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是奇案怪事的“沃土” ——读《午夜北平:民国奇案1937》

2019-07-29信息快讯网

乱世是奇案怪事的“沃土” ——读《午夜北平:民国奇案1937》-信息快讯网

《午夜北平:民国奇案1937》[英]保罗·法兰奇著蓝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毫无疑问,1937年是特殊的一年。正是从这一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日本军国主义撕掉了最后一片遮羞布,迈开了全面入侵中国的铁蹄。在日军压境的山雨欲来之时,北平城早已骚动不安,中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每个人都在努力揣摩局势走向,以及由此给自己还有自己身后的国家带来的变化。

正当人们惴惴不安之时,一件大案突然降临。这年的1月8日,一位早起遛鸟的北平老人发现狐狸塔下横着一具支离破碎的白人女尸——死者是不到20岁的帕梅拉。此案之所以在当时引起轰动,除了死者的外国人身份,还因为她是著名汉学家、前英国驻华领事倭讷的女儿。大英帝国虽已江河日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两次鸦片战争的发起国也是战胜国,英国人早就习惯在这块土地上享受特权中的特权。

这是一部关于案件侦破主题的著作。作者保罗·法兰奇最早是从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中了解到这起悬案。该案之所以会进入这本“名著”,皆因案发地离斯诺当时在北平的居住地非常近。而且,彼时正计划推出《西行漫记》的斯诺夫妇,隐约感觉自己正成为某些势力的攻击对象,斯诺的妻子海伦就坚信杀手的目标是自己,帕梅拉只是因为与自己长得有几分相像而成了冤死鬼。

保罗采用小说笔法,但最大限度尊重历史事实,所以本书既具小说的引人入胜,史料方面的推理逻辑也极为缜密,可信度极高。保罗并未局限于单纯的案件,而是将触角延伸至整个北平城,整个外侨界,甚至国际时局——谁都知道,日本挑起事端全面进攻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没人知道,日军入侵的后果到底有多可怕。

案件的侦破过程扑朔迷离,情节精彩。仅就案件罗列的嫌疑对象而言,已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帕梅拉的养父、她在天津求学的学校校长、她的前中国男友、人力车夫……每个人似乎都有一定的作案动机,但似乎又构不成关键证据。案件同时夹杂了社会民情,比如当地许多居民相信,该案是狐狸精显灵的结果。

从保罗搜集的资料来看,由中英探员组成的侦破组一度非常接近案件真相,最后之所以付诸东流,既因探员缺乏一探究竟的专业努力,英使馆领导人的傲慢,更因为英国此时心不在焉,满脑子思索的是如何乘日军入侵之际火中取栗,谋取更大的利益。

英使馆武断地认为,凶手是中国人。这符合他们的一贯想象,也是他们最希望的结果,因为这最有利于他们化解危机,维护自身形象。某种意义上,帕梅拉被害案,也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一块试金石。社会高度关注,除了受害者系英国侨民、案件本身极为残忍,大家都还想知道,走出“一战”阴影的大不列颠帝国,在日本即将全面侵略中国之时如何给自己重新定位。

帕梅拉案也是洞窥当时北平混乱现状的一扇窗口。经仔细分析,保罗推测帕梅拉很可能是流浪到中国的白俄贵族的弃婴,因为她的眼睛是灰色的。在北平3000多名外国侨民中,因国内革命逃往中国的白俄地位最为低下。另外,在中国人面前趾高气扬的外国人并非铁板一块,帕梅拉被抛尸之地的附近,就被时人称为“恶土”,那里充斥着罪犯、难民、醉汉、妓女、毒贩等,而且绝大多数是外国人。

案件引起的轰动并未持续太久,这不仅由于破案工作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还在于日军兵临城下,整座北平城弥漫着窒息的味道,人心惶惶。从保罗掌握的资料看,帕梅拉遇害当晚,目击证人众多,按理说查清真相并不困难。而该案被归入奇案行列,并非因为作案者手法有多么高明,其真正的根子可归结为一个“乱”字——乱,是犯罪分子的天堂;乱,迫使公众自顾不暇;乱,是奇事怪事的沃土;乱,也是外国人为掩盖丑闻而不顾“同胞”的遮羞布……

战火点燃的前夜,看似歌舞升平的北平,社会秩序实如一盘散沙:各种势力交杂,各种观点交锋,各方利益在这里汇聚。至少对于这起案件,急于投机变现的大不列颠帝国早已抛弃了所秉持的法治理念,其托辞尽显敷衍。

作为父亲,倭讷的伟大勿庸置疑。面对女儿的沉冤,他倾尽所有,不遗余力,终于将事情真相查了个水落石出。倭讷凭借一己之力,虽未能扭转案件结局,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留下的史料,今天的人们至少可以看到“二战”前夕英国当局的麻木与浮躁心态,还可借此一探西方各国当时对中国未来命运走向的骑墙心态。

保罗接受媒体访问时引用了一位名人的话:“一个人的死亡是一场悲剧,但是一百万人的死亡就只是一个数字了。”在战争的洪流前,人如蝼蚁,命似草芥。事实上,“二战”的战火几乎燃遍全球,无数生灵涂炭,包括帕梅拉养父,还有保罗推测的凶手,乃至更多曾享受特权、养尊处优的外国人,后来均被送进日本设在中国的集中营——帕梅拉的遇害,只是人们遭遇更大灾难的一个小小“前奏”。

在历史车轮面前,倭讷的力量无疑太过单薄。但他对养女的付出,给“父亲”两字赋予了最深刻的内涵。拂去堆积的尘埃,真相必将浮出历史。


作者:几又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薛伟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