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科幻作品的反思?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2019-05-31信息快讯网

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科幻作品的反思?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信息快讯网

美国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19世纪的幻想小说中已出现了人造人和会思考的机器之类题材,例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卡雷尔·恰佩克的《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塞缪尔·巴特勒的《机器中的达尔文》一文探讨了机器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出智能的可能性。

在早期涉及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品中,人工智能都是以人的形象出现。阿西莫夫的作品尤其有代表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写了一系列关于机器人的小说,现在业界公认为基本原则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就是由阿西莫夫提出。他的作品还对机器人的人权做了相当有深度的反思。”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介绍,阿西莫夫的作品还没涉及对机器人反叛的反思,他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过度依赖机器人可能带来的后果——人类的生存将没有意义,人类的文明会灭亡,属于哲学思考的范畴。

对机器人反叛的想象在后期的科幻作品中逐渐出现。比如电影《机器公敌》就讲到了这一主题。再后来的《黑客帝国》《终结者》中,人工智能都是以反叛的形象出现。“这一时期开始,很多事情如克隆人与人工智能、芯片植入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代表作品有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江晓原介绍,科幻作品反思科学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西方,前沿人士做科学,科幻作者反思科学,一搭一唱似乎已约定俗成。“科幻作品的反思是必要的。科研人员都有种科学狂热,总是天然地愿意进行乐观想象,未必会看到隐藏的风险,更何况很多研究人员不愿意涉及这样的问题,这相当于结束了他的研究生命。”历史上也的确有过因为反思终止某项研究的例子,人工智能经历过的一个冬天就源起学界对其发展前景的质疑。如今的现状就如陈自富所说,人们所关心的人工智能到底会否超越人类之类的议题,就很少出现在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的话题中。“他们更关心实际问题,比如算法的改进,如何写一个识别人脸的程序代码或是做吸尘器机器人……为之操心的多数是人文类的学者。”

“事实上,这些科幻作者也不能完全归类于‘人文学者’,他们很多出身理科,比如阿西莫夫本人就是医学院副教授,他们都有着科学背景。”江晓原说,需要科幻作品反思是因为科学本身缺乏反思的能力,而人文学科例如哲学、文学都具有反思的维度。

(节选自《人工智能是人类的“终结者”吗?》 刊2015年4月17日《报·学人》)


作者:刘力源
编辑:刘力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村上春树公开其父曾是侵华日军,呼吁正视历史反思过去
喝酒会发胖?科学家:这锅还真不能让酒背
全球首台智能家酿啤酒设备、自助早餐终端、轮椅服务站……一批中小企业摘得“2019联邦快递中小企业大赛”奖项
治安新科技来了!长寿这个小区智能安防系统全面升级,协助警方破获多起案件
智慧公安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将全力打造智能交通管理模式
让机器会“说外语”,上海交大成立语言智能联合研究中心
展现普通人眼中的非凡上海:“遇见上海”征集作品主题展览开幕
志玲姐姐点赞的未来智能生活空间是何模样?来这个展览一探究竟吧
81件(组)儿童美术作品入选“初芒计划”,拼凑出孩子完整的内心世界
全一本招生,新设人工智能法学专业……上海政法学院招生简章来了,今年变化真不小
蛋白质也能贴“二维码”,凭借原创技术体系,上海科学家将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敢于和人工智能大战三番的人类围棋第一人柯洁正式保送清华大学,网友:为啥不学AI找阿尔法狗报仇啊!
风从海上来,上海美术学院教师作品柏林展出
只需10美金,你就能拥有吴彦祖的拥抱!《自然》最新研究:人工智能学会触觉,爱抚亲昵指日可待
从来没发生过的事情,你都能讲得绘声绘色?科学家告诉你,其实每个人的记忆都会“无中生有”
柯洁保送清华,不选人工智能选工商管理?坦言“hold不住这个专业,别因为挂科上热搜”
“学其所好 考其所长”正当时:人工智能会冲击一些传统岗位,但应用型人才永远需要
《细胞》子刊:胆固醇竟打压免疫系统!华人科学家发现高胆固醇会疯狂踩T细胞的刹车,抑制T细胞抗癌活性,他汀或有望解围
科幻小说是伪科学吗、手机辐射有害吗、汉字是象形文字吗……复旦大学开设“似是而非”选修课,让科学谬误终结在校园里
中国公开赛19分钟遭马龙横扫,丹羽孝希又留金言:“从第一局起就觉得自己赢不了!”
李成:智库最关键的是人才,而非经费
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吗?
人工智能会抢掉人类的饭碗吗?
人工智能的未来应用需要提防哪些“大坑”?
太棒了!科学家找到了大量扩增造血干细胞的简单技术
科学 让梦想飞翔(新中国的“第一”·70年)
科学家发明一种灭癌“马达”,可瞬间消灭癌细胞
“法治新时代”主题动漫作品征集公告
蚊虫叮咬太难受,科学家动用了高科技手段,结果一出手能灭杀99%的蚊子!
印度洋海底隆起一座800米高庞然大物,如今还在继续发展,科学家见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下事件
《自然》发文介绍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这个中心,未来将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全球枢纽
第十六届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闭幕,原创作品超九成,尽现上海校园戏剧风采
智能制造的望城速度
何占豪:纪念《梁祝》不是因作品本身了不起,而是它代表了珍惜民族文化的音乐之路
虹桥365形象标志LOGO及衍生作品全球征集!
又到毕业季,青春题材影视作品来袭!青春的悸动,何止于“甜宠小清新”?
许勤华、李坤泽:“文明之问”的反思与重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