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
李成:智库最关键的是人才,而非经费(之一)
报:在美国,民间智库是主流,但在中国,民间智库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您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李成:中美两国智库的现状差异,与两国的社会政治土壤、智库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关。在美国,最主要的智库是民间智库,政府也有一些智库,但比较小,其研究成果基本上不对外。
事实上,美国的民间智库中也有很多“弱势群体”,根据詹姆士·麦甘的研究,美国有1800多个智库,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只有几十个,还有许多智库的运营非常艰难。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很多智库尤其是小型智库纷纷倒闭。智库有强有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中国,强势智库大多是社科院、国经中心等政府背景深厚的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的智库,它拥有很多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等。
还有一类智库设在大学里,这类智库在中国发展得比较快,而在美国更习惯用“研究中心”来称呼它们,因为它们的服务对象往往不是政府,也不提供决策参考,它们更关注教学研究和对外交流。
报:如何扶持民间智库的发展与壮大。在中国,不少民营智库运行艰难,一方面是缺乏经济条件做支撑,另一方面是留不住高素质人才,您认为,这两者之间哪个因素更为重要?
李成:我认为智库最关键的是人才,而非经费。智库选择的人才必须是非常著名的或有巨大潜力的,有话语权,他们能够不断地得到媒体、学术界、国际国内民众的注意。我想,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才对智库的促进作用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只要能够得到话语权、能够得到媒体的关注,一个智库就会应运而生。
在智库的实际发展中,资金和人才两个因素相辅相成。中国目前有个非常好的条件——大量的私有企业主资金丰沛,他们中的很多人希望能够影响政策,不难想象,再过几年、十几年,中国也会出现本土的“布鲁金斯”。我们知道布鲁金斯学会是以一个零售商的名字命名,罗伯特·布鲁金斯发迹后,创立了两个教育研究机构,一个是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这是美国的一流大学;另一个就是布鲁金斯学会。我想,再过几年中国也会出现类似布鲁金斯的有远见的企业家,他们会投资智库的发展,中国出现布鲁金斯、卡耐基等有影响力的以人名命名的智库指日可待。
报:既然人才是智库发展的关键,那么中国的民间智库在发展中如何防止人才流失?
李成:这个问题是双向的,比如中国也会有知识分子、辞职官员下海,他们有时会把智库当做“旋转门”。
留住人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到工作环境,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要为智库中的人才提供好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给予其一定的学术自由,智库中的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决定他的研究方向、特点,同时还应有一个团队来帮助他,不要给研究人员太多来自经济和人事方面的压力。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人员100名左右,但辅助人员有近300人,这300人中包括研究助手和公关、捐款、行政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而目前中国的不少智库里,“将军”多,“士兵”少,难以形成有效机制。智库里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工作搭配。
人才很重要,但只靠人才,没有一个良好的运作模式,有时会把优势变成弱势。对于中国的智库来说,更重要的是,其聘请的专家学者能够在智库里工作、有所贡献,而不是单纯挂个名字。毕竟,作为一个思想库,其首要任务是产出思想,能够对政策有所影响,提供新的观念、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报:如您所说,中国也有“旋转门”现象,但主要是退休的官员进入智库,很少出现年轻的智库成员进入政府,您认为,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做哪些准备?
李成:中国的“旋转门”现象与中国的政治特色、官员的年龄限制有关,很多官员在五六十岁就退休了,在西方,五六十岁是官员发展最具优势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国官员想要继续发挥作用,用他的经历、经验发挥余热,就选择到智库寻求发展,这完全可以理解。
但在西方,更多的现象是年轻的智库成员到政府去,这其实跟美国的两党制有关,因为每4年的总统选举都会带来一些人事变动,如果总统换届、两党轮换,根据一般统计,会有约4000个联邦行政部门的位置出现更替,新上任的4000人中,至少四分之一来自智库,或是有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的人士,这也为智库的年轻学者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治精英的选拔,东西方方式很不一样,中国的官员选拔更看重基层经验,官员大多数是从地方一路成长上来。
不过,近年来也有中国的智库人员进入政府工作。我觉得随着中国对专业化的重视及智库今后的发展,对海归学者的重用,尤其是智库年轻成员与媒体的互动渐多,中国“旋转门”的单边现象会有所改善。但毕竟中国政治特色与西方两党政治文化有着本质差别,在中国,智库中的年轻人进入政府的数量可能会增多,但不会成为一个主要的来源。
(节选自《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 成功的智库尤其要重视有效的传播》 刊2014年6月3日《报·学人》)
作者:本报记者 刘力源
编辑:刘力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