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如何深度读懂北外滩?
彩虹桥渲染城市缤纷的热闹,“哆来咪”音乐之门增添魔幻与诗意,自带280度超广角的“一滴水”使人能饱览浦江两岸美景……倚靠栏杆,江风拂荡,远眺对岸的陆家嘴,看国际邮轮进进出出,繁忙而有序。作为上海“黄金三角”之一的北外滩, 既彰显了现代的摩登繁华,古老外白渡桥也见证了上海滩的百年变迁,堪称“博物馆”的浦江饭店交融百年东西方文化,“远东第一大厅”上海邮政大楼仍书写着它的使命传奇……
北外滩各具特色的建筑里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今天的我们如何深度读懂北外滩?为献礼新中国70华诞和上海解放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从书店出发,阅读北外滩”主题活动日前举行,市民读者、青年党员从书籍出发,结合名家讲座和实地走访,见证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我和我的祖国”共同搏动的脉搏。活动由北外滩街道党建中心联合建投书局品牌活动策划亮相。
海派文化专家马尚龙在主题讲座上,解读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讲述三种文化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又如何在上海这座城市汇合并相互融合。他谈到,海派文化在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精神底色。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之所以能在上海这座城市达成巧妙的融合,形成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与独特魅力,并在融合后得以不断发展,正是源自城市自身固有的城市精神,是其海纳百川的包容、追求卓越的激情,使城市始终具有源源不断的鲜活生命力。
马尚龙谈到,“上海制造”不仅制造了轻工业产品,也制造了上海的都市文化,制造了上海的生活气质,制造了这座城市的人。其中,海派文化是“上海制造”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海曾是全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中国电影的摇篮在上海,现代的话剧、舞剧、流行音乐,几乎都诞生于上海,还有现代文学部分,左联创作社诞生于在上海。可以说,许许多多的文化、艺术样式都在此产生发端。”比如,1927年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诞生于上海,音乐家黎锦晖作词谱曲。从那时开始,到1949年,全中国大概诞生了8000多首这样的流行歌曲,几乎是每天一首。除了这些轻柔舒缓的流行歌曲,上海也制造出过激昂高亢的革命乐章,如今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1937年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而成。
在他看来,“冒险、洋气、路数、考究”是上海个体的、市井风俗的精神价值取向,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其中,“路数”是上海人最熟悉的词,评价一个人会说“路数清不清楚、清不清爽”。而“考究”意味着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在上海话里,考究可以说这个人吃东西很考究、穿衣服很考究,更多的时候是说这个人做事情很考究,做事精益求精,又有腔调。”此前,上海书店出版社曾出版马尚龙《上海制造》《为什么是上海》等著作,今年他将推出新书《上海路数》,继续挖掘书写上海的风土人情。
从书店出发,在行走中“阅读”北外滩,活动参与者们还参观了承载北外滩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星外滩规划馆,实地感受北外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具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浦江饭店,由英国苏格兰籍侨民彼得·菲利克斯·礼查1846年创立,前身叫礼查饭店,是中国最早的西商饭店。当年,礼查饭店率先使用许多现代化设备,最早使用煤气,第一批使用电灯、自来水、电话,爱因斯坦、罗素、卓别林等众多名人曾经光顾下榻。
1897年5月22日,上海第一次公开宣传售票并有明确片名的电影放映活动也是在礼查饭店举行的,这是上海电影产业乃至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笔。浦江饭店还承载着一段红色历史。1974年重病在身的周恩来总理陪外宾访问上海,站在上海大厦阳台上俯瞰黄浦江两岸风光,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在这个饭店住了两个月。与同志们一起策动武装起义。”
可以说,这座百年饭店是上海走向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也是东西方交流和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见证,更亲历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发育和成长。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租借浦江饭店中的孔雀厅营业,直至1997年搬迁至浦东。2018年1月1日起,浦江饭店正式成为证券博物馆,此后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市民。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