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为什么非要在中秋节吃?问问朱元璋

2019-09-04信息快讯网

月饼为什么非要在中秋节吃?问问朱元璋-信息快讯网

中秋节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无中秋可以吃月饼,而无月饼则不成中秋,因此中秋与月饼是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新口味月饼也层出不穷,香菇鸡肉、香辣牛肉,乍一听是菜名,其实这是月饼新口味。相传中秋节吃月饼,还跟朱元璋有关。而且从明朝开始,中国民俗的相关文献中就大量记录了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传说:中秋节吃月饼是朱元璋的意思?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在众多传说中,或许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借饼起义”的故事。

相传,元朝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元朝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起义成功后,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的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等。

真相现代人吃的月饼始于明朝

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殷商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月饼的“始祖”。但是月饼首先得是圆形的,因此又有人提出,中国古代的圆饼才是月饼的先祖。中国能够确定的最古老的圆饼,出现在1700年前的汉朝,也就是“胡饼”。

仅有圆形还不够,作为月饼的原型,还得有馅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先民开始在圆饼中加入馅料,比如干枣、核桃仁等,北方十六国之一的后赵皇帝石勒就喜欢吃这种饼。

到了唐宋时期,对往圆饼里填充馅料的讲究就更多了。北宋文豪苏东坡就在自己的诗歌《留别廉守》里提到过,吃一种酥油和饴糖作为馅料的小圆饼。这已经很接近现在的月饼馅料了。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宋朝,在《武林旧事》《梦粱录》所记的市肆面食中,有叫“月饼”的“蒸食”。但饮食专家邱庞同在《中秋月饼发展史述略》一文中解释:“这是一种常年供应的‘从食’,并没有专门与中秋节挂钩,故这种‘月饼’不能算是中秋月饼。”

元朝,人们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在和面时就往面粉中加入酥油、蜜糖,提升了饼皮的口感;二是革新了宋代流传的对这种饼“蒸煮”的加工方式,改成了烤或者烙。也就是到了元代,月饼的各种要素已经发展齐备了,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现代所看到的月饼才会在明代正式出现。

明代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再如,明代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又如,刘若愚《明宫史》卷四:“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仍整枚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日‘团圆饼’也。”可见明代,从南方到北方,从民间到宫廷,都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古代月饼花样也多。主要体现在月饼的模子上,既有盘龙图案月饼模,又有福禄寿纹饰月饼模;既有佛形月饼模,又有葫芦状月饼模;既有龟形四面纹饰月饼模,又有如意图案月饼模;既有鱼形纹饰月饼模;又有月宫图案月饼模。

(本文参考书:《中秋月饼发展史略》,邱庞同;《月饼编年史》,《新天地》2017年10期;《中国的“月饼文化”》,《北京档案》2011年9期)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李添奇

责任编辑:李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