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之路(1949—2019)》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新书发布。全书分为七章,阶段性地回顾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尝试发掘其中的规律特点,得出结论:“只有将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的叙事置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变迁的宏观视野中,才能认识国家战略对上海地方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也只有关注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在上海的具体落实过程中的地方特点,才能有助于加深对地方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国家战略推动意义的认识。”
“对于70年上海的研究,以往经济角度介入的较多,而历史角度较少,《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之路(1949—2019)》就选择了一个历史角度,运用了大量历史档案,很多档案材料是公开以来第一次被运用于研究当中”,领衔该书写作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当代史”学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健介绍,《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之路(1949—2019)》从立项到完成历时两年,而此前还有针对上海当代史的系列研究作为铺垫,可以发现作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重镇,上海在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随着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变化,国家对上海的定位和要求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在过去的70年里,在国家战略支持下,上海至少有三次大的发展契机,一次是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重新审视了沿海与内地发展的关系,上海抓住这一机遇,提出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建设方针;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提出的一系列战略研究和构想,为中央决策提供了基础,最终推动浦东开发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进入新世纪,上海又被选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给予了自贸区试点等政策。目前,上海正在积极推进“三大任务”和“一个平台”建设。
“当我们贯通70年来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时,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思考。”该书主创成员之一、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当代史研究室主任张秀莉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个长期探索与发展的结果。“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探索: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建立上海经济区,开始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第一次尝试。这一探索持续了近6年,初步建立了生产经营联合、经济部门联合、金融部门联合等合作方式,确立了跨地区的同行业联席会议制度、省市长会议制度,这些成功的实践为后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借鉴,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垫定了基础。把眼光放在历史脉络中,历史会为现实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还有着计划经济的印迹,所以这一探索的推进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今天,我们在吸收成果的同时,也要吸取历史教训,这其中充分发挥市场效应是非常重要的”,王健补充道,他认为,现在看发展,就是看谁能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主创人员之一、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当代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林超超看来,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打通了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40年——前30年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回答改革开放是如何促成的。“事实上,改革开放所蕴含的很多改革因子都在前30年中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探索和累积。比如‘放权让利’这一思路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层面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于上世纪50年代和1970年前后两度尝试进行了权力下放和财政分权。这两次尝试虽然都未跳出简单‘放权让利’带来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但‘放权让利’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这一思路受到了肯定。事实证明,市场化改革是走出历史上分权改革循环往复怪圈的关键。”林超超认为,书中隐含的主线就是国家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和调整,从中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联。
《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之路(1949—2019)》是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启动实施的“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研究丛书之一。本次发布会是上海社科院2019年第三季度成果系列发布活动之一,由上海社科院中国当代史学科创新团队与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