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用最真实体验讲出最生动中国故事

2019-07-03信息快讯网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用最真实体验讲出最生动中国故事-信息快讯网

这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9届博士生王鹏翔的亲身经历:七年前,为了完成本科论文,在湖北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一个多月。六年前,他到贵州省贫困地区支教、当乡村教师。而后,王鹏翔参加了学校的博士生讲师团。基于对中国乡村的调研,他深刻体会到国家为“消除贫困”承诺所做的卓绝努力。

今年毕业,王鹏翔做出选择:到广西做一名选调生,到基层一线去践行当代年轻人的初心。

日前,包括王鹏翔在内的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结束在北京的宣讲,回到上海。他们马不停蹄,又将开始暑期巡回宣讲。昨天下午,他们在复旦大学讲了本学期的“最后一课”。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已成立17年,先后为9万多名群众宣讲2000多场。现有117名博士生讲师通过基层实践和调研,将真实的体验变成理论宣讲的生动案例。而他们自己也在宣讲中获得了理论自信,从而更身体力行投身基层。讲师团成员,也实现了从观察者到宣讲者再到参与者的转变。

“年轻人先要寻找到初心,才能不忘初心”

“年轻人先要寻找到初心,才能不忘初心。”博士生讲师团成员之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8级博士生李强,正是通过基层实践寻找到了他的初心。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个医学生入学的誓言。李强2008年入学时也曾宣誓过,但这句话在他心中扎根,是在入学八年后。

2016年的一天,他在病房值夜班,一个13岁的白血病小女孩疑似脑出血,要去急诊做检查。当时下着瓢泼大雨,他借了一把伞为小女孩挡雨。而他自己推着小女孩在暴雨中全身都湿透了。第二天小女孩送给他一幅画,并对他说:“等医生把我的病治好,以后我要学美术,画一幅更好的画送给你。”接过画的那一刻,李强感受到什么是“性命相托”。但是,小女孩没有等到高考的那天,而这幅画却一直放在李强的书桌上。李强说,在医院里,好多次整夜抢救,出夜班精疲力尽时,他都有不再做医生的冲动了。但是一坐到书桌前,看到这幅画,想到小姑娘生前说的那句话。第二天,他又会打起精神照常到医院,用最好的状态面对患者。

在他的身边,一些普通人身上的不凡,也让他坚定了学医的初心。有一次,李强参加诊治一名高传染性疾病患者。进隔离病房前,他按照医院安排,通知父母。病人康复后,母亲问:“医院有那么多医生,为什么你要去?”李强于是对母亲讲了一个故事——2014年全球埃博拉病毒疫情肆虐,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作为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塞拉利昂。出发前,国家为每个队员买了人身保险。登机前,卢洪洲给太太打电话。太太说,已经在他每件衬衫上都绣了“Dr Lu”的字样。万一发生意外,可以识别身份,带他回国。回来后,卢洪洲告诉学生们:“战争打响,军人要保家卫国。疫情来袭,医生要为祖国筑起壁垒。这是感染科医生的初心,更是使命!”

在行走中理解中国经验,在宣讲中坚守初心

在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这个群体中,100多名博士生讲师都是青年学人,而知行合一是当代学者治学的根本要求。正如博士生讲师团成员、哲学学院博士生田博毅所说:“正是在基层的行走和生动实践,让我们真正懂得了国情,理解了什么是中国经验。这有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并继而增强学术自信、话语自信和理论自信。”

将这些正能量传达给更多的人民群众,被博士生讲师团认为是一种光荣的使命与责任。

王鹏翔参加博士生讲师团后,第一次就是去四川雅安宣讲《驻村第一书记与国家脱贫攻坚》。当时,他讲述了在东北挂职时驻村第一书记冷菊贞的故事。冷菊贞原本可以在城市享受安逸的生活,但她去贫困的小南河村参与脱贫攻坚。面对肩上的重担,她常常一个人在夜里偷偷地哭。但是,白天,她却笑对村民。不到两年,她就带领村民搞起了农家乐,建起了影视基地,村民富起来了。

“行走中国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和更多人分享中国驻村干部的感人故事。”王鹏翔说。

从观察者、研究者,变成改变贫困乡村的参与者

年轻的博士生讲师们将自己的基层实践化为理论宣讲。很多讲师团成员,纷纷从最初的乡村中国的观察者、研究者,变成了致力于改变贫困乡村的参与者。

加入博士生讲师团一年,李强先后开设了五门医学科普课程。从《慢性肝病知多少》到《院前急救之心肺复苏》,平均每两个月他就新开一门医学科普课程,每一至两周进行一场科普宣讲。让李强特别有感触的是,他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潘俊杰教授在繁忙的临床和科研之余写了3100篇科普文章。教学查房时,潘俊杰对学生说:“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做出对医学界有重大意义的科研,但是每一个医生都可以做对老百姓有意义的科普。”其实,当初正是因为这句话,李强才加入博士生讲师团,开始服务宣讲。

“博士生讲师团三年的宣讲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的信念。”王鹏翔将自己在宣讲过程中的所看、所思、所想写成了一篇关于中国乡村治理的博士论文。当论文顺利通过的时候,他激动地在后记中写下:感谢脚下的这片热土,成就了论文中的每一个字。

作者:姜澎

编辑:苏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大博士爸爸辞职给儿子补课:辅导作业曾让我欲哭无泪,做了这四点,“差生”儿子逆袭了
六个孩子5位美国名校博士和1位硕士,他把"虎爸"角色当事业来经营,孙辈也是精英辈出
为啥蚊子老爱叮你?O型比A型血容易中招?医学博士告诉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习近平这样说
宋慧乔宋仲基离婚,3亿财产待清算,曾在中国疯狂“捞金”
美媒称朝鲜在中国领海有违禁行为?国防部回应
俄驻沪代总领事:中俄文化交流正加强,上海电影节为中国观众带来俄电影大餐
文汇早读 | 一个留学的故事,怎么就讲不好?
人民日报集中批驳这三种奇谈怪论,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
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
通识教育优势究竟在何处?复旦大学牵头“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调查”,全国1000所高校参与其中
于右任、朱东润、王蘧常等珍贵作品先睹为快:“翰墨复旦,卿云糺缦”,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成立40周年书画篆刻展举行
“最物质的”校友捐出“最精神的”的资料,复旦大学校友、知名诗人和画家许德民将大量文献捐赠母校
让达人们来讲讲“美的故事”,奉贤区“美育讲师团”今天成立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赋》纪念碑石在复旦大学落成, 舒同舒安书画展同日开幕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 焦裕禄的人民情怀
87岁的他在妻子去世后,用3年时间,手绘18本画册,还原两人故事。最美的爱情是平凡。
既要破解疑难杂症,也要体现上海温度
捷克富翁总理遭“下台”危机,资产38亿美元还涉嫌贪污欧盟补贴款
谁来讲好“学霸”的故事,《少年派》的口碑为何崩了?
一个天才的故事和它的译者
法荷航上海至欧洲每周航班增至26架次,法航飞中国航线客舱升级
地球已经无法阻挡日本人对珍珠奶茶的想象了,外国人是有多热爱中国小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良渚古城遗址监测工作助力申遗成功
多国人士点赞中国经济:中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合作伙伴
上港集团总裁寄语埃尔克森多为中国足球做贡献,颜骏凌笑称两人下个月还是队友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 英雄母亲邓玉芬
友谊是志同道合的结果(书写新中国故事)
痛心,又一博士猝死!一周内2个!都才30多岁,别再“熬夜伤身体”了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习近平和它还有一段故事
联手华为,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发全国首门医学人工智能课程
这位国家主席曾是木匠“博士”,亲自带兵伐木造船,强渡嘉陵江与黄河天险
哈佛、清北…这个偏远村庄走出26名博士、176名硕士,知识改变命运从不是说说而已
英国女博士与中国江西婺源的“鸟缘”
北航300万聘请,发表80多篇论文,28岁成北航博士生导师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