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首部转型之作《十面埋伏》下月亮相上海

2015-09-17信息快讯网

 

昨天,杨丽萍与她的蜡像一起在沪现身。 祖忠人摄

本报讯 (记者 徐璐明)上万把明晃晃的剪刀悬挂在舞台上,刀刃在灯光照射下闪烁寒光,“韩信”甩动两袖红绸狂舞击打地上的红色羽毛如鲜血般在他四周起起落落。昨天,“孔雀公主”杨丽萍带着她首部转型之作舞剧《十面埋伏》的宣传片来到上海,短短5分钟的视频甫一亮相,赢得不少喝彩。

从视频来看,舞剧《十面埋伏》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突破了传统舞剧的叙事方法,更像一些特写镜头的集合,运用多种舞台手段,刻画人物在某一时刻的纠结与矛盾。杨丽萍表示,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舞蹈作品。“它是舞蹈、京剧、装置艺术、民乐甚至剪纸艺术的交融,是融入多种艺术形式的探索性实验剧场。”

从《雀之灵》到《云南映像》,杨丽萍一直从自然和民族舞蹈中汲取灵感。然而,《十面埋伏》的横空出世,却颠覆了人们对她的固有印象,历史和京剧成了这部舞剧的主角。对于这样的转变,杨丽萍表示:“和民族舞一样,京剧也是属于中国的艺术,我要做的是让中国看似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生命。”在她看来,京剧的唱念做打是完全可以转化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语言。“中国的舞蹈能不能拥有自己的语言?这是我想在《十面埋伏》中探索、实验的。”杨丽萍说。

之所以选择《十面埋伏》这个题材,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人物身上可能存在的人性缠斗,以及由此引发的当代观众的共鸣。整台演出隐隐蛰伏危机,投射出古往今来人们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正所谓“十面埋伏”。“人性是很复杂的。比如韩信这个角色,他是威武的大丈夫,但同时也能忍受胯下之辱。因此,我们的舞台上会同时出现 ‘黑’‘白’两个韩信,我想用这样的设置来表现人性中的弱点。”除了角色设置,剧中舞美布景也时时扣着“危机四伏”这个主题。“我们舞台上方挂着上万把剪刀,剪刀代表着一种凶器,一种伤害。”杨丽萍说,正好契合了舞剧的主题。

剧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虞姬,也如传统京剧中的旦角一样,由男舞者反串。对此,杨丽萍解释说:“我们用男演员来扮演虞姬并不是噱头,就是借鉴了京剧的传统,这是古老文化的渊源给我们的启示。”

作为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剧目,《十面埋伏》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逐渐褪去舞台光环的杨丽萍对于退居幕后表现得十分坦然。“中国有太多好的舞者,却缺少好的作品来让这些舞者展现他们的天赋。优秀的编导,不但要在舞蹈中呈现自己的观点,更要让这些舞者发光。”她笑言,不在舞台上演出让她觉得“很轻松”。“离开舞台以后,我有距离地去看舞台上的一切,反而更容易发现问题。”她说,“舞台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很小的空间。身体是有极限的,正如再美的花也会凋谢。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播下种子,让它们重新发芽。”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