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之顾颉刚故居——武康路280弄9号

2019-05-30信息快讯网

顾颉刚(1893-1980)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上海解放前,担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编辑,创办《民众周刊》,撰写《当代中国史学》等著作;解放后又任上海市文管会委员、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顾颉刚一家最初住在虹口区山阴路兴业坊35号3楼,1949年,一位袁姓律师去了台湾,其位于武康路280弄9号的一栋洋房经人介绍借给了顾颉刚。“予能住此,则离合众图书馆较近,有参考之便,又附近无兵营,使人安心,而庭院颇大,潮儿可以活动,均为优点。惟离大中国较远,往返费时耳。”(《顾颉刚日记·卷六》)当年3月1日搬家时,动用了大卡车、小汽车、塌车和人力车,花费64200元,“今合大学教授三年薪水,可骇!”(同上)

名人故居之顾颉刚故居——武康路280弄9号-信息快讯网

洋房共有三层,据顾颉刚女儿顾潮讲述,她们家住在一楼。西边那间是客厅加餐厅,又用书柜隔出了一块地方给父亲做书房用;中间是卧室,一家六口挤在一起。东边的客房住着一帮子亲戚,帮着带孩子、做家务。二楼的张姓人家是给房东看房子的,男主人在“文革”中因为挨斗而开煤气自杀。三楼的一间屋子也属于顾家,光线很暗,放着顾颉刚的藏书,以及先辈的牌位。

关于山阴路,顾潮因为年幼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不过武康路的生活场景,她在多年后依然清晰地记着。每天早上,顾颉刚通常坐三轮车上班,他会让顾潮蹲在脚边,先去南洋幼儿园,送完女儿上学再去自己的单位。

在顾潮的记忆中,东边一家姓朱,除了两家的小孩子凑在一起玩耍,大人之间几乎没有往来,其他的邻居更是不认得。1954年,顾颉刚的工作调动到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妻子带着四个子女以及一车厢的行李在7月11日先行去了北京,留下他一个人住在搬空的房间,往返于沪苏两地以及家和单位,忙着处理善后工作,至8月20日坐火车北上。

名人故居之顾颉刚故居——武康路280弄9号-信息快讯网

1973年,顾潮曾去武康路拜访过,曾经有两个进口的漂亮花园已经面目全非,“文革”期间还被街道盖了工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花园?顾潮说,楼前有一块开阔的草地,四周种着雪松,东侧是一个小土坡,长着色彩艳丽的山茶花,一面篱笆墙将他们与东边的朱家隔开。花园的其中一个门就在武康路上,进去就可以看到玻璃花房和一口水井。每年夏天,家里人都把西瓜吊在井里,以起冰箱之效用。在水井的背后,还有一片青翠的竹林。但这些画面统统定格于过去的时光中。

去年,顾潮又回家了,跟着送快递的人一起进了屋子。开门的是以前二楼张家的女婿,带着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房间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搬进了很多陌生的租户。花园里唯一留下的旧物是一棵梧桐树,年纪大了,也长歪了。



作者:黄春宇
编辑:刘迪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