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

2019-07-24信息快讯网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德兴坊》剧照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房东蒋先生》剧照

关注本土纪录片的朋友,对《纪录片编辑室》栏目一定不会陌生。

1993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纪录片编辑室》作为中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在上海电视台闪亮登场。27年来,这档栏目不仅是几代中国观众的纪录片“初体验”,也成为一张响亮的上海文化名片。

近日,记者获悉,《纪录片编辑室》将从本周日(7月28日)起,转到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依旧采取周播模式——每周日22:30开播。转台后的《纪录片编辑室》将以《落子无悔》开篇,之后陆续排播《我可以跟你回家吗》《鹦鹉姐姐》等纪录片节目。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落子无悔》剧照

《纪录片编辑室》是国内首档以纪录片名词命名,并在每周黄金时段播出的纪录片栏目。“平民视角和跟踪纪实手法”是《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的招牌。上世纪90年代,走在上海的街头、弄堂中,《纪录片编辑室》中的故事,可算是公众谈资。

搁到现在,那就是妥妥的“热搜体质”。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这样的辉煌成就,当然与栏目中不时浮现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有关。

一名来自湖南的26岁打工妹谌孟珍,抱着三个月的娃娃,到上海寻认孩子的爹。熟料,未婚残疾的父亲却不肯承认这是自己的孩子。“外来妹”谌孟珍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让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毛毛”坐上原告席,维护自己与孩子的利益。

这是纪录片《毛毛告状》的情节脉络。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因为真实又曲折的情节,叙事手法平实的《毛毛告状》一时成为上海街头的热议话题。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第一任制片人汪求实回忆,当年,《毛毛告状》分上下集播出,第一集播出后,有朋友专程在炎炎夏日七月天骑了两小时自行车,到他家去询问下集的情节。

难能可贵的是,在《毛毛告状》播出后每隔十年,《纪录片编辑室》都会对毛毛一家进行回访。

2003年和2013年,节目组再次走访毛毛一家,昔日襁褓中的婴儿已成花季少女,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远赴美国深造。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而谌孟珍也由一个质朴的外来打工者,变成了扎根上海、能流利使用上海话交流的“新上海人”。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当年,曾对簿公堂的夫妻俩,如今已是合乐的三口之家。当初不愿承认女儿的父亲,如今看女儿时满眼都是爱,人情人性的复杂况味耐人寻味。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镜头的重逢和交织,是片子最感人至深的落点所在。与普通电视剧不同,这种用跟踪纪实的手法而实现的“穿越”更真实,也更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毛毛告状》的编导王文黎其实正在拍摄另一部名为《打工部落》的纪录片。在听到这个故事后,才临时“调转枪头”,开启了《毛毛告状》的拍摄。正是这种对好内容的极度敏锐,让这样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平民故事,成为电视“爆款”。

1994年推出的《大动迁》,则从家家户户的“小切口”进入,讲述市政工程与城市变迁背后的付出与人民的深明大义。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1993年,南北高架工程,近1000家单位和十万上海人大动迁,规模空前。这是留驻在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大动迁》则展现了当年上海人所处的艰难、无奈与通情达理,为上海的改革开放中这一重大事情留下了一份最珍贵最真实的影视档案。

纪录片中有一段情节特别感人。一位从香港回来的居民,刚拿出大量积蓄装修好房子,熟料房屋正好在拆迁范围内。面对新房要拆的局面,夫妻两甚至试着撬开新铺的瓷砖,看看能否再度利用。

虽然心疼,他们依旧乐观面对生活,积极支持城市建设。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纪录片《德兴坊》,则通过一个名为“德兴坊”的弄堂,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都市居民住房困顿的历史病痛,以及充满温度的市井琐碎日常生动呈现。为观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一个时代的百感交集。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据说,为了挖掘生活表象下最生动的情感细节,编导江宁一拍就是半年。在与居民的相处与交流中,拍摄对象与拍摄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纪录片编辑室》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纪录片历史中的里程碑之作,是因为其积极抓住了大时代的蓬勃脉搏,通过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个体故事,记录下一座城市以及城市精神的变迁轨迹。

都说“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家庭相册”,想要找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不妨去《纪录片编辑室》中寻找答案:要了解民工进城后的题目,有《毛毛告状》;要了解市政建设,有《大动迁》;要了解普通民居生活,有《德兴坊》;要了解国企改革,有《下岗以后》;要了解两岸问题,有《重逢的日子》;要看诗意城市个体,有《房东蒋先生》。

还记得《毛毛告状》《大动迁》《德兴坊》吗?最棒的国产纪录片栏目换台啦!-信息快讯网

▲《一个叫做家的地方》剧照

当下,纪录片从小众变为大众,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纪录片编辑室》中那份深入生活,挖掘百姓故事的精神,或许是一份不应被中国纪录片人遗忘的初心。


作者:张祯希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