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与科幻双双走热之后,科普能否补上科幻电影的“技术留白”
刚刚落幕的上海书展上,科幻和科普读物是热点之一。《与中国院士对话》《今天让科学做什么?》《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等科普图书,以及《三体》《时间之墟》等科幻小说都收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多场科普讲座也让不少读者流连忘返。
与大众热情形成互文的是,随着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序幕的揭开,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讨论:在科幻文学、科幻电影中,科学和想象的边界在哪里?在科幻作品引发了全民热情之后,科普可以有什么作为?
《与中国院士对话》从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情境入手,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知识。
如果科幻和科学课一样,未必就是成功
尽管一些影片“在科学上有不足之处”,但是优秀原创科幻电影的进步很大,值得点赞,天文学家、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卞毓麟这样告诉记者:“如果科幻电影拍得和科学课一样,不见得是成功。”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不必苛求科幻作品一定要完全符合科学现实,只要它能合乎基本科学框架,能够带来想象力的提升,提供对于未来思考的新视角,就是好作品。事实上,通过科幻电影“不够科学”的争论,也能看到人们想法的变化。
科幻作家、《珊瑚岛上的死光》作者童恩正曾主张,科学文艺作品的目的不是介绍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宣扬作者的一种思想,一种哲理,概括起来讲,是推介一种科学的人生观。今天,很多人依然认同在科幻创作中,科学内容是表现手段,是作为展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而采纳使用的元素。
《名画在左,科学在右》围绕100余幅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画,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展开解读。
《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探索人脑之谜,思考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
随着人们对科幻创作认识的逐步深化开阔,很多人意识到,培育科学想象力,而不局限于科学技术本身,恰恰是科幻作品的意义所在。
“科幻文学中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科学在文学中的一种映像和变形。但科幻能表现宇宙和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人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进而提升人们对科学的关注程度。”刘慈欣在给《<三体>中的物理学》一书撰写的序言里讲到:《三体》系列中的科幻想象与真正的科学有很大距离,但它的出版能够引发读者对前沿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兴趣,进而引出比科幻小说更神奇的科普著作。
也有很多人认为科幻探索的是一种可能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说:“科幻是对未来的思想实验,体现了人类最可贵的探索精神。”他在一套新近出版的科普读物的开篇介绍了一批科幻小说作家,比如写下《弗兰肯斯坦》的玛丽·雪莱和《海底两万里》《从地球到月球》的作者凡尔纳等,并把这些科幻小说家归属到“预言家”一类。“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关联。”尹传红认为,早期进行太空探索的科学家几乎都读过凡尔纳或者威尔斯的作品,很多科学发现与发明使得科学幻想逐渐成为现实,客观上就证明了科幻的价值和意义。
科普“补位”,同样可以生成优质的文化产品
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一位知名学者发表了“《流浪地球》69处科学硬伤”,其引发的激烈争论在网上至今没有平息。很多人认为,学者对科幻电影“较真”并非全无道理。卞毓麟把《流浪地球》上映后引发的这些“科幻”“科普”相关讨论,总结为“科幻撘台,科普唱戏”。他觉得,科幻电影或多或少有科学上不精确的地方,这就给科学普及大显身手的舞台。
科普给科幻“补位”,本身制造了不少热点。《火星救援》上映后,物理学家李淼就写过《<火星救援>中的物理学》,层层剖解影片中的科学知识,并指出《火星救援》打着科幻电影的名义,写的是科学和励志故事。而《星际穿越》热映之后,也流传着一篇《〈星际穿越〉你真的看懂了吗?恶补天文地理》的科普解读帖流传很广,文中把电影里涉及的虫洞、黑洞等的相关概念讲述得通俗易懂,让人一下子开了窍。
在对科技创新日益重视的今天,业界提醒科学普及工作应该抓住每一次“营销”自己机会。面对公众被科幻激发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适时推出相关文化产品,不仅能填补科幻和科普之间的“真空地带”,本身也蕴含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比如,《星际穿越》全球热映,很多影迷表示片中大量物理学知识以及拗口的科学专业词汇很“烧脑”。探索频道很快就推出了一部纪录片《<星际穿越>中的科学》,涵盖了电影里关键的科学理论。这部纪录片邀请到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担任监制,电影主演担任解说,众多主创和科学家纷纷露面。好奇的观众不仅可以从中知晓了“黑洞可视化”畅想的由来,也了解到电影中许多有趣的科学细节。有科幻迷建议,《流浪地球》续集拍摄时,不妨跟拍一部讲述科学原理和影片制作细节的纪录片,满足一窥电影幕后制作和了解科幻“硬核”的欲望。
作者:宣晶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邵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