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战上海”有三个作战选项,为何选了“硬碰硬”
“战上海”整个战役过程,在军事史上也堪称奇迹。刘统这样注解:夺取这样一座大城市的过程中,在市区基本没有使用重型武器,把战火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城市运转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围绕“战上海”究竟怎么战?解放军是经过再三权衡斟酌的。
当时,粟裕提出三种设想:第一是长围久困,这样可以以逸待劳,减少部队伤亡;但上海有600万居民,粮食和煤全靠外地输入,长期围困将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绝境,而敌军却有海上通道——这个办法不可取。第二是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苏州河以南实施突击,这样虽然避开了敌军设防的重点地区,可以减少伤亡,但市区将成为主战场,城市会被打烂——也不可取。第三是把攻击重点放在吴淞,暂不攻击市区,这样可以封锁敌军的海上退路,阻止敌人抢运上海物资;但这种战法将是硬碰硬的攻坚战,我军要付出较大代价——为了保全上海这座大城市,第三方案最终被视为最佳方案。
最后,粟裕、张震于1949年5月7日上报中央军委并获批准的作战方案为:从上海两翼迂回,钳击吴淞口,封锁其海上退路,诱歼守军主力于市郊。这个方案的特点是:既可以阻击敌人从海上运走更多物资,又使市区免遭战火破坏,可谓“一举两得”。
“钳击”一词,指两路兵力在同一时间分别从敌人两侧作纵深攻击,因形如钳状而得名。这也很形象地描述出“战上海”的战线布设及作战路径。事实上,在10天的外围作战中,我军的主攻方向是吴淞和高桥,从两面钳击国民党军出海口。国民党军被迫拆了东墙补西墙,从市区调出三个军增援浦东和吴淞方向,造成市区兵力空虚,正符合我军保全市区的作战意图。
毛泽东密切关注上海战役进展。5月20日,他指示总前委和粟裕、张震:只要军事条件许可,即可总攻上海,并强调:“如吴淞阵地不利攻击,亦可采取攻其可歼之部分,放弃一部分不攻,让其从海上逃去。”
围三缺一,放开吴淞口,允许部分敌人逃跑的决策,避免了敌人因被逼入死角而疯狂反扑的可能,更使解放军三野放开了手脚,灵活作战,从而加快了解放上海的进度。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编辑:李静
责任编辑:张懿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