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成绩成科创生进名校短板

2015-09-14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钱钰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为被“忽视”的群体?昨天,在由市科协和市教委主办的“2015年上海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发展研讨会”上,专家直言,高考改革中“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这一变化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利。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对竞赛生的调查显示,与学科竞赛生相比,科技竞赛生创造力突出但学业成绩不占优。记者调查发现,在越来越看重裸分的高考时代,学业成绩几乎成了科创生进入国内名校的“绊脚石”。

创造力突出但学业成绩“不占优”

2014年,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大幕缓缓拉开,“取消加分、追求公平”成为了这一轮改革的热点。2014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明确规定“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这一变化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明显不利。”在研讨会上,华东师大副校长任友群毫不讳言地说。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佐证,据华东师大研究生郭海骏的2015“挑战杯”参赛团队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调查显示,在人格特质方面,科创人才的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显著高于奥赛人才或普通学生,恃强性显著低于奥赛人才和普通学生,其余方面与奥赛人才或普通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在创造力方面,科创人才显著高于普通学生,略高于奥赛人才。

调查还选取一所经常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并获奖的高中5年内(2009年-2013年)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而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考察他们高中二年级四次考试成绩(两个学期四次考试)。数据表明:无论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还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五门总分;无论是同年级评价,还是跨年级集体评价,学科竞赛参赛者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科技竞赛参赛者的学业成绩。

另一项对上海地区20名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参赛选手的跟踪调查发现,受访者普遍对于苛刻、严格约束、僵硬、机械式的教育模式感到不适应,甚至拒绝。部分学科教学所采取的死记硬背模式,使他们疲于应对日常学业。普通教育模式的知识往往局限于教材、考点,学校日常学习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难以帮助他们拓展自身,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发展。这样,不仅无法在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下发展他们的特长,还削弱与剥夺了他们在高中阶段进行多样化学习的自由度与空间。

科技竞赛生群体有其特殊性

在任友群看来,不同于学科竞赛生,科技竞赛生群体有其特殊性。他用两类竞赛与学业考查做比较,学科竞赛无论是在考查形式、知识基础、考查目标还是评价方式上,都与学业考查如出一辙,仅在考查知识点的数量上有所差别。而科技竞赛却完全不同,它要求参赛者各自构思创作参赛作品,在给定时间、给定地点进行作品展示。它是跨学科、超学科的,无给定知识点范围,考查的是学生的创新性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而事实也证明,在参赛过程中承受压力、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求知欲的满足,以及在比赛中所获得的信心,让不少科技竞赛生在高考后走上了科研道路,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对ISEF选手的调查显示,有意愿或已经修读博士学位的受访者占到75%。有80%的受访者期望或选择了与科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工作。曾获得第56届ISEF计算机学科二等奖的张逸中,被保送入华东师大软件学院,师从中科院院士何积丰教授从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硕博连读期间被破格聘为华东师大软件学院助理研究员,他坦言,“若没有当年的高考保送制度,就没有现在的我。”

“如果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科创生和学科竞赛生的能力和表现,显然不合理。”一名课题生坦言,学业成绩几乎成为科技竞赛生进入名校的“绊脚石”。在今年不少名校的自主招生中,科创生与竞赛生同考一张试卷,结果前者“败”得很惨。他所认识的4位科创生均通过了今年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初审,但遗憾的是,其中有三人没有通过笔试,被挡在了自主招生的门外。

“这样可能造成的悲哀结果是,越来越多的科技苗子被逼回应试教育的套路中,或出国发展。”一位专家无奈地说,目前发达国家对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对科学素养培养的措施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忽视科技竞赛是因噎废食

尽管教育部等五部委下发的意见也指出,科技类竞赛获奖考生的“相关科研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国内高水平大学并不认可科技竞赛,甚至包括素有全球青少年科技竞赛“世界杯”之称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

为何高校对科技竞赛人才的认可度低?某985高校的原招生办公室主任老师表示,对竞赛过程规范性的质疑是主要原因。“不可否认,过去一些地方的科创类比赛确实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但完全忽视科技竞赛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因噎废食’。毕竟各类科技竞赛仍然是当下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展现才华的重要平台,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助力,选拔人才的可行途径。”任友群说。

因此,他建议,在未来的科技创新比赛中,增加评委数量、提升所邀请评委的层次。提升现场答辩的权重,从项目答辩变为选手答辩。规范评审机制,更加强调评审组而非评委个人的评审权。建立追溯机制和项目社会展示机制,将社会监督引入竞赛过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