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多少习俗?都在乾隆谕令的《端阳故事图》里了
端午节,如今留在大家心中的,恐怕只有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这些民俗了。其实,在古时候,民俗还远不止这些。这不,为了顺民心、近民俗,乾隆帝还命大臣创作了一系列民俗作品。其中,徐扬创作的《姑苏繁华图》《京春诗意图》等一系列市井生活、民俗风情的绘画。而这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端阳故事图》用八开分别描绘了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
《射粉团》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射粉团是一种唐代都城和宫廷盛行的游戏。《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角黍就是粽子,而粉团则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说明这种游戏的参与者多为女性或者儿童),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
《赐枭羹》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所谓枭羹,即是以枭肉制做的羹汤。这里的主料——枭,就是猫头鹰,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所以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羹、送枭羹、吃枭羹的习俗。而“赐”更是将习俗官方和制度化,广为传播。皇帝制做枭羹以赐臣下,不仅为了扩大捕杀,加速其灭绝,更在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其中也包含了除绝邪恶的用意。意图虽然是好的,但手段终归过于残忍,而且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达到扫除邪恶的目的,因此这一习俗并未流传下来,“枭”也早已被证明是有益的鸟类,应加以保护。当然在端午节这天,皇上赐下的并非全是枭羹这样恐怖的东西,也赏赐百官一些衣服、饰品、玩物之类。
《采药草》
题:“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
在这个时间段天气燥热,人容易生病,蛇虫繁殖也容易把人咬伤。所以人们在这个时间采很多草药治病防病,而此时草药茎叶正好成熟,药性也最好。久而久之人们甚至相传此日是天医星临门。到明清时大城市的药铺常在端午日施药,居民届时会到药店索取应节的消毒药品,如雄黄、芷术等。于是形成了端午采药、施药的习俗。
《养鸲鹆》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鸲鹆,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哥儿”,其他的别名还有许多,比如鹦鸲、寒皋、华华、鹤鸲等。八哥自己的声音比较杂噪且毫无韵律,但是却很聪明,极善效鸣其他鸟类的声音。人们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悬艾人》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常设各种可以驱邪的物件。在花草中当以艾草最早、最常见,也最为著名。由于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可制艾绒灸穴,治病又可驱虫。五月正值艾草生长的旺期,此时功效最好。于是端午这一天,人们争相采摘艾草,编织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至此,艾不仅挂在门上,也戴到了人们的头上和身上,明清的妇女都会在端午时节头簪艾花,小孩子会身贴艾虎,成为端阳的一道风景。
《系采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端午所系的彩丝,是代表吉祥的饰物,又称为“长命缕”“续命缕”“避兵缯”“五色丝”“长命寿线”“五色缕”“朱索”等。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于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分别代表五行,并象征五色龙,“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风俗通》),使人健康长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观竞渡》
题:“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端午节最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对于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这八开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画家写实描摹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不能免俗,乾隆也在上面盖了不少章印,如“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
制作:黄启哲
责任编辑:邵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