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兵马俑!40年:224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逾1.2亿人次观众
▲“秦兵马俑发现45年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年大会”
今年是秦兵马俑发现45周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周年。“秦兵马俑发现45年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年大会”今天上午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行。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中国考古学会代表焦南峰等到会致辞祝贺。
据院方通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放40年来,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2亿人次,包括224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埋藏最丰富的帝王陵墓,是“世界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是2200多年前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兵马俑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974年兵马俑横空出世;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开放;200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评首批国家AAAAA旅游景区;2008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获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取得团体考古领队资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立;2010年,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转眼间,这座博物院已经历了40载春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回顾博物院建院40年来的发展历程。
秦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在40年发展历程的专题报告中说:“40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和煦春风的沐浴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指引下,博物院已从土石滩上一座孤立简陋的保护大棚,发展成为集考古遗址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保护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憩、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在世界遗产框架下展开的秦始皇帝陵和兵马俑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几代秦俑人携手并进,考古发掘、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交流、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文化产业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遗址类博物馆中独具一格的典范。1997年,“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秦俑彩绘文物保护技术”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秦兵马俑考古项目获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王子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这一重要国际奖项;2015年,“真彩秦俑展”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第一名。秦陵博物院多次登上TripAdvisor“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博物馆榜单前25位,蝉联亚洲第一;2018年,获评“2018全国最具影响力智慧文旅景区”。自2019年3月起,秦陵博物院每月举行一次主题活动,让秦文物和秦文化走进观众、贴近生活。
▲中国考古学会代表焦南峰致辞。
“40年来,秦陵博物院与陕西、全国的考古工作者精诚合作,开展了持续不断的田野考古工作,秦始皇帝陵封土、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等一大批遗址露出真容;千古一帝秦始皇帝庞大帝国的地下版图逐渐展现。”会上,中国考古学会代表焦南峰研究员代表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致贺词,并高度评价了兵马俑发现45年、秦陵博物院建院40周年以来的工作业绩。
焦南峰说,45年前,秦始皇陵兵马俑破土而出,震惊世界,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秦陵、秦文化研究的大幕。40年前,以最早发掘的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为主体,一座孤立简陋的保护大棚拔地而起。经过40年的发展,秦陵博物院已形成了以遗址陈列为主体、铜车马陈列为精华、整体风貌环境为烘托、临时展览为补充的相对系统的陈列展示体系。
▲“秦俑之父”袁仲一(左)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喜重逢。
▲与会嘉宾、代表合影留念。
“40年来,秦陵博物院从一座单一的展示大厅,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遗址布局最为完整、展示方式最多、展示内容最全面、观众最多、经济效益也最好的遗址类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是最好的,没有‘之一’。”焦南峰表示,“40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从一个单一的、简陋的一号坑保护大棚,发展到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文物保护、遗址遗物展示、遗址风貌复原、社会教育、文化交流、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及游览、休闲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秦陵、秦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古代陵墓展示中心、秦汉历史教育中心、秦汉文明中外交流中心、旅游休闲服务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文化博物馆,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秦陵博物院与上海大学、西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领导签署合作协议后合影。
今天,秦陵博物院与上海大学、西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陕西广电传媒领导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并与西北大学领导联合为秦文明中心揭牌。会后,为期两天的“国际视野下的秦始皇帝陵及秦俑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
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韩 宏
责任编辑:朱 辉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