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费尔普斯:“美好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繁荣的生活”(之三)
报:财富的增长始终是经济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有趣的是,那些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家们乃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们个人的理财之技不见得比其他人高明,比如,1999年诺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2000年把奖金兑换成欧元,最终只是“不赚不亏”。1993年诺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C.North)与罗伯特·佛格尔(RobertFogel)判断当时道琼斯指数3700点太高了,所以用奖金买了债券,但仅仅过了一个月道指就越过11000点……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费尔普斯:有些事情很难解释。有一些搞创新的人,他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却因为商业形势选择关门大吉。我觉得只有那些讲求实际的人,一直活动在行业领域,才会迸发出新颖的想法。
我们常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纵然是在经济学领域有大建树者,未必能胜任投资理财之职。通常来讲,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家有钱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当然,历史上能够成功运用经济知识赚钱的经济学家并非没有,比如庇谷、李嘉图、凯恩斯等等。投资成功需要特殊素质,而对于大学里坐而论道的教授而言,他们其实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
报: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来奖金不菲。最近几年奖金固定在1000万瑞典克朗。面对如此巨额奖金,大师们有的买房,有的存银行……您的理财之道很特别,据说您一直不主张买房,现在租房住,是这样吗?
费尔普斯:是真的,我可以告诉你,我和妻子甚至连汽车都没有买,我也找不出买房子的理由。相比买房,研究债券、股票有趣得多。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住在荒郊野外。事实上我们有一套很体面的公寓。当人们已经住得很好,还想着继续买房,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是件好事,因为那会把劳动力和商业束缚在一个地方,流动性减少了,也就限制了经济的活力。我并不是第一个做出该论断的经济学家,曾经有一个英国经济学家也曾有过类似论述。我认为,如果人们购买昂贵的住宅将承担很大的风险,风险较小的是购买一套比较经济适用的小公寓。
报:现代经济学是构建于“财富增加将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这样一个核心命题之上的。然而,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提出了一个令人迷惑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费尔普斯:我有时候非常迷惑,甚至不太高兴,因为看到有那么多的经济学家追逐财富,不断地积累财富,并将它作为一个成功的标志。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经济上成功不成功,不是看这个国家的财富多少,不是说国家的财富越多,经济就越成功。在欧洲,你会看到有一些国家很富有,但是人们并不感到开心,因为工作并没有带来乐趣。所以,事实上,我认为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财富的积累就像是你的开胃酒,如果你在积累财富的时候感到不舒服的话,开胃酒可能会变成一个毒品,会杀了你。相反,如果你感到很开心,那么有再多钱也没问题。
举例来说,一个人要越来越富裕,并不是因为买对了股票,股价不断上涨,所以他的财富增加了。而在于,这个人为他的工作感到振奋,而且感到入迷,同时通过工作上的一些探索、追求获得他人生中的意义。因此,我在书中提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他说,人们获得幸福的途径是通过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就我个人而言,“30岁时见证了美国的活力,80岁的时候能够有机会见证中国的活力”,于人生而言,这当然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报: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美好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标,它代表着一种“最高的善”。其含义是,人们在拥有某些生活必需品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会选择的生活方式。您是认同他的观点的吧?
费尔普斯:的确如此。而且我认为,这种“美好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繁荣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也因此,许多企业家创造的财富,其实是他们痴迷于尝试某个新奇创意而收获的副产品,这种创造性的生活比起收获和财富积累,可以给人类提供更高层次的满足和骄傲。
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在《繁荣》中提到,人们追求的是“福利”,而构成福利的要素包括生活满意度、敬业程度、人际关系、生活意义以及有成就的生活。据此,我们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发展的好与坏,是看这个人在其从事的职业中能否先人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谋划赢得更高的待遇、更好的工作,从而获得自尊;或者是看这个人是否将其巨大的收益投入到让人钦佩的事业之中——如威利·谢里曼,他用赚来的财富发掘了古代特洛伊城的废墟,如安德鲁·卡内基,将其积累的巨额财富用于捐助了图书馆、教育事业、科学研究和卡内基音乐厅,如丹尼尔·罗斯,用其非凡的慈善之心激励了整个纽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