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端午这座文化“富矿”
龙舟竞逐,粽叶飘香,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承载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贲张与家国情怀。无论是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还是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龙的节日说等等,端午里无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芒。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过端午节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这既是一种民俗敬畏和文明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只要传统文化根和魂一直都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过端午节就是让人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芳香。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追求,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在今天,家国情怀更是一种使命召唤。老英雄张富清64年来深藏功与名,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平凡人生中的初心不改;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为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献出青春年华;杜国富用“惊天一挡”的英雄壮举书写新时代红色传人的铁血荣光……他们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把家庭梦想同民族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爱国是最大约数,这个公约数,有着几千年中华文化血脉的滋养。时至今年,我们依然要把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干部校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生坐标,让“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座右铭厚植“神经末梢”;普通群众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舍得牺牲小我,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唯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才能激荡起震撼人心的复兴气象。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一道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为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刚毅,“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高尚品格……这些精神传承如同黄钟大吕,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需要回溯所从来处,开掘精神河床、寻找心灵原乡,最终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今天,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慰,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激动。冲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进入现代化。面对诸多矛盾问题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挑战,我们唯有把精神滋养转化为奋进力量,才能打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传统端午文化是座“富矿”,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守矿人”。不忘初心,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奋斗不止,以蓬勃的干劲融入奋进的新时代,以出色的成就建设祖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