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和谁吃,在他小说里绵延出当代都市男女生活景观
吃什么?和谁吃?吃完后谁结帐……有关一日三餐的“灵魂拷问”,折射出当下庞大的都市生活图景。好的食物,能满足胃口、能绽放美味,更能安慰人心。围绕“胃、味、慰:食物里的生活景观”话题,昨天下午的上海思南读书会变身一场京沪“老友记”——作家刘汀、木叶、甫跃辉、来颖燕围谈,吃饭这件“小事”,是怎么进入文学创作又是如何记录人性的。
前不久,作家刘汀最新小说集《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出版,收入六篇小说“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夜宴”“大师与食客”“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吃个饭吧”,每篇都紧扣书名主题,六个精致故事,六种不同人生。刘汀从最基础的需求“吃饭”出发,绵延出都市生活图景。
当代人的快乐和疲惫,交织成这部“吃饭简史”底色
“献给我吃过的所有食物 你们辛苦了”——翻开《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印在扉页上这句献语,少有的将食物作为致敬对象。“小说集里最早的一篇写于2010年左右,当时我正在中关村附近一家出版社就职,每到中午11点半,‘午饭吃什么’这个问题就会蔓延在办公室上空。灵感由此而生,故事也由此蔓延。”谈及创作初衷,刘汀说当他写完这篇小说之后,逐渐意识到吃饭的重要性和选择的多种可能性,于是有了“吃饭三部曲”。
《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
刘汀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书中三篇共用了三个人物,每人处理一个生活问题。比如“早饭”得想想,当我们衣食无忧甚至营养过剩后,个体欲望能否得到真正满足,如果不能,用什么来填补这“欲望”的空缺;“午饭”写的则是人到中年,怎么应对事业、家庭的平衡困扰,以及失落的青春期后遗症;“晚饭”彻底回归家庭内部空间,探讨婚姻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小事,主人公怎样把激情、耐心和对未来的向往消耗殆尽。《大师与食客》里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吃的仪式中面对复杂世界和身不由己的成人礼;《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一起吃个饭吧》讲流转各种饭局的人们,试图通过某种意外摆脱庸俗日常,发现到头来不过是空响炮……
不难发现,书中各篇小说间,情节相互牵扯、交叉,共同铺展了日常图景,在城市或漂泊或打拼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这些关于“吃什么”的故事中,有当代人的快乐和疲惫,有他们的希望失望,也有潜在的救赎,堪称当代都市人的“吃饭简史”。在评论家来颖燕看来,刘汀在小说中把吃和焦虑两个词并置,唤醒了人生百态;而在小说结构上,前三个故事像系列小说,故事人物也好,情节也好都是互文状态;《夜宴》和《大师与食客》因模糊更有隐喻含义;最后一篇则有悬疑小说的感觉。“虽然吃是内核和中心元素,但处于不同景深的位置,有一种人生哲学在小说里,作者将笔触深入探进日常,又试图超越一些日常,文本层次感十分丰富。”
红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讲述了人们的饮食乡愁
中国饮食文化这一文学母题,如何写出新意
毫无疑问中国是食物大国,有着极为丰富的饮食文化,吃不是小事,是春秋大事。“吃,在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少作品唤醒我对于自身经验包括阅读经验的回忆。”甫跃辉谈到,从《论语》中孔子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史记》中鸿门宴,樊哙把生猪肉放在盾牌上切下来就吃,再到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孙悟空吃蟠桃、啃人参果引出许多纷争……无不与吃息息相关。更不消说《红楼梦》《水浒传》里,吃的元素几乎渗透在情节进展中——武松进了店会说打酒尝一尝,切两斤牛肉;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扑面而来,无不通过饮食文化细节的精雕细琢。
“我不是美食家,甚至也不算是个标准的吃货。我对食物的执着,主要是好奇它们背后所附带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中国人的食物,看重色香味,更重食物背后的道理。这正犹如中国菜本身,葱姜蒜、醋盐糖,何曾跟春笋五花羊排分开过。”从这个角度也就不难理解,刘汀孜孜求索的是——我们吃的到底食材,还是食材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或许,我们吃的千奇百怪的东西,翻到锅底,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生。
评论家木叶认为,一部小说如果想超过前辈美食家的作品显然非常难,要写出新意,刘汀有意地走了另外一条路——他不是要告诉读者后厨和食材秘密的人,他其实想倾吐人心的秘密,灵魂的秘密。以书中 《夜宴》为例,里面也包含了人生的焦虑,比如我到底能不能成为我自己?能否和世界真正相遇?作者在探讨的是温饱后的另一重可能的匮乏。恰如刘汀所说:千百年来,吃饱饭一直是中国人的核心追求。当年人们见面的问候并非你好,而是吃了吗?对普通人来说,吃饭可以说是人们的最大的生活哲学,最为基本和常规的社交,都是在饭桌上进行的。“那饥饿的是我们的心,而忧伤的是我们的胃。因此,这并不是一本有关选择困难症的书,它在本质上所要问的,仍然是我们如何处理生活问题。”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