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7月一天,早上9点不到,魔都已拉响高温黄色预警,将这座“天圆地方”的米色花岗石建筑,笼罩在热腾腾的空气里。上海博物馆南广场排队的遮阳棚下,飘散起“降温喷雾”,为赴约的人群送达一缕清凉。这是一场与夏天的约会,也是一次与古老文明的邂逅。博物馆里,孩子们成群结队,驻足倾听,把这里变成暑期学习的最佳打卡地之一。100多万件馆藏文物,足够让他们的好奇心,来来回回,穿越几十个世纪。
杨志刚馆长身着黑色T恤,在人群中穿梭,忙碌着各种接待,还要安排这一天——上博开出的夏季夜场。去年上海博物馆接待参观者超过200 万人次,沪上博物馆全年参观总量达到2216万人次,博物馆火了!而且,一个值得注视的数字是,每4人中就有1名青少年,比往年大幅增长。暑期的上博夜场,无疑也是为孩子们安排的“博物馆补习班”。暑期的上博夜场,无疑也是为孩子们安排的“博物馆补习班”。
在杨志刚看来,络绎不绝的观众、口碑相传的最热展览,让博物馆“火起来”、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过,参观人数的“火”背后,他更关注的是观众的“获得感”,“能否给观众提供更深入的体验,包括知识和灵感的汲取,素养的提升……”他认为,在撬动体验提升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场景,就是现代科技场景应用,以文物为核心要素,提供一个学习、体验、互动的整体构架。“世界变化非常快。”杨志刚常用这句话,作为分享全球最新科技动向的开场,他深信,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珠联璧合,将为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因为这些年上博在实战中,已品尝了创新的滋味,通过对展览内容的深度挖掘、整理,以科技手段为驱动,形成了对各方资源高度有效的整合。上博也向世界敞开胸怀,一年内曾经两次拆下南大门,迎接巨幅展品的大驾光临。
科技和文化,怎么在一起?在很多Idea里,寻找到合适的战略伙伴是个不错的“支点”。杨志刚说,最近看到一则中国大学生择业去向的信息,排名第一是华为、腾讯的某些业务领域也是第一第二。“博物馆与科技结合,面临重大创新突破。与腾讯和携手,源于这样的思考。”他希望,这样的“跨界合作”,能为博物馆创造出更多原创性的硕果,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进一步提升上博的公共服务能级。同时能“倒逼”科技企业,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这项事业。
中午时分,高温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上博门前排队的人群依然执着地等候,有序前行,依次入场,仿佛穿越了一个夏天。
访谈实录
民众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接受这种挑战”
报: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您觉得对上博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志刚:上海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定位是以中国古代艺术为主的一个综合性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很注重研发工作,对一个博物馆来讲,研发和管理这两块都很重要。在研发方面,上博的专家这些年来深化对人文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深化和创新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这个里面也需要跨界合作,要整合全球的、国内的那些有良好收藏的博物馆的文物资源,来满足人民群众这些年日益高涨的对博物馆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的品位要求、内容要求,包括形式的创新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接受这样一种挑战,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上海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定位是以中国古代艺术为主的一个综合性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很注重研发工作,对一个博物馆来讲,研发和管理这两块都很重要。在研发方面,上博的专家这些年来深化对人文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深化和创新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这个里面也需要跨界合作,要整合全球的、国内的那些有良好收藏的博物馆的文物资源,来满足人民群众这些年日益高涨的对博物馆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的品位要求、内容要求,包括形式的创新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接受这样一种挑战,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博物馆工作要既能“热”又能“冷”
报:这么炎热的天气,看到很多人排队参观上博,近年来博物馆“火”起来了,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杨志刚:这些年国内的一部分博物馆非常红火,门口经常要排几个小时的长队,上海博物馆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趋势或者说现象。我们也觉得博物馆有更多的工作,要进一步地做好。这些年国内的一部分博物馆非常红火,门口经常要排几个小时的长队,上海博物馆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趋势或者说现象。我们也觉得博物馆有更多的工作,要进一步地做好。面对这样的一种红火现象,我认为博物馆的工作者还是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做博物馆工作要“冷热结合”。所谓“热”,就是要致力于让文明“活起来”,要让文物“活起来”,肯定要先把博物馆的状态“火起来”。但是很多的研发工作,需要专家沉潜下来、静下心来。这个用俗话说是要坐冷板凳,要守得住寂寞。越守得住寂寞,越是把状态能够冷下来,你才能够拿出更精彩的精品力作,包括更多更好的创新创造。所以这是给我们今天博物馆工作者的一个很大的考验,怎么既能“热”同时又能“冷”。这个用俗话说是要坐冷板凳,要守得住寂寞。越守得住寂寞,越是把状态能够冷下来,你才能够拿出更精彩的精品力作,包括更多更好的创新创造。所以这是给我们今天博物馆工作者的一个很大的考验,怎么既能“热”同时又能“冷”。
从“海上风华”到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连通
报:这次Next Idea创新大赛中,上博开放10件重点文物IP,希望能创作出符合青年人审美及生活方式的创意作品,能介绍一二吗?
杨志刚:比如围绕“海上风华”这个主题,我们挑选的一件清代的青花双管瓶,从器型和功能上来讲,都蛮有意思。它是一个有所交叉的双管,器身里面可以盛放两种液体,油和醋。往一头侧的时候,从这个口子里面出来的是油,反过来往另一头侧的时候,倒出来的是醋。它是一个外销瓷,那个年代就销到欧洲,满足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需要。之所以选这一件器物,除了它的器型很独特,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一种交流和连通。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捐赠的故事,是一位荷兰朋友叫倪汉克,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比如围绕“海上风华”这个主题,我们挑选的一件清代的青花双管瓶,从器型和功能上来讲,都蛮有意思。它是一个有所交叉的双管,器身里面可以盛放两种液体,油和醋。往一头侧的时候,从这个口子里面出来的是油,反过来往另一头侧的时候,倒出来的是醋。它是一个外销瓷,那个年代就销到欧洲,满足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需要。之所以选这一件器物,除了它的器型很独特,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一种交流和连通。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捐赠的故事,是一位荷兰朋友叫倪汉克,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
殿堂、课堂……甚至论坛,扮演好多种角色
报: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对博物馆的功能也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对文物的收藏、研究,上博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也在不断延伸,这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杨志刚:这些年,对于博物馆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或者说博物馆应该自觉地去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理解越来越扩大了。博物馆要扮演好几个角色:第一,它是一个殿堂,艺术的殿堂,精神文明的殿堂;第二,它是一个课堂,也就是说它是学校,它是用文明,或者说以文物为主,来讲述我们人类的历史和相关的知识。另外,现在很多人也希望博物馆还具备其他的一些功能,比如说休闲、娱乐等等。博物馆的功能现在正朝着一个复合型的方向推进。通过这样的一种推进,我们的目标是让观众走进博物馆,有更多的获得,比如知识的获得、审美的获得,人的素养、综合教养的获得,还有灵感的获得。当然,你在这个里面,也可以得到一种身心的放松。甚至你愿意把博物馆作为一个论坛也可以,为什么呢?你在博物馆里面可以激发各种各样的思想,不同的思想火花,在这里可以交流、碰撞。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乐观其成的。这些年,对于博物馆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或者说博物馆应该自觉地去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理解越来越扩大了。博物馆要扮演好几个角色:第一,它是一个殿堂,艺术的殿堂,精神文明的殿堂;第二,它是一个课堂,也就是说它是学校,它是用文明,或者说以文物为主,来讲述我们人类的历史和相关的知识。另外,现在很多人也希望博物馆还具备其他的一些功能,比如说休闲、娱乐等等。通过这样的一种推进,我们的目标是让观众走进博物馆,有更多的获得,比如知识的获得、审美的获得,人的素养、综合教养的获得,还有灵感的获得。当然,你在这个里面,也可以得到一种身心的放松。甚至你愿意把博物馆作为一个论坛也可以,为什么呢?你在博物馆里面可以激发各种各样的思想,不同的思想火花,在这里可以交流、碰撞。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乐观其成的。
文化+科技的跨界合作带来活力
报:您觉得上博在未来的发展中,在科技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当中,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杨志刚:上海博物馆的发展既要对标这个行业里面做得最好的,同时我们也要跨界,通过跨界汲取资源和养分,和科技的结合,是我们一个很坚定的战略发展思路。因为科技对社会的变化、变迁,包括对博物馆的变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这些年,我们在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董其昌的书法艺术大展,我们的专家就通过自己的原创性的研发工作,用信息化的手段做了“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将董其昌的生平、交游、出行、创作等几个线索汇聚在一起,通过这样一个数据库,来进行查阅、检索和图像对比,很受欢迎。上海博物馆的发展既要对标这个行业里面做得最好的,同时我们也要跨界,通过跨界汲取资源和养分,和科技的结合,是我们一个很坚定的战略发展思路。因为科技对社会的变化、变迁,包括对博物馆的变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这些年,我们在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董其昌的书法艺术大展,我们的专家就通过自己的原创性的研发工作,用信息化的手段做了“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将董其昌的生平、交游、出行、创作等几个线索汇聚在一起,通过这样一个数据库,来进行查阅、检索和图像对比,很受欢迎。
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
还有很多的这种跨界工作,也可以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活力。比如说,我们曾经举办过一个和高校合作的文创大赛,涌现出来一批好的作品;我们也和美国的华特迪士尼公司有过合作,这是全球第一次迪士尼和博物馆合作的案例,双方把各自的要素拿出来,我们有了一个上博版的米老鼠。这个米老鼠的身上是上海博物馆的文物元素——最著名的大克鼎上面的波曲纹,做了一个艺术处理,让米老鼠在这个波曲纹上冲浪,给很多观众和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上博版的米老鼠
青年强,博物馆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报:您长期投身教育工作,上博和学校也进行过合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博物馆发展中“人才”是一个重要因素,您觉得这方面还有哪些瓶颈?
杨志刚:你说我是教育工作者,我想这个描述和定位还是比较到位的,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很重要的文教机构。它是有一些特殊的手段,比如说要用文物,或者说围绕着文物来进行宣传教育。上海博物馆一直很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普及工作,也有很多创新的做法,比如说这些年希望有一些低年龄的观众更多地走进上博,培育开发了亲子教育项目,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一推出往往都被“秒杀”。你说我是教育工作者,我想这个描述和定位还是比较到位的,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很重要的文教机构。它是有一些特殊的手段,比如说要用文物,或者说围绕着文物来进行宣传教育。上海博物馆一直很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普及工作,也有很多创新的做法,比如说这些年希望有一些低年龄的观众更多地走进上博,培育开发了亲子教育项目,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一推出往往都被“秒杀”。
从上博自身的人才发展看,新旧交替的频次非常高。每年都会新招聘二十多位员工,新鲜血液不断地进入上博。这当中,也希望给与上博更多灵活的用人政策,推动工作朝着更高层次去提升。真的是很热切地期待,愿意献身博物馆工作的青年人,进入到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因为青年是未来,青年强,博物馆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十件重点文物
商代晚期 父乙觥
春秋早期 子仲姜盘
春秋晚期 牺尊
明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册(其一)
唐 孙位 高逸图卷(局部)
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轴(局部)
元 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
明 朱小松竹雕刘阮入天台香筒
明 韩希孟顾绣花卉虫鱼册
清 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二件)
>>>相关链接
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是腾讯于2012年发起的青年创新人才计划。今年的第八届Next Idea大赛进行了全面升级,拓展至更多全国优秀博物馆、覆盖更多文物,以上海博物馆为首的9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对外开放近百件文物IP,通过开展小程序开发、创意解说与朗诵、游戏创意制作、文创设计等6项子赛事,激发年轻人的优秀创意,“活化”传统文化。
作者:王蔚 吴泽斌
摄影:陈龙 张挺
剪辑:王卓
编辑:吴泽斌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