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风·家教·家训” 植根社区 焕发新生

2015-09-17信息快讯网

 

让“家风·家教·家训” 植根社区 焕发新生-信息快讯网

《家风·家教·家训》主讲人:傅杰

 

让“家风·家教·家训” 植根社区 焕发新生-信息快讯网

《家风·家教·家训》主持人:潘晨

 

让“家风·家教·家训” 植根社区 焕发新生-信息快讯网

视频光盘片断陶渊明:四海之内皆兄弟

 

让“家风·家教·家训” 植根社区 焕发新生-信息快讯网

奉贤区“金汇杯”好家训、好家风、好校训青少年征文活动

家庭、家教、家风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和具体展示。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工作。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将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的家风家教家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

资源建设与配送

为“家风·家教·家训”宣教提供生动的教育素材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筹划并建设了包括《家风·家教·家训》在内的一大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将这些资源的视频光盘、书籍和宣传册配送到全市230多家社区院校,大力推动“家风、家教、家训”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

同时为了满足市民移动学习的需要,这些资源还通过指导中心主办的微信公众号“传统文化进社区”向市民定期推送。通过资源的建设与配送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学习和传承优秀家风家教的良好风气,也较好地实现了市委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工作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

名家讲解

《家风·家教·家训》特邀国内知名的文献学和文学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傅杰教授担任总策划和讲解人。以时间为序,纵贯古今,精心挑选出从周代开始的多位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历史名人,对他们的“家风”“家教”“家训”进行讲解与点评,力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理念和为人处世的精髓呈诸于世。同时,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微课形式

《家风·家教·家训》共分40集,每集6—10分钟,以高清微课视频的形式加以呈现,一集只呈现一个历史人物的“家风、家教或家训”,短小精悍,简单易学,便于网络推送和移动学习,为市民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七大篇章

《家风·家教·家训》从内容上划分,分为修身、处世、励志、勉学、爱国、治家、为政等七大篇章。

——修身篇,蔡邕告诫女儿人心的修养与脸面的修饰一样重要,司马光认为做家长的要高度重视子弟家人的道德教育,以良好的品德去影响后代。孔子、诸葛亮、陶渊明、颜

之推、唐太宗等人都对子弟个人品

德修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处世篇,列举了周公、曾子、刘备、嵇康、包拯、纪晓岚等人对后代在处世方面给出的要求与经验,包括不为小恶、坚定志向、自立自强、未雨绸缪等等,为后代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可靠的建议,订立了基本的原则。

——励志篇,强调志向的培育。郑玄认为“德行立于己志”,嵇康认为“人无志,非人也”,曾国藩则要求子弟家人有志、有识、有恒。励志篇的这些内容也能勉励今人在享受到较好的物质条件时,不要忘记砥砺自己的志气。不停地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古人对此早有认识。

——勉学篇,列举孔子、孟母、郑玄、康熙、纪晓岚等人鼓励后代勤于学习的期望。左宗棠在家书中说:“人生读书得力只有数年。”学习虽然是终身的事情,但最好的光阴只有几年,因此更不能蹉跎而过。

——爱国篇,从个人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出发,介绍了陆游、沈鍊、杨继盛、顾炎武、林则徐、朱柏庐的事迹。沈鍊的“有事必直言于当道”,杨继盛的“丹青照千古”,他们的爱国情怀随着这些事迹流传,值得每一代中国人敬仰。

——治家篇,通过故事向观者展现了古人对家庭教育的自觉,如司马光“以义方训其子”,颜之推著《颜氏家训》。

——为政篇,主要介绍著名的政治人物,如周公、刘备、唐太宗、包拯、康熙等人的故事。

创新载体与方式

兴“家风·家教·家训”展示形象的教育力量

如何将家风家教文化和社会发展真正结合起来,而不是纸上谈兵,也就是说要使“家风·家教·家训”由静态变为动态,由贴在墙上的变为内化于心的,这就需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通过采取灵活新颖的教育形式,让百姓喜闻乐见,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上海各区县及街镇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好《家风·家教·家训》等资源开展宣教的同时,还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和资源,创新载体与方式。

静安区“五环节”说家风

静安区立足基层,挖掘区内白发人群的传统资源、重点突出白领人群的宣传教育,依托区家庭文明建设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以及全区的69个基层“妇女之家”,在近10万户家庭中广泛开展了以“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为主题的寻找最美家庭,深化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围绕“晒家庭幸福生活,议良好文明家风,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五个环节,先后开展了 “好故事”征集、“口述家史”、家训家规征集、家庭美德大讨论、“晒照片·秀幸福”等多角度、多层面、多种形式的家庭文化活动。挖掘展示静安家庭的风采和智慧,以“看得见”的感召力,引领群众,培育新风尚。

在媒体宣传方面,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力强、受众覆盖面大的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好家风好家训做实、做活、做优。

金山区廊下镇相约“宅基头”传承好家风

今年6月,廊下镇在中华村廊巷宅基头上启动了2015年“百姓课堂”、“中国梦”宣讲活动,围绕“相约宅基头传承好家风”的主题,通过书写、宣传、巡讲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培育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的社会氛围。廊下镇社区学校则充分利用《家风·家教·家训》等各类资源,在全镇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系列讲座,还结合当地重要文化元素硬笔书法,多次举办“好家风、好家训”为主题的硬笔书法比赛。廊下小学则以校友马本初的家风“方方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校风,成为金山区“弘扬优秀校风,传承名人家训”的缩影和典范。

杨浦区控江路街道“多代屋”功能多

杨浦区控江路街道通过“多代屋”这个载体,传承优良家风家教教训,推进家庭和睦、邻里有爱,取得了良好效果。“多代屋”让左邻右舍、老老小小聚集在一起,或阅读、或教育、或学习、或交流,集众智、长知识、寻共识,以小(活动规模小)、近(贴近居民)、趣(富有情趣)、乐(身心快乐)、实(讲究实效)为教育切入点,以“屋”满足需求、以“屋”交往融合、以“屋”凝聚人心,引领居委会居民广泛参与学习和教育,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形成创建学习型居委会的一种新模式、新载体。

“多代屋”教育形式向“多元”努力,呈现给社区居民的“文化拼盘”可谓:动静搭配,风格齐全。⑴开展各类咨询活动。“多代屋”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咨询、健康咨询、法律法规咨询等活动。⑵开展恒联论坛活动。搭建恒联论坛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开展以社会礼仪、家庭礼仪、生活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互动活动。⑶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月”活动,进行心得体会交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⑷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因“屋”相识、因“屋”相融,增进亲近感、亲情感。

引领风尚与正道

让“家风·家教·家训”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

好家风好家训的生命力在于群众参与,它必须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家风·家教·家训”,充分体现了紧接地气、小中见大、鲜活生动、温情感人的特色,真正发挥了家庭育人的重要作用。它为家庭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为邻里送来了温暖之情,为家风传承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正能量。

奉贤区“贤文化”为引领提升市(村)民道德感

奉贤,地处上海的最南端,相传公元前444年,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的言偃,曾到奉贤讲学,传播儒家学说,对启迪当时的江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深受奉贤百姓尊崇。清朝雍正四年奉贤设县时,为纪念这位奉贤人民崇奉的贤人,定县名为“奉贤”,寓“敬奉贤人”之意,相伴而生的“贤文化”激励着奉贤儿女磨砺出“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人文品格。

近年来,奉贤区社区学院从挖掘“贤文化”的内涵着手,紧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围绕“做贤人、建贤城、扬贤风”主题,积极探索与实践市(村)民家训家风培育工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培育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广大市(村)民把优良传统转化为自觉行动,推动了文明风尚的形成,提升了社区教育水平。

通过好家训好家风的传承与弘扬,强化了市(村)民的道德感。如:尊老爱幼、孝顺长辈、关爱邻里、与人为善等这些“贤文化”中传统的好家训好家风,是教育子女、处理各种家庭矛盾的治家法宝。全区现已征集到的好家训、治家格言88443条和好家风小故事5801个,这些好家训、好家风小故事均潜移默化地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家庭美德的形成,强化了道德感,端正了家庭成员品行。

奉贤区金汇中学通过开展“金汇杯”好家训、好家风、好校训青少年征文活动,让青少年自觉寻找并记录与之成长相关的家训、家风、校训或讲述家训、家风、校训对自己及身边同学成长影响的典型事例。初三学生周晶晶说,“优秀的家训、家风、校训的传播,可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学校开展的格言征集、好家风随手拍等活动,丰富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正能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走近真善美,远离假恶丑。”

闵行区马桥镇赛课道“孝”声家风倡“孝”德

孝道是道德的源头根本和基础,家风的养成由孝道开始。今年4月,由马桥镇社区学校牵头,组织全镇17个居村委24名社区教育辅导员参加赛课,教学中老师们多数选择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巧妙的渗透孝德元素。例如元吉居委朱老师的课程《就当一天爹》以自己的亲身感悟为教学主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得台下听课的近300名居民学员热泪盈眶,明晓了老人最缺失的不是物质,而是亲情和儿女的孝道。这样的孝道教育,悄无声息地入百姓之耳、百姓之心,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社区居民“孝德”品质和“孝养”意识。

松江区泗泾镇弘扬“孝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泗泾镇以“孝”文化为抓手,由镇文明办牵头,社区学校等8家职能部门开展了“心系老人·孝感泗泾”系列培训活动,主要围绕“新24孝行动标准”开展“12·1”工程,即以十二种形式宣传“孝”文化:布置一条文化墙、布置一座主题公园、组织一次征文活动、教唱一首歌、举办一场演讲赛、建立一张关爱卡、编写一本《新24孝》、举办一场故事赛、评选一批孝星、排演一台戏、开设一堂孝德课、出版一本作品集。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倡导了“新24孝”行动,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得到了区委的高度肯定。活动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围绕孝感主题创作了剪纸、书画、面塑、纸艺、布艺等形式的“孝”主题作品,征集到孝感真实故事25篇,在全镇评选出“首届泗泾镇十大孝星”。本次“心系老人·孝感泗泾”终身教育活动历时9个月,参与人数多达3万余人,面向全镇社区居民发放了《新24孝》4万余册。

相关链接 《家风·家教·家训》目录

1.不要沉迷享乐贪图安逸——周公对侄子的教导(一)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教诲(二)

3.学文化学道德——孔子对儿子的教导

4.父母教什么子女学什么——曾子的教育方式

5.从三迁到断机杼——孟母对孟子的教诲

6.“德行立于己志”——郑玄的《戒子益恩书》

7.人脸与人心——蔡邕对女儿的教导

8.一生谨慎万古清高——诸葛亮对子侄的教导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对阿斗的叮嘱

10.人无志非人也——嵇康给儿子的遗言

11.四海之内皆兄弟——陶渊明对儿子的期望

12.家教的重要——《颜氏家训》(一)

13.父兄不可常依——《颜氏家训》(二)

14.实至才能名归——《颜氏家训》(三)

15.积善去恶——唐太宗对儿子的教导(一)

16.人君的守则——唐太宗对儿子的教导(二)

17.以义方训其子——司马光的家训(一)

18.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的家训(二)

19.溺爱孩子就是毁灭孩子——司马光的家训(三)

20.独立不惧直道而行——苏轼为后代树立的榜样

21.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刚正耿介铁面无私的包拯

22.书种不绝——陆游对后代的希望

23.奸魄永沦忠魂不死——“有事必直言于当道”的沈鍊

24.丹心照千古——杨继盛对儿子的教导

25.注重实践因人施教——康熙帝重言传重身教(一)

26.以身作则——康熙帝重言传重身教(二)

27.欲学廉先学俭朴——康熙帝重言传重身教(三)

28.注重实践因人施教——康熙帝重言传重身教(四)

29.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顾炎武一生的志向

30.写好“人”字——王夫子对唐代的最大期望

31.四戒四宜——纪晓岚教子的金科玉律

32.莫为做官而读书——郑板桥的言传身教

33.读书志在圣贤——朱柏庐《治家格言》(一)

34.宜未雨而绸缪——朱柏庐《治家格言》(二)

35.立定脚跟——林则徐对儿子的告诫

36.自立自强——曾国藩家书中的教导(一)

37.不嫉妒不贪求——曾国藩家书中的教导(二)

38.有志有识有恒——曾国藩家书中的教导(三)

39.人生读书得力只有数年——左宗棠家书中的教导(一)

40.慎交游勤耕读——左宗棠家书中的教导(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