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大情怀,一批青少年成长剧热播切中社会深层关切
《小欢喜》用“接地气”的剧情、“不悬浮”的表演、“纪实感”的镜头语言,稳准狠地击中了中国式家长们的生活痛点,使观众在看剧之余得以反观自己的生活。
“小考是局部战斗,高考是全面战役”“差一分就是一操场的人”……这些贴近生活的对白让无数观众一起“梦回高考时分”。包括《小欢喜》在内,教育题材影视剧在这个暑假迎来“井喷”:电影《学区房72小时》《银河补习班》陆续上映,电视剧《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接力热播,都因切中社会关切问题而被网友赞叹“太真实”“欲罢不能”。
这是今年继《都挺好》《破冰行动》后,又一波优质现实题材电视剧赢得口碑与收视的双好评。带着对生活的关怀和思辨,这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跑赢古装、IP和流量明星,走进千千万万户家庭。
代入感源自“纪实感”镜头语言
《小欢喜》用“接地气”的剧情、“不悬浮”的表演、“纪实感”的镜头语言,稳准狠地击中了中国式家长们的生活痛点,使观众在看剧之余得以反观自己的生活。剧中呈现了三种不同情况的高三考生家庭,堪称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中的镜像缩影。三对父母中的两对“虎妈猫爸”更是当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分工”的真实写照。母亲扮演“恨铁不成钢”的角色,父亲则以“和稀泥”的方式缓解种种压力,让许多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剧中,方家是“虎妈猫爸”的典型,儿子方一凡是不思进取的“学渣”,女强人母亲童文洁搭配老好人父亲方圆,以生活中的“小欢喜”应对高考的“大焦虑”;乔家是离异家庭,母亲宋倩对女儿乔英子进行着“全包围”式的关切,父亲乔卫东对孩子则是满腔宠溺……从角色的表现中不难看出,妈妈们的焦虑已是教育题材影视剧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动力之一。而影视剧中描绘的“虎妈”日常——质问孩子“你对得起我吗”,把“我是为你好”挂在嘴边,这样的情境也能让许多家长和孩子想起亲身经历。
家长过度聚焦学习成绩、将高考视为高于一切的目标,甚至牺牲本职工作等现象,折射出现实中的种种“痛点”。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坦言,如今许多家长帮自己变成了孩子的“经纪人”——不仅陪伴孩子学习,还全面管理孩子的学业:对学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讯高度关注,找培训班,帮助甚至代替孩子做选择……家庭教育内容越来越多,给自己和孩子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正如多部电视剧中所表现的,在当下家庭教育中,因焦虑变得“强势”的大多数为孩子妈妈。
有学者指出,影视剧中频频出现的“虎妈”源于真实生活,其背后的“密集母职”现象已成为当下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痛点问题。“密集母职”要求女性在家庭中毫无保留、全方位地为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并认为在孩子身上花再多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格外关注,并总把孩子的错归咎于自己,长此以往就变得越来越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质朴亲情打动人心,“低烈度”剧情带来一股现实主义的生活暖流
描摹剖析问题而不放大焦虑,是教育题材文艺作品的良苦用心。相比近年来热播的家庭剧,《小欢喜》的剧情烈度小,节奏平缓,手段温情脉脉,戏剧真实就来自生活的点滴。虽然这部剧一直在展现家庭中代际关系的摩擦,但不强行对立,不追求极致的戏剧冲突,对于家庭内部或家校间的矛盾,提倡用生活的智慧和哲学解决日常问题。剧中也没有塑造性格过度偏激的孩子或家长,父母做错了事会向孩子道歉,孩子即使叛逆仍未走向歧路,以亲情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为荧屏带来一股现实主义的生活暖流。
从观众反馈来看,《小欢喜》《少年派》等影视剧不仅描摹出中国式家庭群像,也为家长们提供了探讨亲子关系的圆桌,引发社会各界对于缓解家庭教育中过度焦虑的思考。学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白教育问题不等同于学习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拥有怎样的教育观、如何对待孩子,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观念、学习状态,还会对孩子的性格人品塑造起到关键作用。
影片《银河补习班》中,儿子马飞遭遇学习困境时,父亲马皓文给予他毫无保留的信任,令马飞逐渐变得自信,慢慢发现了学习的乐趣,从成绩垫底逆袭考上飞行员,最后成为优秀的航天员。虽然电影情节过于夸张,但影片传递的家庭教育观念却获得了学者肯定。“父母应当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生存,而不是一直拉着他们前进。所以要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从困难和错误中‘爬起来’。”沈奕斐认为,教育题材影视剧中强调的信任,正是当下许多家庭在教育中欠缺的一环,“许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答案就在孩子手上。”
作者:宣晶
编辑:陈晨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