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环境如何变迁,奋斗永不停歇

2019-08-22信息快讯网

不论环境如何变迁,奋斗永不停歇-信息快讯网

陈赛娟院士(右一)在给瑞金医院医务人员上特殊党课。 (瑞金医院供图)

“我的党龄可能比在场各位的岁数都要长,有幸目睹我们党、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弱到强,但有一点我始终不忘,那就是我们最初奋斗的那种状态,那股劲头,即无论环境如何,一定要做出点东西来,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展区,迎来一位特殊讲解员,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血液学家陈赛娟。

“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是瑞金医院党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总支跨行业党建联建的创新实践。这是全国唯一落户医疗机构的党史图片展,而听陈赛娟上情景党课,重温入党初心,医学界后辈更是倍感振奋。

谈人生转折: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相连

1971年6月28日——陈赛娟难忘自己入党的那一天,当年她20岁,在上海一家丝织厂工作,因工作勤奋,表现突出,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党龄48年。

“我与新中国几乎同龄,有幸见证了祖国不断发展强盛。”陈赛娟讲述了自己人生的三次重要转折,她的经历正是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注解。

第一次转折就发生在丝织厂。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工厂获得两个名额,可以推荐优秀青年上大学,陈赛娟成为其中之一。“学医可以治病救人,很神圣。”陈赛娟回忆,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报考医学。1972年,她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1975年以优异成绩进入瑞金医院工作。

1978年,陈赛娟迎来人生第二次重要转折。

当时全国恢复研究生报考制度,陈赛娟在考前最后一周报了名,理由很朴实:“每天看病,但是临床上还有好多病看不好,读研究生或许能学更多,能帮到患者。”结果,她考取了我国著名血液学家王振义的研究生。

第三次转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出国深造的机会。”陈赛娟回忆,1986年,她被推荐前往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学习,这是当时整个欧洲的血液学研究中心。陈赛娟的先生——我国著名血液学家陈竺,已提前一年赴那里学习。就这样,两人一边做课题,一边学法语。直到1989年,这对科学家伉俪双双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并选择回国工作。

当时“出国潮”刚兴起,好多人不理解他们的选择,法国导师也相当不舍“爱徒”,要知道两人留法期间已在多种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分论文,成绩斐然。

“出来时就想好了,要学点东西,就回国。”“我们回去是有信心的,就想回到祖国做点事。”对投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两人态度一致而又坚定。法国老师十分动容,亲自带着陈竺、陈赛娟夫妇前往法国癌症基金会并说服其负责人,争取到一笔10万法郎的基金,资助他们回国创建实验室。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他们夫妇俩把这笔基金全部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然后带着设备搭乘航班回国。

谈科研初心:环境艰苦却从没想过放弃

上世纪80年代末,科研工作方兴未艾,科研环境、科研设备、物资还比较匮乏。“改革开放令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内科研环境的创建还需要时间。”忆回国初期的科研岁月,陈赛娟坦言,一切从零起步,还是比较艰难的:如今看来很常见的低温冰箱,当时根本没有,需要他们自己去收集冰霜;如今超市里都可以买到的蒸馏水,需要他们一滴滴自己去蒸馏、收集;实验所需的同位素,需要提前半年到一年订购,而实验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难以提前获知“需求量”……可就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反而相继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了重要成果和发现。

由于接连在国际期刊发表重磅成果,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上海研究小组”引来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好奇。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研究团队?陈赛娟难忘第一次接待美国《科学》杂志编辑时,对方发出不可思议的感慨:“你们的实验条件居然如此简陋!”

“在一个昏暗的实验室里,陈旧的制冰机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地面上还流着一些水……这群科学家就在这样的条件里,做出了世界一流的医学科学成果。”《科学》杂志编辑后来在一篇聚焦“中国科研”的专论文章中以此开头,言语间充满了对这群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敬佩。

“当时条件艰苦,但大家就是拼命干事,感觉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用来做科研,脑子只有这一件事。”谈及往事,陈赛娟笑言,这可能是时代赋予他们这代人的这股劲头,“科研报国”深植每个有理想的科研工作者的心中。

当下,她也有困惑:如今实验室大楼越造越好,实验室条件几乎与国外没有差距,但重磅成果的诞生似乎越来越少。

“这可能符合全球科研规律,探索走向深入,重要成果的发现也越来越难。但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实验室条件比肩国际了,却不代表实验室成果也是比肩国际的。现代人的思想确实更为丰富多元,但诱惑也多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是陈赛娟留给当下青年医学工作者的思考。

谈奋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永不止步

心系国家发展,放眼全球大势,陈赛娟进而谈到,当下不失为一个激发国人“内生力”的重要时刻。

“几十年来,开放的脚步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资,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也得看到,‘拿来主义’终究比‘自主研发’方便,以医疗器械为例,我国90%的医疗器械依赖进口。当下,一些民族品牌的创造力正在被激发调动起来,尽管起步艰难,但要相信,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中国人从不缺乏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劲头与智慧,过程艰难,但如果不起步,就永远难以抵达;只要出发,就会有成果,哪怕过程曲折。”陈赛娟说。

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尽管与陈竺,以及导师王振义确立了轰动世界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但她的科研之路远没有止步,她正带领团队朝着白血病治疗研究新高峰发起冲击,希望将“上海方案”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其他种类的白血病乃至其他实体肿瘤上。

“陈院士的医学人生、奋斗之路、科研初心,对我们来说,是一堂最生动的党课,激励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星夜兼程,拿出更多好成绩。这才对得起国家为我们创造的好环境。”血液科教授赵维莅与在场医生无不为这堂初心教育课动容,大家的共识是:国家发展了,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个人的奋斗、成才,又能助推国家繁荣、强盛,个人命运始终与国家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周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