去留学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儿,我觉得留学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留学前的学业和申请的准备,第二部分是在美国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发展

我孩子现在伯克利读大四,他学的大专业是生物,具体专业是免疫和神经科学,他准备申请医学院,准备考MCAT。

大家知道,在美国申请医学院是非常难的,申上以后据我所知接下来大概还有四个考试;MCAT整整考7.5小时,孩子早上7:50进去,吃的也没有准备,哪知道中间不能出来,一直考到下午才结束。那么在留学前的学业和申请准备我觉得我是做得相当不错的,。那么在留学前的学业和申请准备我觉得我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我记得4年前,2012年十月份,我去开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像入学时那样兴奋了,似乎也不像原来那么阳光(平时很阳光的孩子),他主要给我抱怨两件事:

第一是他不该去读伯克利,因为孩子出国前就想好要学生物专业,未来想考医学院,当临床外科医生,但我当时非常武断,让他选择了伯克利,他给我抱怨的主要原因:第1点他在伯克利GPA不高,他说如果我要去文理学院,GPA可能会比较高。他的GPA只有3.5,按说生物非常难,有75%的孩子都读不下来,按说3.5也不算低了,但如果申请医学院,就远远不够了,一般都要3.8-3.9,但因为在伯克利竞争比较激烈,所以他的成绩不高。(当时还有一个文理学院录取了他,半奖)。

当然了,这也是他为自己成绩不高找的一个借口,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第一个失误呢,我觉得大家在选校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孩子的想法,听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个比较适合他未来发展的学校,而且最好能早定专业,对孩子未来发展会好一些。

第二个失误呢,就是我去开家长会的时候,孩子给我讲“伯克利的老师不会讲课”,没有教材,整天都是需要自己上网查资料;老师上课什么都不讲,比如一节课叫“人体感知”课,老师就拿铅笔挨个扎孩子手心,然后要求回去写一篇文章。还有一个教授挺有名的,就每个周四在学校主通道上示威游行,孩子觉得不理解,说“这个教授是怎么回事儿啊,他有什么想法啊”,但他也没有说去了解一下,问一问。这说明什么呢,其实伯克利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学校,本科公立排名第一,那么,如果孩子认为不适合他,一定有他自身的一些原因,其实,我当时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在留学之前,觉得学业和申请非常重要,但对于之后的毕业打算在去念书的时候考虑并不是那么多。

伯克利,我可以给大家大概说一下,言论自由的发起就是在伯克利,他实际上是孕育了一种嬉皮文化,《毕业生》的背景就是在伯克利,它实际上一种多元化,学术为主,甚至专门有一栋楼,就是大三大四孩子给低年级孩子讲课。伯克利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有72位诺奖得主,它也没有清规戒律,教授就是大学,教授决定授课内容,甚至有诺奖得主给大家上课。

那么,这样一所学校,我孩子就说人家教授不会讲课,其实我孩子学的这个专业,在世界排第八,但我觉得我孩子没有体会到伯克利的好处;我孩子原来吹萨克斯,大学时候也带去了,但四年一次也没有吹过,我觉得这四年我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没有记住他。

我孩子大一的时候住学校宿舍,当时舍友是两个美国孩子,其实他当时走的时候的想法是要融入美国社会,但到大二的时候,搬出宿舍以后,他还是和中国人合租了。他原来的美国室友,两个学生都参加兄弟会,每周五到周日都在外面玩。他就说这两个外国孩子比较“二”,但就这两个比较“二”的孩子,一个入学的时候AP英美文学考到5分,另一个还经常和我孩子讨论哲学,问老子、孔子等一些事情。

一位留学生妈妈的遗憾和自省:“四年了,我的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从没有记住他。”-信息快讯网

通过这件事,我的感觉就是其实他没有接受美国的价值观,他根本不了解美国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然后他在大三大四回国的时候又面临国内的一些情况。

他在国内,有次开车遇到有人碰瓷,讹他500元,他也看不惯,一方面,他了解一些美国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的思维又不完整,他又不能非常理性地看待这些差异,所以,就像他自己说的,在伯克利四年非常孤独,不快乐。我说,蓝天白云海岸多美啊,早上跑跑步,但孩子说天天学习到凌晨2-3点,这些都享受不到。孩子在美国养了两只猫,因为孤独。而且我了解国外大多数留学生最终也是和中国人在一起,而且大三大四就纷纷开始处对象,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其实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第一代移民很辛苦,我觉得这辛苦的关键的就在于他们对美国的价值观不理解,而且很多也看不惯,。而且我了解国外大多数留学生最终也是和中国人在一起,而且大三大四就纷纷开始处对象,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其实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第一代移民很辛苦,我觉得这辛苦的关键的就在于他们对美国的价值观不理解,而且很多也看不惯,。

我觉得美国的教育的确是最先进的,然而在接受这种教育的时候,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我现在反思,我在这方面的准备得非常不好。

我觉得这种准备不是说考托福、SAT,送到美国名校就完事儿了,也不是大家所担心的语言适应问题,我觉得这种准备除了价值观以外,最主要的是思维。这种思维是什么呢?

孩子4年前出国前,我们请了纽大的教授来给他们上课。当时想的是因为写作在国外挺困难的,文科课程难度大,于是请教授来讲,教授开出30多本文学书单,很多都没有看过,我也有些没有看过,孩子更多没有看过,于是赶紧补,就发现他的思维很幼稚,很多都看不懂,比如《红字》这本书,他根本就不能理解。他的理解仅限于好人和坏人,非常幼稚。

我那时候就发现孩子的思维跟不上,因为国内高中的孩子普遍阅读量跟不上。当时还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反正是学理工科嘛,我们就靠技术吃饭,有没有思维无所谓,但这4年下来,我对孩子的了解或者他的表现我觉得孩子的思维不行,他这方面太欠缺了,孩子从小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实这种准备就是阅读。

上面讲了这两点,那么第一个就是我们临走之前要做的准备,就是要了解美国价值观,新SAT要考文献了,非常好。因为文献就是美国的政治,你可以了解美国的政体和其总体思路,甚至会考到联邦文集中的一些节选,你就会了解他的宪法是如何产生的,为何会产生这么先进的宪法,200多年后还有指导意义,为什么美国如此强大,都是有原因的。

这些孩子都得从头开始学一遍,包括建国文献,包括美国宪法,一些总统的讲话,在这次新SAT考试中都会涉及到。

那么还有就是阅读,阅读当中其实就是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新SAT的阅读文章就是考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简而言之就是“开明接受,理性质疑,逻辑推理”,不是说知道这几个字就有了批判思维,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之上,其实我们也能有个感觉,在国外读高中的孩子,当然有些孩子非常不错,大量阅读之后思维建立起来了。但另一些孩子也在和美国孩子一样大量读小说,但为什么他的阅读能力还是不行,有些孩子假期回国补习SAT,,你会发现他的思维当中是有漏洞的。

为什么在国外也跟着大家读小说,思维还是跟不上呢,就是这部分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没有经过精读这一部分,小说是泛读。泛读应该建立在精读之上。精读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读,不是逐字逐句翻译,要考虑段落的主旨句,也就是“main idea”是什么,是以什么样的写作方式来支持他的主旨句,然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实英语和汉语很大的最大的差异就是逻辑性。然后我们很多孩子,不论高中还是大小,其实是不了解这个差异性。

一位留学生妈妈的遗憾和自省:“四年了,我的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从没有记住他。”-信息快讯网

有了精读,再加上泛读,我们才能够逐步建立批判性思维,未来孩子考GMAT、MCAT、GRE等等,都需要考到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国外的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这也是创新的基础,这也是美国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多诺奖得主的原因。

那么在国外教育中,其实我们大家都不满足于国内的应试教育,觉得太死板,那么我们到国外究竟应该去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一个已定居美国的朋友前几天回来讲座,就谈到美国的本科教育是建立思维,研究生是掌握技能,博士是改变世界。

我觉得假如我们真想出去学习,真应抱着学习思维,改变世界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技能,我原来也是抱着掌握技能的想法,但其实这样就是一个大技工,其实我们应该尽量和国外的思维接轨,学习他们的思维。

这样的话,未来在自己的国家里,我们的孩子才可能有创新意识,如果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的话,国内和国外没有大的差别,最大的区别应该是思维。要培养这种思维的前提就是大量阅读。国外的高中生都要读100、200本书,但我们国内孩子,阅读太缺乏,你就会发现孩子比较幼稚,没有自己的思维,辨别不出一些东西,不能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

那么我们大量的阅读、受教育,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的目的就是能宽容地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这样我们就能活得不那么“拧巴”,把一切都看得比较透彻,这样活得不累,能快乐一些。新SAT阅读有一篇节选自卡夫卡的文章《变形记》,讲一个人变成甲虫之后,最终被家人抛弃了,我们很多孩子看了很有感悟,正是因为看到了人性的恶,所以能更加珍惜人性的善良。

我记得有一个孩子是圣地亚哥的博士,他说他博导说过一句话,什么是博士?就是让人类在你的努力下能前进一小步。我觉得这个就是所说的一个创新,改变世界。

在近现代的一百多个发明中,连一个曲别针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其实在享受着别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成果,享受着别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我们中国人也应该想,我们能给世界前进一小步做出什么贡献。当然我现在是后知后觉了。

但我这次去参加孩子毕业典礼,我也会和他好好谈一谈,现在应该也不算太晚,我们也抓紧时间,好好看一看书,其实未来他什么样子现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往往想的是孩子18岁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但我现在认为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35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和他的孩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孩子很小时候写过一首小诗:妈妈说我是天才,我想说我不是;妈妈说我是笨蛋,我说我不是……我想说,妈妈,我就是你的儿子。

其实我也想对我家孩子说,不管他能改变世界(当然这样更好),或者仅能养家糊口,还是到最后一无是处,我都想说,我永远是你的妈妈。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综合自美国留学妈妈圈、INSIGHT视界等

一张成绩单引发的争议:深圳通报“高考移民”调查,32名学生经查实作假取消报考资格
为孩子精心准备的故事
是炫富吗?小学生家长把直升机开到学校…网友:还以为是段子
上海政法学院在“日盈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获得冠军
母亲节,94岁的的他和“星星的孩子”们一起,奏响爱的交响曲
大学生创业创新脑洞有多大?岳飞中医敦煌都是灵感,200多件数字媒体艺术类作品路演
脑洞大开!这群大学生竟然用光和影的艺术,在厕所里展开一场灯“厕所革命”
在一场没有救援的空难中,这个小男孩活了下来,9年后他说出了一切
孩子成绩不好,从睡眠里找找原因!越睡越累?小心这种病找上门
小学毕业的他,独自写教材教儿子。如今儿子成CEO,年入1.5亿!郑渊洁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跟拍香港穷孩子、富孩子的一天,在贫富差距最大的香港,纪录片真实揭示了人与人的起跑线相差有多远
星座小主请查收:12星座专车“出没”,让出行“没有水逆”
孙红雷化身“操心老爸”,辛芷蕾要当“飒爽后妈”,《带着爸爸去留学》周末开播
上海科技奖 | 小蚁之父达声蔚: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回国创业
一小时内两场“斗殴”,留学生酒后失态涉嫌违法
“6岁学编程”其实是商业营销!专家:过早学习编程没有必要,有可能事倍功半,家长不应盲目跟风
特朗普又推“紧急状态”,这次封杀华为;华为:没有我,美国只能用高价劣质品
校园里,他们并没有被被忽视!上海师范大学特地为视力障碍学生建设无障碍学习空间
为弃婴“品尝人生第一口奶”,这群巧手医生给她造了一个食管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这位来自苏州的富15代让全世界见识了华人的才华能有多高
6个孩子中5个是博士,其中两人是宾大、哈佛终身教授:你为孩子吃的苦,命运会加倍补偿
犀利!浙大副书记: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而做的制度安排
上海科技节|最受孩子欢迎的“鸟王”原来是它!“科学之夜·百鸟汇”中,孩子给出奇妙答案
经济日报:人民币汇率没有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
人民日报刊发“钟轩理”署名文章: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妈,我们家到底有多少钱?”网友热议:家长该不该把自己家财政真实情况告诉孩子
没有一件丢失!19000余箱文物的长征,跨越大半个中国
孩子想要玩具,除了买和不买,其实还有第三种方式……
没有TA,你还在朋友圈发什么碧水蓝天
“没过五月五,不要收被褥”究竟有没有道理?预防“初夏病”养生先养心
过度培训的孩子反而没优势,本周末民办中小学面谈举行,游戏化的场景不给孩子挫败感
西藏提高自主创业贷款额度促进大学生就业
你想进店,还只是路人甲?三位小学生用人工智能让感应门“知道”,准确率超90%
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外国学生三分之一,贸易战或让美国高等教育受损
今天520,医学生送出“最美表白”:两次造血干细胞高配成功,捐献“生命种子”为素昧平生的人重燃生命希望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