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成一个蛋白质”到“合成生命”,上海继续“领跑”生命科学发展

2019-09-09信息快讯网

从“合成一个蛋白质”到“合成生命”,上海继续“领跑”生命科学发展-信息快讯网

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科创成果展上展出的“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实物模型。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课题组与上海绿谷制药研究院联合科研团队共同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发病机制。同时他们研制的抗阿尔茨海默病糖类药物GV-971正在申报新药批文,一旦上市将打破世界上该领域16年未曾出新药的沉寂。

就在去年,来自上海的两项生命科学成果——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占据了201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榜首。与此同时,人类表型组计划、蛋白质标签计划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在上海相继孕育成形,未来中国有望在全球主导这些领域发展方向,“领跑”国际相关生命科学研究。

回首新中国70年奋斗史,上海作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重镇,始终积极响应国家重大需求,站在世界前沿,发出中国声音。从解放初期的科学研究“零起点”,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合成一个蛋白质”,再到如今“合成生命”,这种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首创精神,一直在上海这方创新热土上涌动、流淌。

从“合成一个蛋白质”到“合成生命”,上海继续“领跑”生命科学发展-信息快讯网

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过程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龚岳亭(左)、蒋荣庆(右)观察人工合成B链和天然A链的重组结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供图)

勇气:敢为人先,挑战世界难题

翻开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发展史,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为数不多的诺贝尔奖级成果之一。上世纪60年代,它的诞生如同“两弹一星”之于国防科技,为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赢得世界的关注与尊重。

195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提出要“合成一个蛋白质”。而就在三年前的1955年,英国《自然》杂志曾预言:“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情。”

人工合成一个“活”的蛋白质究竟有多难?上世纪50年代,我国唯一合成过的简单氨基酸只有谷氨酸钠,即味精。合成一个蛋白质,需要将数以万计的氨基酸准确无误地通过200多步化学反应合成到一起并成功结晶,最终还要确保它具有生物活性。有人估测,仅是合成所用的化学溶剂,就足以灌满一个标准游泳池。

经过科研人员团结协作、努力奋战,合成胰岛素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1965年9月17日清晨,科学家终于在试管中看到了结晶的闪光!

继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之后,上海科学家联合全国科研同行经过多年努力,于1981年首次人工合成化学结构与天然分子完全相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核酸大分子——由76个核苷酸组成的整分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进入新世纪,科学家又从“生命分子的合成”向“合成生命”进发。去年,上海科学家“合成单染色体酵母”相关论文登上英国《自然》杂志,再次取得人工生命合成领域的重大突破。

锐气:冲锋在前,急国家所急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救急解难。在那个疫病横行、缺医少药的年代,利用自身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基础为国家排忧解难,成了上海科学家心头最大的期盼。

1953年,由天然有机化学家、药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等组成的“上海市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上海科学家冲锋在前,对当时急需而又处于生产“空白”的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等抗生素,会同工业部门,从菌种筛选、发酵工艺、化学提取等方面协作攻关。很快,这几种抗生素就投入了生产,为我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1957年提高到57岁,抗生素工业的迅速建立无疑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围绕国家人口健康的重大需求,上海在新药研发上不断创新,以“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为己任。1987年,由上海科研人员研制的抗疟药物蒿甲醚,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承认的自主研发新药。直到现在,青蒿素研究的“接力棒”仍在传递。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正着手将青蒿素从种植到药物生产的全套技术向非洲转移,让抗疟药物更接近需要它的人们。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仿制药物为主,到此后一个阶段的模仿创新,进入新世纪的上海新药研发正逐步走向真正的原始创新——发现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开辟新的药物研发领域和研发模式。大约20年前,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团队开始了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GV-971的研发历程,如今,这一即将走向终点的上海原创新药不仅有望改写老年痴呆患者无药可治的现状,还预示着我国在糖类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体系和研发模式上走到了世界前列,有望走出一条中国新药创制的“糖之路”。

位于浦东的张江药谷,经过20余年发展,已发展起可覆盖新药研发各环节的新药研发平台。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去全年实现经济总量3433.88亿元,增长4.49%,其中制造业增速高达9.8%。

朝气:潜心原创,从点上突破到系统研究

基础研究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它是技术创新的后盾,也是产业发展的基石。

回首70年不懈奋斗,从世界上第一只“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到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从猕猴学习记忆研究,到脑与类脑智能的发展;从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到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上海科学家对于“世界第一”的追求,逐步从点上突破,走向建立独树一帜的系统性研究。

2018年初,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诞生。仅过了一年,依托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的昼夜节律紊乱疾病模型猴就已问世。与此同时,位于松江区的G60脑智科创基地也已启动建设,未来将形成一个集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培育、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类脑智能研究等于一体的世界级研究中心,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灵长类时代”的标杆。

原创!原创!还是原创!在上海科技奖励评选中,几乎每年都可以看到“十年磨一剑”甚至“二十年磨一剑”的项目;在上海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越来越多的导师鼓励年轻学子放下对前途的顾虑,挑战世界级难题,在原始创新上发力。同时,科技政策也正在向给予原创性科研长期稳定支持的方向努力。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征程上,上海生命科学将为提升上海创新策源能力,贡献更多原创动力。


作者: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编辑:范菁

最美奋斗者 | 林国强:手性合成探寻“更好的药”
人工智能高地建设的上海策略,大咖们这样说……
上海刚刚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现在“一黄一蓝”预警高挂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上海市儿科医院举行“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
上海市首届国际设计师艺术作品展将举行,著名设计师柯林·达尔顿受邀参展
“小面包会议”背后 上海发展拿出了逆势飞扬的劲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谭蔚泓院士团队在《科学》发表评述: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智能响应水凝胶
实行提名制,增设科普奖……新修订《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下月起施行
今日Nature:南大科学家实现光子波态与粒子态的可控量子叠加
量子科学新进展:我国“潘之队”将量子干涉实验扩展到天文尺度,奥地利科学团队实现光—物质量子纠缠传输新纪录
不用种地也能吃上饭了!芬兰科学家用二氧化碳“电出”蛋白粉
用生命在打球,英国板球俱乐部7天7夜打球不停歇创世界纪录
57岁徐锦江花式撒娇,60岁倪萍学拍短视频,这些温情镜头是生动的荧屏生命教育课
时间就是生命!东海救助局派机将重伤渔民从海上直送医院
点赞申城好人! 180秒生死时速,警民携手为2名车祸幼童打开生命通道……
徒手攀爬与死神打交道,有人说他藐视生命,33岁小伙却活出自我
篮球世界杯 | 李楠的责任不可推卸,但中国篮球已是千疮百孔
文化惠民“获得感”夯实城市软实力
虽然达芬奇、爱因斯坦都是左撇子,但左撇子是否更聪明呢?科学解读来了!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今日揭牌,将打造金融教育特色学校
上海九院眼科范先群团队和交大医学院钟清团队揭示葡萄膜黑色素瘤自噬新机制
上海国资国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新动能新优势
上海交大医学院迎新,陈国强院士喊话新生,别当“光想青年”“白鸽选手”
300万!上海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案件一审落槌
中国巨变下科学家的创新之路
商场遇见70年“科学技忆”,3元看科普大片,沪上“全国科普日”中秋节开幕
美60家科学组织联名反对政府打压外国科研人员,中方回应
张纪中回忆经典“98版水浒传”:老演员们视演戏如生命
20亿年前地球曾发生大灭绝事件,99.5%生命消失
关注肥胖和疼痛,2020年生命科学突破奖很接地气
沪上名医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孙宁霞:缔造生命奇迹
“心·肝宝贝”公益行助沪滇扶贫协作:一次手术之外,更带去全生命周期照护“中山模式”
中美两国联合成功破获首起芬太尼走私案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