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智库最关键的是人才,而非经费

2019-05-31信息快讯网

【学人访谈录】


李成:智库最关键的是人才,而非经费-信息快讯网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


李成:智库最关键的是人才,而非经费(之一)

报:在美国,民间智库是主流,但在中国,民间智库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您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李成:中美两国智库的现状差异,与两国的社会政治土壤、智库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关。在美国,最主要的智库是民间智库,政府也有一些智库,但比较小,其研究成果基本上不对外。

事实上,美国的民间智库中也有很多“弱势群体”,根据詹姆士·麦甘的研究,美国有1800多个智库,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只有几十个,还有许多智库的运营非常艰难。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很多智库尤其是小型智库纷纷倒闭。智库有强有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中国,强势智库大多是社科院、国经中心等政府背景深厚的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的智库,它拥有很多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等。

还有一类智库设在大学里,这类智库在中国发展得比较快,而在美国更习惯用“研究中心”来称呼它们,因为它们的服务对象往往不是政府,也不提供决策参考,它们更关注教学研究和对外交流。

 

报:如何扶持民间智库的发展与壮大。在中国,不少民营智库运行艰难,一方面是缺乏经济条件做支撑,另一方面是留不住高素质人才,您认为,这两者之间哪个因素更为重要?

李成:我认为智库最关键的是人才,而非经费。智库选择的人才必须是非常著名的或有巨大潜力的,有话语权,他们能够不断地得到媒体、学术界、国际国内民众的注意。我想,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才对智库的促进作用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只要能够得到话语权、能够得到媒体的关注,一个智库就会应运而生。

在智库的实际发展中,资金和人才两个因素相辅相成。中国目前有个非常好的条件——大量的私有企业主资金丰沛,他们中的很多人希望能够影响政策,不难想象,再过几年、十几年,中国也会出现本土的“布鲁金斯”。我们知道布鲁金斯学会是以一个零售商的名字命名,罗伯特·布鲁金斯发迹后,创立了两个教育研究机构,一个是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这是美国的一流大学;另一个就是布鲁金斯学会。我想,再过几年中国也会出现类似布鲁金斯的有远见的企业家,他们会投资智库的发展,中国出现布鲁金斯、卡耐基等有影响力的以人名命名的智库指日可待。

 

报:既然人才是智库发展的关键,那么中国的民间智库在发展中如何防止人才流失?

李成:这个问题是双向的,比如中国也会有知识分子、辞职官员下海,他们有时会把智库当做“旋转门”。

留住人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到工作环境,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要为智库中的人才提供好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给予其一定的学术自由,智库中的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决定他的研究方向、特点,同时还应有一个团队来帮助他,不要给研究人员太多来自经济和人事方面的压力。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人员100名左右,但辅助人员有近300人,这300人中包括研究助手和公关、捐款、行政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而目前中国的不少智库里,“将军”多,“士兵”少,难以形成有效机制。智库里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工作搭配。

人才很重要,但只靠人才,没有一个良好的运作模式,有时会把优势变成弱势。对于中国的智库来说,更重要的是,其聘请的专家学者能够在智库里工作、有所贡献,而不是单纯挂个名字。毕竟,作为一个思想库,其首要任务是产出思想,能够对政策有所影响,提供新的观念、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报:如您所说,中国也有“旋转门”现象,但主要是退休的官员进入智库,很少出现年轻的智库成员进入政府,您认为,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做哪些准备?

李成:中国的“旋转门”现象与中国的政治特色、官员的年龄限制有关,很多官员在五六十岁就退休了,在西方,五六十岁是官员发展最具优势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国官员想要继续发挥作用,用他的经历、经验发挥余热,就选择到智库寻求发展,这完全可以理解。

但在西方,更多的现象是年轻的智库成员到政府去,这其实跟美国的两党制有关,因为每4年的总统选举都会带来一些人事变动,如果总统换届、两党轮换,根据一般统计,会有约4000个联邦行政部门的位置出现更替,新上任的4000人中,至少四分之一来自智库,或是有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的人士,这也为智库的年轻学者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治精英的选拔,东西方方式很不一样,中国的官员选拔更看重基层经验,官员大多数是从地方一路成长上来。

不过,近年来也有中国的智库人员进入政府工作。我觉得随着中国对专业化的重视及智库今后的发展,对海归学者的重用,尤其是智库年轻成员与媒体的互动渐多,中国“旋转门”的单边现象会有所改善。但毕竟中国政治特色与西方两党政治文化有着本质差别,在中国,智库中的年轻人进入政府的数量可能会增多,但不会成为一个主要的来源。

(节选自《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 成功的智库尤其要重视有效的传播》 刊2014年6月3日《报·学人》)


作者:本报记者 刘力源
编辑:刘力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那么穷,却那么开心的雨天 | 李成
上海的破晓和新生,统一战线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的问题
约2.9亿国人患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干预动脉硬化斑块是关键
两个国内航空巨头签署协议!国产商用飞机人才有了新机遇
“泡泡大师”现身英国街头,五彩斑斓中透出的是孩子们的笑脸
王建宇:当代科研需要大兵团作战,吸引全球最合适人才
商务部:美方的贸易霸凌做法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
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这一项技能千万不能拖后腿
“学其所好 考其所长”正当时:人工智能会冲击一些传统岗位,但应用型人才永远需要
中国古代地图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思考
【中国那些事儿】“一带一路”红利知多少?英智库:全球GDP有望年增7.1万亿美元
复旦管院与澄衷高级中学再次成功“牵手”,打通高中-大学商业人才培养渠道
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科幻作品的反思?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李成:智库的独立性会增强其信誉度
李成:智库发布研究报告,需要一定的方式手段、传播技巧
拒绝“鸡血式”教育,亲子教育的关键就在吃喝玩乐中
这款全球430万人参与的新游戏,让科学家发现识别前期阿尔茨海默症的关键因素
196个国家近50万留学生选择中国!中国成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
文汇智库 | 美学家朱立元:美学在走向大众时,也要保持哲学品格
文汇智库 | 乡村小镇如何葆有“小而美”的生活
大国关系典范!四大关键词读懂习近平眼中的中俄关系
快递小哥送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快递!网友:送的是生的希望!
中国正进入面向“5G引领”的关键历史机遇,最先来的是5G手机吗?
面对高考,中国父母到底焦虑的是什么?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