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战上海》、电影《我不是药神》、电视剧《大江大河》《黄土高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歌曲《一路走来》,五大门类、六部作品榜上有名,上海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交出了全国第二的优秀成绩单。
目光投向这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背后的创作真谛渐渐清晰起来。这六部作品不仅标注了“上海出品”的新高度,显现了近年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丰硕成果,也再次验证了文艺创作的不变准则。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有感而发:“能在五大门类中有所收获,这份优秀的成绩单是厚积薄发使然,是长期蕴蓄在上海文艺工作者心头的创作激情与才华的一次集中爆发。”
作为上海文艺创作多年来的目击者、参与者,毛时安从往昔的创作历程中读出了两层意味。其一,上海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汇聚交融之地,“红色文化是信仰与信念,江南文化给予了我们底蕴,海派文化则充溢着追求创新的原动力,如何在创作中有机整合这些存留于城市血脉里的文化底蕴与创造力,关乎上海文艺创作的实绩。”其二,榜上有名的是作品,真正嘉许的是作品承载的创作精神与态度——上海文艺工作者的目光和追求始终向着远方、向着高峰,脚下踏进了生活的沃土,“正因为志存高远的同时也不断往生活的深处沉潜,上海才丰收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佳作,才可能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彰显信仰之美,让精神之力浇灌出作品的丰厚绚烂
图书《战上海》此次收获了沉甸甸的特别奖,它的奥秘悉数写在了字里行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军史专家刘统的新作带读者重返7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当一个个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的细节随笔墨流淌,对于“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赢的”“为什么赢了”,读者自会得到答案。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王为松回顾该书出版历程时说:“2017年我们与作者策划选题时,就意识到要做的不仅是讲述上海解放的历史,更是要为70年前用积极作为和无畏担当赢得人民拥护的共产党人画像,为70年来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立传,为70年后我们再以战上海精神激发起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蓬勃之力明德。”彰显信仰之美,无疑是《战上海》获得殊荣的创作要义。
无独有偶,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借助精神之力浇灌出作品的丰厚绚烂。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王佳俊扮演剧中的男主角、英模人物李白烈士。他从最初扮演一位英雄人物“觉得荣幸”开始;随着慢慢走近角色,“荣幸变成了一种使命”。
为人民而创作,以现实主义的永恒滋养人心
2018年的大银幕和电视荧屏上,有两部“爆款”几乎消弭了所有年龄与所谓受众圈层的壁垒:电影《我不是药神》和电视剧《大江大河》。两者都是从现实的生活河流中取一瓢饮,都对时代的变迁与百姓生活报以诚实和坦荡,也都凭扎实的表演与制作赢得了掌声。
如今的文艺创作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了谁。拆解两部爆款与另一部口碑之作、电视剧《黄土高天》,答案不言自明: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现实主义的永恒魅力会借光影自然流转。
在评论家看来,现实主义的魅力,在于不回避崇高,就是要让崇高以真实、感性的姿态走进人心。电视剧《大江大河》改编自“改革开放的奇书”固然有先发优势,但真正聚拢观众的,是剧中踏踏实实的人物塑造。主人公宋运辉,从学校到工厂,从没有命中注定的“主角光环”。可恰是这平凡人的经历,让荧屏里改革开放的挺进纪事为无数人感同身受;也恰是这股曾经奔腾在许多人内心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打动了荧屏外同样逐梦人生的你我他。
现实主义的魅力,也在于不回避真实,而是让矛盾、困惑、艰苦都经由艺术的加工,拥有敲击现实、抚慰人心的作用。《我不是药神》取材自社会新闻,但又比现实更温暖一些。影片里,程勇、吕受益、思慧、黄毛等人几乎个个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导演文牧野并不粉饰真相,而是从现实主义的美学原旨中提炼人物的千姿百态,去探触人性的复杂岩层。因为足够真实,当影片最后在伤痛里抱住了良善与希望,银幕前的观众自会热泪盈眶,同时血脉偾张。
转换话语方式,为作品注入新时代的青春气息
歌曲《一路走来》由小到大回顾展望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从“推开窗户”到“敞开大门”、从“栽下幼苗”到“长成树林”,歌词以小见大,旋律也可庄可谐。清新的乐声中,改革开放的曲折历程和辉煌成就,洋溢着再一次出发的坚定信念。
毛时安给出关键词,“新时代的青春气息”。他说:“我们的文化要写出新时代的青春气息,要努力转换艺术和文化叙述的话语方式。”
更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不到半年时间,该舞剧能先后被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两大重磅奖项青睐,举精神之旗固然重要,而用今天的语言来讲过去的故事,让今天的人喜欢我们曾经的历史,这样的创作手法更弥足珍贵。
收集这部舞剧的创作点滴,“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大胆原创”,被业内外一致视为作品成败的关键手。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里融入青春色彩、浪漫情怀,再加几分谍战氛围,多重流行元素的调和,为一个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加注了契合时代的新鲜感。“用今天的语言来讲过去的故事,让今天的人喜欢我们曾经的历史。”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钱亦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