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决定人生高度的是格局和视野

2019-07-12信息快讯网

文汇时评 | 决定人生高度的是格局和视野-信息快讯网

7月,大学的招生季和毕业季交汇。这一头,高校的本科批次招录正在火热进行中;那一头,伴着离歌声,大学纷纷举行毕业典礼。最近半个月,各校的校长们纷纷以致辞的形式,为应届毕业生送别。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考大学的时候,大众最关心的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尤其是”清北复交”这样的国内顶尖大学,分数线年年高得惊人,年年成“新闻”。但不知有谁留意过,顶着一流名校的光环,“清北复交”的校长们对毕业生,也有不一般的期待。实际上,比起围观超高的录取分数线,名校对一流毕业生的界定,才更值得公众关注、品读。

就拿今年“清北复交”四校的毕业典礼为例,校长们讲话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对于优秀毕业生的判断出奇一致。

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点赞的,是该校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江国琛。父母身患重病、家庭经济一度困难到“连个鸡蛋也舍不得吃”的他,不仅刻苦学习、成了清华的学霸,而且还是一位五星级志愿者,本科期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小时。同样,在学霸林立的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毕业致辞时提到的榜样,是一位主动申请到延安贫困村工作的90后选调生,“初春时节,为了给刚刚开花的苹果树保暖,让老乡们有一个好收成,他在山上坚守了三天三夜。”

在复旦和上海交大,校长们点名表扬的优秀生,也都有类似特质。一言以蔽之:他们真正的优秀之处,并非学习成绩“高人一等”,而是格局与视野“高人一等”。正如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所言,“这个社会永远不缺乏聪明人,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真正有大胸怀、肯动脑筋、善于思考的睿智之人。”

那么,何谓“一流”?

一流名校要切实担负起一流的美名,其人才培养必须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越一流的学校,越要瞄准当前的“卡脖子”领域和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岗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栋梁之才、领军人物。

对个体来说,“一流”不仅要自立、自强,更要有创新图强的责任与担当。

其实,从名校走出的多数学子,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谋一个安稳的饭碗不是难事。从这个角度讲,用所谓的就业率、毕业生薪资等作为考核指标去考量名校,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容易“失焦”——一些简单的量化指标,根本无法衡量出名校真正的“含金量”。

在今年上海交大的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忠钦也把这层意思讲得很透彻。他说,相信上海交大的学子一定会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但一个人的事业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看能否担起历史责任。“责任与能力犹如创新的两翼,唯有两翼齐飞,才能让创新在岁月的洗礼中真正留下印记。”

当今很多人号称有“名校情结”,做很多事动辄以名校为标杆,但唯独对名校的情怀和精神内核缺乏必要的理解。真正的名校,对人才的期待素来是对标最高标准的:敢闯“无人区”“高寒区”,“板凳甘坐十年冷”,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最崇高的位置。只有确立了这样的人生格局与视野,从名校毕业的年轻人,才算没有虚度时光,才真正担得起名校毕业生之名。

作者:樊丽萍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