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市区部分几乎没受破坏,谁成就了上海解放的奇迹?
孙玉宏油画《欢庆上海解放》(局部)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这座城市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从当年的小县城,到远东的国际大都市,再到1949年开始上海与新中国同频共振,今天的上海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说上海的解放是一个奇迹?
昨天,历史学家、《上海极简史》作者葛剑雄教授亮相学习读书会,带领读者回顾70年前的奇迹,走进悠久的上海历史。在葛剑雄看来,上海解放过程中没有丢掉一份档案,没有跑掉一个犯人,没有出现不幸的犯罪事件,而且上海解放很快就恢复了日常生产,积极发挥着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作用。这的的确确就是上海解放的奇迹。
光是中共地下党汇集的《上海概况》,就多达好几百页
奇迹的一大体现就是,70年前,在上海解放过程中间,这个城市的市区部分、中心部分,几乎没有受到破坏。不仅如此,城市的居民生活也是一样。“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为了保全这个城市,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当时中共地下党汇集起来的《上海概况》就有好几百页。陈毅要求,进城以后不许使用重武器,为了保护上海的楼群,让大炮休息,为了保护上海人民,让炸药靠边。”葛剑雄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解放军在城郊付出了很大代价,把敌军吸引到城外,战争主要在外围进行。”
解放军向西藏路桥北的残敌冲击
70年前,陈毅曾说过一个比喻——解放上海就像“瓷器店里捉老鼠”,既要捕住“老鼠”,又要保住“瓷器”,使“瓷器店”完整无损,做到两全其美。为了尽可能完好地保存上海,总前委首先采取“引蛇出洞”战术,重点攻击吴淞、浦东等敌人的逃生路线,迫使敌人将市区主力调到吴淞等郊区增援,从而被我军围歼。广大指战员经激战,终于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将一座完好的上海城交到了上海人民手中。
“解放之初的上海滞留了各界知名人士,社会名流、大学校长、科学家、银行、金融界人士,这是全国最集中的。共产党及时安抚各界人士,让他们为新上海的建设服务,再加上上海原本就有很高的契约精神,每个人都说到做到,这样很快社会秩序就恢复正常。”葛剑雄认为,共产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安抚人心,促进生产,很快让战争引发的动荡局面趋于平稳。
“当然,如果没有全体上海人民的配合,恐怕也未必能够取得这样的机会。上海这个城市的魅力,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海派文化,有海纳百川的特点。这没有错,但还有一个部分,那就是上海长期形成的契约精神。上海的职业道德、契约精神,可以说在全国其他类似城市中是达不到的。”在葛剑雄看来,这种精神对上海的解放、安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从小渔村一下子变成国际大都市?这样的定义过于简单
上海是怎么形成的?上海人是怎么来的?他们到了上海以后是怎么发展的?“以前西方学者喜欢把上海形成的过程讲得相当简单,那就是一直流传的说法——上海是个小渔村,一下子变成了国际大都市。这样的说法太简单了,也导致大家很自然地得出结论:没有租界就没有上海。实际上,开埠、租界,只是上海发展一个重要的契机。”葛剑雄新著《上海极简史》凸显上海滩、母亲河、租界、移民四大关键词,以历史、地理、人口、语言四条线索,串起上海的前世今生。他谈到,上海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有很强的推动力,那就是上海特殊的有利地理环境。
《上海极简史》
葛剑雄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之所以叫上海,是因为在吴淞江一条支流上海埠形成的,因水而生,因水而利。我们现在经常把黄浦江叫母亲河,把苏州河叫母亲河,然而这两条都不是母亲河,历史上讲,先有吴淞江,再有黄浦江。”他说,吴淞江经常闹水灾,主要原因就是太湖来了洪水,排不出去,很多面变窄了,很多水变浅了。当地寻找一个新的出海口,这就把黄浦江拓宽了。到了明朝,再疏通水道的时候,就完全把黄浦江和苏州河沟通了。黄浦江成为干流,吴淞江变成支流了。“这个偶然的原因,注定了上海以后几百年发展的优势。中国面向世界,外贸成为中国主要的对外的经济交流,上海的优势就达到了全国第一,甚至东亚都很少有其他地方能够代替上海。可以说长江流域是中国近千年来经济文化相对最发达的、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上海本身可以有潜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港。”
互动环节,有读者提问为什么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那么丰富,在中国近代史上起那么大的作用?葛剑雄谈到,比如说邓小平那一代人,他们要到法国勤工俭学,从哪里走?都是从上海的码头坐船到法国去。“还有不少大师、名人,他们家乡并不在上海,都是到上海以后,或者通过上海,才功成名就的。”葛剑雄举例说,比如陈云是江苏青浦人,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来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茅盾也是在上海进了商务印书馆,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早期的活动,从一大开始,主要在上海;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开始长征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断了,也离不开上海。
他认为,如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汇融合在上海,既有上海这块土地得天独厚的特殊土壤,也离不开在这块土地上发展奋斗的千千万万上海人,以及大批上海的过客、上海的移民等。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