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官兵的戍边青春|守着眼前的海,祖国就在肩头

2019-06-10信息快讯网

一种青春与另一种青春之间,可能隔着上千公里、隔着一片海洋。

至少,记者跨越了那么远的距离,才见到那些年轻的面孔——

他们是海军西沙水警区中建岛守备营官兵,平均年龄25岁,90后占了一多半。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黄金年代,拥有和同龄人一样绚烂的青春梦想。

但他们的青春世界,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足够遥远——

他们驻守在西沙群岛最南端的中建岛。那里面积不足1.2平方公里,常年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涨潮时,岛礁露出海面部分只有2个足球场大小;台风来了,整个岛礁几乎被海水淹没;退潮后,小岛又变成烈日炙烤下的“南海戈壁”……

这里的青春,究竟有着怎样的色彩?你问多少名守岛官兵,就可能有多少个答案。

19岁的新兵张凯笑着说:“你可不知道,这里的日出、日落有多美,你更不知道,这里的星空有多美。这漫天的繁星,如同远方的万家灯火。守在这里,我们心安。”

对于守岛官兵来说,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青春,也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青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远方,因为有这群年轻官兵的青春坚守,变得不再遥远。

初上中建岛,邂逅“西沙黑”

西沙中建岛,距离祖国大陆最近的城市至少有360公里。

为了走近守岛官兵,记者在茫茫波涛中颠簸了几乎一整天。其中一段航渡,换乘的小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晃,如同汪洋一叶……

与中建岛邂逅,是在一个明媚清晨。远处,海平面上露出一抹银灰色。渐渐地,银灰色变成一片暗绿色,暗绿丛中还有一抹红。定睛一看,那是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霎时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此刻,悠扬的旋律回荡耳畔。

小岛不大,走上一圈,只需半个钟头。云卷云舒,潮涨潮落,这里的美丽,只能短时间欣赏,戍守在这里的滋味是寂寞。经年累月伴随官兵们的,是日复一日骄阳下的训练、雷达屏幕前的凝视和烈日炙烤下的巡逻执勤。他们守岛的日子里,没有都市青春的风花雪月。

岛上长夏无冬,太阳毒辣无情,强烈阳光经过雪白珊瑚沙的反射,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守岛官兵的模样,看上去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要大许多。强烈的紫外线和多变的天气,在他们的面容上留下印记,十八九岁的战士,竟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

上等兵、雷达操作员张伟已上岛两年。他憨憨地笑着说:“黝黑的脸庞其实很酷,至少意味着一种经受了历练的成熟。”

“‘西沙黑’是咱中建人心中的‘网红色’,我们‘以黑为荣’。”守岛16年的四级军士长郭丹阳,对守岛官兵脸上的颜色变化再熟悉不过——刚上岛,多数都是脸庞白皙;3个月过后,白里透红;一年下来,黑里透亮;两年后,脸黑得像涂了一层釉……

寂寞的人并不孤独,坚守的人才是脊梁。中建岛艰苦的环境,给了守岛官兵独特的肤色。他们在这里扎下根来,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三级军士长邱华是中建岛最老的老兵,守岛20年的他,4次立功、多次为单位争得荣誉,是战友心中的“守岛王”。

机枪班班长李旺龙在岛上服役12年,参加各级比武10余次,6次打破纪录,是名副其实的西沙“武状元”。

这些年,中建岛守备营先后有上百人受到上级表彰,160余人次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

离繁华最远的地方,心却离祖国最近

在中国地图上,这个珊瑚石风化而成的小岛只是一个“小黑点”。

然而,这里所处的海域,是海上交通要道,更是连接祖国大陆与南沙群岛的重要枢纽。每年新战士上岛,作为带兵人,邱华总会反复叮嘱:我们守的不仅是一眼就能看遍的孤岛,还有万顷碧波,这里的每一粒沙、每一滴海水都属于祖国。

多年前,为捍卫海洋领土主权,年轻的水兵献出了生命。

今天,面对复杂的海上维权态势,中建岛守备营官兵在执行护渔护航、警戒巡逻、防御作战训练任务时,始终保持着当年那股冲劲儿。正如水警区一位领导所言:战风斗浪靠什么?一靠血性、二靠本事。

“没有七分英雄胆,休上中建白沙滩。”对中建岛官兵来说,提升打仗本领须臾不可懈怠。

“杀——”一声声震耳的呼喊,一招招凌厉的刺杀,一个目光坚定、肌肉结实的小伙儿,匕首练得虎虎生威——他是守备营某连连长宋理想,6年前从郑州大学毕业。来到南海岛礁戍边,就是他的人生理想。

从一名国防生向守岛战斗员转变的艰辛,宋理想体会最深。

起初,他登上美济礁,当了3年礁长。你能想象吗,在22岁的年纪,他驻守在一个没有超市、没有电影院,远离朋友家人的礁盘上,这样的日子是什么滋味?

一次战备值班,宋理想观察到一艘形迹可疑的外方船只,他立即上报。经验丰富的老班长、四级军士长任伟志,前来协助观察时问他:“这是什么?”他答:“是不明船只。”

任伟志语气坚定地对他说:“戍边无小事,可疑船只如何处置事关国家的荣誉和咱们守礁官兵的尊严!”

听到这,宋理想沉默不语。任伟志退伍离礁的那天,宋理想含泪在手机上敲下送别话语:“班长,谢谢你让我懂得,被祖国需要是多么幸福。那一天,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感到我和祖国安危、和军人使命紧紧系在一起。”

去年,宋理想主动要求来到西沙中建岛。

新战士不解,他却笑而不语。还有一些亲友劝他早点脱军装……

傍晚,与记者并排坐在白沙滩上,聊起远在河南老家的父母与亲人、在空军某部服役的未婚妻,这位青年军官的言语中,充满奉献与收获的辩证法——脚下是祖国的领土,广袤江山装在心中;舍弃个人团圆,却收获万千家庭的幸福。

“不上中建岛,祖国离你很远;守着眼前的海,祖国就在肩头。”与守岛官兵交流,他们中许多人都会由衷地说上这么一句。

离繁华最远的地方,心却离祖国最近。当青春汇入时代的洪流,当梦想与祖国同在,任何一种取舍,都折射出中建岛守岛官兵的时代担当。

“祖国万岁”,时时在官兵心中

又是一个风吹浪打的清晨,一队官兵巡逻在朝霞中。官兵们走过的地方,“祖国万岁”“党徽永耀”几个大字在霞光照耀中熠熠生辉。

在四级军士长张孝伟眼中,沙滩上“祖国万岁”这几个字,是自己永恒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坐标。

一开始,“祖国万岁”是老“中建人”肩挑手抬,用岛礁上捡来的珊瑚石堆砌而成的。来了台风,小岛被吹得变了形,官兵们最牵挂的便是海滩上的几个大字。

2006年,17岁的张孝伟刚刚结束新训,乘坐交通艇前往中建岛。

在琛航岛等船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休假归队的时任守备队指导员王凤鸣。他俩看到琛航岛潟湖中,生长着一种红茎绿叶的海马草,便灵机一动:“咱们为何不把‘祖国万岁’种在中建岛上?”

说干就干。两人挖草装袋,搬上交通艇。

来到中建岛,王凤鸣、张孝伟和战友们先是把海马草种在一个小潟湖中。栽苗、浇水……整整半年时间,大家呵护这些小苗就像呵护自己的眼睛,生命力顽强的海马草不仅扎下了根,而且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那年,一场超强台风袭来,卷走了几十厘米厚的珊瑚沙,“祖国万岁”也被吹得模糊不清……看到这一幕,许多守岛官兵很伤心。

在时任守备队队长李万波建议下,守岛官兵一齐上阵,在海滩上精心“栽字”。担心日照太强,草种不活,细心的官兵特意为海马草搭起简易帐篷,每天精心浇灌淡水。

几个月后,“祖国万岁”被奇迹般地种活了,官兵们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守在艰苦的地方,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何况这四个大字,时时就镌刻在官兵心中。

对于中建岛来说,绿色来之不易。

守备营荣誉室里,一枚椰子被一茬茬守岛官兵珍藏——那是官兵们种活的椰子树结出的第一枚果实。1982年,岛上种活了第一棵椰子树;直到2002年,中建官兵才收获了第一枚椰子……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官兵们等了整整20年。

那天在营院一隅,郭丹阳指着一棵纤细的椰树,笑得无奈:“这是我刚上岛时种下的扎根树。16年了,它才一米六,要是个娃也该比它高了……但我期待着它长成参天大树的那天,结出的椰子一定特别甜。”

这几年,陆续有战友退伍离岛,除了日常战备值班、训练执勤,郭丹阳又多了一项任务:帮老战友照看扎根树。他说,“中建人”上岛第一件事就是种下自己的扎根树,种树不仅是守备营的传统,也见证了官兵艰苦创业的奋斗历史,岛上的每一棵树都有名字,树就是人,人也像树。

水兵的胸怀,比海还要宽广

如果苦是现实,那么战胜苦则是一种境界。

为了改善环境,一茬茬官兵为“南海戈壁”带来了片片新绿。有一名老兵在8年时间里,从山东老家背来了乡土。老兵李华平从安徽老家带着鸡粪上汽车,因为气味实在难闻,他差点被售票员赶下车。还有一次台风过后,岛上所有绿植都被卷走,官兵们对着大海号啕大哭,但哭过以后,大家擦干眼泪继续种树……

如今走进岛上的“菜地”,一垄垄福建土、海南土、河南土……给曾经的荒岛带来了家乡的气息,也给了守岛官兵一种家的温暖、一份守家的深情。

这些年抗击了多少次台风、背来了多少吨土、经受了多少挫折,官兵们早已说不清。如今,岛上椰树、抗风桐和马尾松等树种已扎根成荫……在他们眼里,岛上的每一抹绿都是宝。要是把岛上的绿色守少了,如何描摹心中的“祖国万岁”四个大字?

“当你经历过中建岛的台风又见到了阳光,当你为珊瑚沙换上了绿色衣裳,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邱华写在日记中的这段话,隐藏了他太多太多泪水。守岛的日子里,他的家庭遭遇不幸,但他从未想过离开。

多年前,一位到中建岛蹲点调研的将军听到官兵的感人故事,留下这么一句感叹:“碧海孤岛悬,仗剑复扬鞭。试问名利客,几人能戍边?”

为了守岛,郭丹阳三次推迟婚期,他和妻子的婚礼筹备了四五年。军医蔡关泉放弃去军校读研的机会,心甘情愿守护战友健康。副教导员余以的妻子,常年驻守永兴岛,两口子一年才见几次面。

当你吹过中建岛的海风,当你感慨海之辽阔……你会发现,这里水兵的胸怀,比海还要宽广、还要博大。

“远方有霓虹闪闪,岛上有繁星点点。以军人视角来看,还是岛上的繁星更美一些。”郭丹阳的笑容映入眼帘,记者的视线却已模糊——谁说守岛官兵不懂浪漫?这就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幸福快乐。

这里就是中建岛,远在天涯,却近如咫尺。

这里牧歌飘散,这里羌笛远去,这里绽放着另一种青春——“日出日落,我在这里;花开花谢,我在这里;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还在这里……我在祖国的阵地里。”

编辑:孔韬

来源:解放军报

人民海军70周年,这本画册记录下了80年代海军官兵的军旅生活
红色沃土上寻根溯源,武警上海总队青年官兵响应主席号召,瞻仰红色圣地,缅怀青年先驱
节日无休,千余武警官兵守护上海
一个半世纪的海派美育历程,今天为何值得回望
中国的南海,我们的西沙,航拍实景感受“天空之城——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
新疆和田:艰苦奋斗 屯垦戍边 代代相传
新时代上海继续当好排头兵的几点思考
郭庆松||新时代上海继续当好排头兵的几点思考
终结中国出口稀土“贱卖命运”,人生三次改变研究方向,他说:只要祖国需要我
又到毕业季,青春题材影视作品来袭!青春的悸动,何止于“甜宠小清新”?
来自45个国家的705名幼儿登上上海大剧院舞台,用童声和舞蹈表达对祖国母亲浓浓的爱
一幅幅布面油画,描绘祖国美好风光
林志玲官宣大婚!“防腐剂男神”言承旭仍然单着,仍然在演青春剧……
全国中小学开展“我爱祖国,同唱国歌”活动
欢欢喜喜佩在胸前的香包,是这一天亮丽的风景
51年前的今天,听闻他牺牲,周总理摔掉了手中茶杯……钱学森赞其“鞠躬尽瘁为航天”,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森林卫士用青春守护祖国绿色长城
18年前的童年记忆即将上映!《千与千寻》:成长的故事,看这一部就够了
习近平访俄之行:开启中俄关系新时代 展现中国责任新担当
专访:不断发展的俄中关系迈入新时代——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贾宁
大学校园接力唱响青春奋进之歌
屠呦呦:一生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 我和我的祖国70年70人
三甲医院毕业季特别读书会,88岁院士寄语后学感恩三个母亲:生身母亲、母校和祖国母亲
闪亮的名字,绚丽的青春——记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上)
超然!中国空间站真的要来了,为祖国点赞!
这道高考数学题,捧红了这枚1000多年前的印,网友:有创意够浪漫!
多图直击2019上海中考丨加油!祝福考生旗开得胜,不负青春,考场顶呱呱!
战士的福星“老轨”的救星 兵王老班长27年青春护航海疆
美国国会讨论新法案,欲在波罗的海增加军事存在,应对“俄罗斯侵略”
美媒报道称歼-10战机出现在西沙永兴岛,国防部:不必大惊小怪
新闻老兵的三年援藏路——“天堂”修心,人间“布道”
《国家相册》第二季第15集:风雪戍边人
七旬老人中暑倒地,武警官兵及时施救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