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到,就是病!“超长待机”的三伏天,这五件事情一定要少做!

2019-07-20信息快讯网

阳气不到,就是病!“超长待机”的三伏天,这五件事情一定要少做!-信息快讯网

7月12日入伏后,我们今年就进入了长达40天的“三伏天”!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共40天)

初伏:10天(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天(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10天(8月11日~8月20日)

“伏”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之意。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三伏天则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

《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就是指春夏时节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到达极盛的状态,此时养生应侧重于护养阳气,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做到少生病,或者不生病。

有谚语说:“夏有真寒”。夏季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然而皮肤毛孔开泄,体内阳气则显得不足,而伏阴在内,容易出现阳虚内寒证。保护人体阳气,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来看,中医一直有“春夏养阳”的传统,而夏天里最热的三伏天无疑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如果注意养生,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而且阳气可以得以保存。

阳气不到,就是病!

中医有句名言“阳气不到就是病”。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阳气是生命的能量源,就像自然界的太阳一样,《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失去了阳气,人就会没精神,就会短寿,就会生病!

所以保命救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补阳回阳。

夏季5个做法最伤阳气!

1、空调开得低

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一开一整夜这些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

所以,空调的温度不要太低,最好调到自身感觉微微出汗为宜。

阳气不到,就是病!“超长待机”的三伏天,这五件事情一定要少做!-信息快讯网

2、吃太多冷饮、冷水、冷食

夏季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严重地伤害人体的阳气。

贪吃贪喝寒凉食物,吃凉菜,再喝点儿冰镇饮料,最容易出现肠胃问题。中医讲“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洞泄”就是拉肚子,像被捅漏一个窟窿似的哗一下全泄出来。所以无论什么年纪,此时都要注意保护阳气,少吃寒凉食物。

3、出了汗洗冷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尤其刚出汗后,如果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

4、穿露腹、露脐的衣服

露背装,超短裙,为了凉爽,不少女性选择这样的衣服。

然而,在夏天,女性更需要“热养”。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避免受凉,注意腰、腹、腿足及后背的保温。办公室里备件衣服,休息时搭在肩膀、膝盖或腰部,避免寒气进入体内。

5、光脚图凉快

夏天炎热,很多孩子喜欢在家里光着脚跑来跑去,但这样会损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爱着凉。

如果在开着空调的室内光脚丫,或者阴雨天在室外光脚蹚水,都会容易导致宝宝的足部受凉,而足部是与脾胃相通的,容易把“凉”带到脾胃,让宝宝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

夏季,养阳驱寒这样做!

三伏天怎样养阳气?除了少做上面的5个行为,还要注意养生!

1、早睡早起,每天睡够7小时

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早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睡眠时间。

阳气不到,就是病!“超长待机”的三伏天,这五件事情一定要少做!-信息快讯网

2、喝点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3、喝两汤:红糖姜汤、胡椒冬瓜水

夏季体内阳气向外宣发,是赶走寒气的好时机。想要除寒气,应该吃些温热的食品。不过大热天,大家都爱吃凉的,可以“热食凉服”。

如红糖姜汤是温热暖胃的,夏天喝,可以冲好后放置常温了再喝。寒性的食物可搭配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冬瓜性寒,可以白水煮好冬瓜,起锅前加点胡椒粉和盐,胡椒性温热,利尿排毒。

阳气不到就是病,养好阳气不生病!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健康时报、重庆商报等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