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评论员观察)
既要尽力而为,在经济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改善民生;也要量力而行,尊重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
要福利而不要过度福利,要民生而不要透支民生,才能有稳步提高的民生改善,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不会变
近日,不少民生新闻引发热议。最近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18年的77岁,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多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落细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宣示在新时代持续激发更多务实举措。
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切牵挂,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低保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保障标准越来越高,“兜底线”越来越有温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逐年提升,今年还将实现城乡医保并轨;“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民生领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变化,不仅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生动说明了什么是最大限度改善民生,什么是尽力而为惠及百姓。
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民生改善的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发展红利,这既是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更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最大共识之一。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防止出现故意吊高群众胃口的“空头支票”,避免陷入“高福利陷阱”。一些国家正是由于过度提高福利和过度承诺,导致养懒汉、高税收、财政难以支撑等问题,过度提高福利反而让福利恶化、过度承诺反而让承诺落空。可以说,要福利而不要过度福利,要民生而不要透支民生,才能有稳步提高的民生改善,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启示我们,改善民生需要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辩证关系。既要尽力而为,在经济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改善民生;也要量力而行,尊重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说到底,民生改善要以经济发展实际为其约束条件,这样才是可操作、能落地、可持续提升的民生改善,否则就只是博取一时掌声的镜花水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对各级政府部门而言,持续推进民生改善,要少开“空头支票”、少吹“彩色泡泡”,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出台务实举措,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项民生举措能够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了从短缺到充裕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民生改善的步伐与经济发展的脚步始终是合拍的。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归根到底是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中国发展得更好,在经济发展中自然提升民生改善的水平。当前,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不会变,我们也一定有智慧和能力把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真挚话语,是各级干部为民造福的行动指南。把握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在不脱离发展实际的前提下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通过持续的经济发展带动民生改善,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让民生保障延伸到未来,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