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多个国际一流音乐节!上交即将开启世界巡演,不仅“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8月12日,上海交响乐团将在音乐总监余隆的带领下,踏上为期23天的上交140周年世界巡演征程,用东西对话的音乐语言向各地观众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艺院团的文化自信。此番巡演履及华盛顿、芝加哥、爱丁堡、琉森、格拉芬内格、阿姆斯特丹、伦敦五国七个城市。上交将首度献演英国BBC逍遥音乐节、美国拉维尼亚音乐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多个国际一流音乐节,并在继2017年后再度登台琉森音乐节和奥地利格拉芬内格音乐节。
琉森音乐节在其已经公布的节目册上,把上交与柏林爱乐、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等乐团齐称为“顶级交响乐团”;英国媒体把上交逍遥音乐节上的首秀,同海丁克与维也纳爱乐,巴伦博伊姆、阿格里奇与西东合集、杨松斯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名家名团,并列为今年逍遥音乐节的十大精彩看点。这场中国巡演史上规格极高的“走出去”,从公布之初就备受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以高规格演出向世界证明中国交响乐团的自信与实力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表示,中国乐团“走出去”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最早走出国门“初试啼声”,到如今频频现身欧美一线剧院或乐团音乐季、国际一流音乐节;从以前条件简陋的租场演出,到现在身处顶尖剧场且演出规格比肩全球名团,中国音乐从业者踏出的每一步都有着不同目标。上交在建团140周年之际,同时收到美国拉维尼亚音乐节等几大顶级音乐节的邀请,从侧面彰显了乐团的国际影响力。“上交是‘走出去’的积极探路者,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今夏巡演,我们将以更高规格的演出向世界证明中国交响乐团的自信与实力。”周平说。
为了在世界舞台更自信地奏响中国强音,上交早早开始“备战”。7月16日,乐团在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为上海观众预演了巡演曲目中的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其后,乐团稍作休整便立即投入到紧张排练中,行前排练从8月5日持续到8月10日,为巡演吹响最后冲刺的号角。
此次巡演除了上述三部协奏曲,还包括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和陈其钢的《五行》三部管弦乐作品。其中《交响舞曲》《五行》均被收录到上交首张由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发行的专辑《门道》中。英国《泰晤士报》对这张专辑给予四星好评,并评价上交的音色“金碧辉煌”。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也是上交的保留曲目。即便如此,余隆麾下的乐队也没有丝毫懈怠,在排练时对每个乐句都仔细打磨,争取在巡演中呈现最完美的水平。
上交此次巡演还邀请多位当红艺术家和乐坛新秀加盟。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的合作对象几乎遍布全球所有一流乐团,大提琴家艾丽莎·维勒斯少年时即与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同台演出,钢琴家陆逸轩则在去年拔得利兹钢琴大赛头筹。几位艺术家将在各大音乐节舞台和不同巡演站点,携手余隆执棒下的上交带来精心准备的中西曲目,让当地观众感受这支上海乐团不亚于世界一流名团的音乐面貌。
以职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国际巡演传播中国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国内多支乐团在境外上演超过百场音乐会。当“走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走进去”才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最终诉求。近年来在音乐总监余隆带领下,已蜚声国际的上交在巡演时会加入不少中国作品。比如2017年欧巡时,何占豪和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阿隆·阿甫夏洛莫夫《北平胡同》都获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今夏巡演即将上演的陈其钢《五行》,再次印证用动人音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上交巡演的惯例。
如果说兼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表演内容,激荡起了中国乐团和世界观众的文化共振,那么上交职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乐团管理,则保障了巡演流程的顺利进行。记者在探班巡演排练时,发现每位乐手和行政人员人手一份“巡演手册”。仔细翻阅,这份厚达53页的“手册”事无巨细,除演出信息外,酒店信息、飞机航班、大巴分车,甚至酒店和剧场周边的出行用餐信息、各点间的车程距离都一一列明。大到乐器的携带运输,小到乐手袜子的颜色长度,对上交来说都有一套规范标准和要求。事实上乐团在外巡演舟车劳顿,往往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决定了中国文化能否以最好面貌呈现在世界观众眼前。
从屡登音乐艺术“高地”的巡演线路到中西对话的曲目选择,不难发现上交巡演正在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自主文化品牌。
图片:上海交响乐团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