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发黑垃圾遍地 许浦港何时重现“小桥流水人家”
■ 村内河道乌黑发臭,河岸满是生活垃圾 本报记者 陈梦泽 实习生 张呈君 摄
违法搭建、“群租”、脏乱、黑窝点……“城中村”可以说是城市管理难点的“集中区”。闵行区华漕镇许浦村是目前上海城郊接合部最大的“城中村”,昨天,记者前往探访时,村民告诉记者,许浦村也曾“小桥流水人家”,许浦港也曾清澈,真心盼望环境能变好。
犹如天然化粪池不黑不臭才奇怪
沿北翟路向西去许浦村,一不小心就开过了头。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走了两个来回才找到许浦村。这个上海城郊接合部最大的城中村“低调”到没有一块指路牌。
人员庞杂、环境脏乱、水体黑臭是贴在这个村身上的标签。也许是把许浦村想象得太恶劣了,进了村,发现情况还不算太差。柏油路面,主要道路上两辆轿车能交汇。因为早市已经结束,保洁员清扫过一遍,路面没有特别脏。
但许浦港的脏没法掩饰。站在桥上,腥臭味一阵阵飘来。水面发黑,几乎没有流动,裸露的河床上散落着大量的白色垃圾,泡沫饭盒、饮料瓶随处可见。当地人说,许浦港一头通苏州河,可因为太臭了,通往苏州河的水闸一直是关的,怕影响苏州河水质,因此这段水体相当于死水。河两岸是农民的出租房和工厂,由于村里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没有实施污水纳管,3万人的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都直接排入许浦港内。许浦港成为了天然化粪池,黑臭不严重才怪。
曾经获评卫生村 如今遍地乱搭建
许浦村东与长宁接壤、北靠嘉定区、南邻虹桥国际机场,村域面积0.75平方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地理位置优越,离中心城区近。资料显示,许浦村2000年-2007年连续8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2001年-2007年连续7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但事情坏就坏在“地理位置优越”。许浦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萍是土生土长的许浦村人,在她的印象里,许浦村也曾是“小桥流水人家”。情况在2000年左右有了变化,不少村民开始把空房子租借给外来人员。到2005年、2006年,村民把房子翻建成“假三层”:1楼出租,自己住2楼。外来租客越来越多,原先种花种菜的小院子也被搭建房子出租。
情况在2008年突变。虹桥交通枢纽建设,附近十多个村子动迁,原先散居在其他村的外来人员,纷纷涌到许浦村。村里违法搭建呈几何级数攀升,人口猛增,给村里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带来数不清的问题。
人口倒挂很严重 配套资源不够用
这个村户籍人口2193人(631户),外来人员2.8万多人。人口倒挂比例达到1:13。在当地人眼里,2.8万还是保守数字,实际数字远大于此。“登记一个人,孩子带来了,老人跟来了,都没登记。”外来人口中,1/3在长宁打工,1/3在马路对面农贸市场谋生,1/3在华漕本地打工。这里房租便宜,“一卧一厨一卫,一个月500-700元,这个价钱在隔壁长宁怎么借得到。”王萍说。
村里的公共设施本来是为本村2000多名村民配置的,现在要分配给约3万人,显得异常匮乏。用水高峰时,水太小了,于是家家户户买水泵,在楼顶装水塔,乘着用水低谷时蓄水。后来这都不行了,只好半夜起来蓄水。还有人打井,一是为了省水费,二是水不够用。
更糟糕的是厕所不够用。以前每个生产队有一个公共厕所,人多了,厕所根本不够用,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出现了。有人在家门口一边搭个厨房,一边搭个厕所,马路两边都往外搭,路就更窄了。
村里专职保洁员有76人,专门负责清扫道路,但常常是前脚扫好,后脚就扔。日均产生垃圾35吨,夏天峰值日均60吨。“一天不清,整个村马上变成垃圾村。”王萍说。
此外,村里有100多家企业,“六小”行业500多家。民居与厂房混杂交错,“非改居”、违法建筑、“群租”、无证无照经营……“城中村”有的毛病,许浦村都有。村里最近排摸下来,有各类地下加工窝点9家、“三合一”56处、“非改居”63处。
投入人力和物力 提升地方归属感
从2009年开始,许浦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造硬件,如将自然村落改成封闭式社区,拓宽道路,填臭水沟,改扩建公厕,建设公共停车场、消防取水点、垃圾压缩站等,第一阶段就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
许浦村还成立了两个来沪人员党支部,由来沪人员担任支部书记,建立由来沪人员组成的团支部、工会、妇代会、调委会等。2012年底,许浦村组建了“许浦社区服务管理协会”,共吸收单位会员34家,个人会员22名,引导外来人员参与社区管理,提升综合素质及对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下一步该怎么管 负面清单求转变
在村民眼里,动迁是最好、最彻底的解决方式。村里年轻人不愿留在村里,纷纷搬离,“住在村里,老婆都讨不到。这么差的环境谁肯嫁过来?”留下来的多数是年纪大的人,故土难舍,也因为家里住了太多的租客不放心。
在动迁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前,“城中村”怎么管?许浦村透露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首先是拆违。按照区里“止新拆旧”的总要求,对必拆的违法建筑坚决拆除;做好合同内、合同外违法建筑的梳理工作,合同到期的由集体回购或自行拆除,归还土地,合同期内的加大解释力度。拆掉一批,整治一批,震慑一批。
村班子人员下沉到各村民小组,定期检查走访,并通过村大联动工作站日常巡访,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协助镇职能部门及联动执法办联合整治。到目前为止,已整治取缔地下加工窝点9家、“三合一”8处、“非改居”8处。村里通过前期排摸,列出216处的公共安全隐患负面清单。下一步打算通过3年努力,使全村的负面清单有效转变为成果清单。
环境脏乱、许浦港黑臭引起市、区主要领导的重视。王萍说,市委书记韩正暗访之后,区里领导也来调研了几次。区里正加紧制定许浦港的整治方案,初步方案是先拆违再清淤,先解决河道黑臭,然后陆续推出长效治理措施。
在区里的整治方案出台之前,村里打算先从基本面做起,加大对各村宅道路的保洁力度,各村民小组各自包干。对许浦港两侧的村民和企业单位加大宣传力度,禁止向许浦港扔垃圾和直排废弃物;增加保洁人数,加大保洁力度。
记者手记
许浦村共有集体违法建筑6.996万平方米,私人租赁土地违法建筑36.936万平方米,村民违法建筑13.7万平方米。如果这些违法建筑拆光了,人口肯定大幅减少。人少了,事情就好办了,至少垃圾减少,群租、黑窝点、“三合一”现象减少。但谈何容易!村里企业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一旦拆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将受损;村里村民自建的大量违法搭建,用于出租给外来人员,“房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拆了收入就少了”。
所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顺利、有效地拆违并治理“城中村”,还需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