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熟悉的医院场景,转由陌生护士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家患者进行拔管、采血、吸痰等护理服务,这安全吗?女护士只身前往陌生患者家里,这安全吗?如遇患者突发疾病,患者、护士的双方权益如何保障,后果由谁承担?
上海“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布近三个月,大众在对“网约护士”期待的同时,也陆续对相关“安全”保障等问题表现出高度关切。
“首诊评估”保障护士人身安全
“对年轻女护士来说,单枪匹马进入陌生人家,还是有所顾虑。”“接单平台上只显示患者家庭地址、年龄、基本病情等基本信息,病人及家属究竟是怎样的人,我们并不清楚,初次上门,心里难免忐忑。”“相比陌生人,我更愿意接‘熟人’订单,长期服务的患者相对令人安心。”
谈及推进中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沪上医疗机构护士长、一线护士向记者反复提及了人身安全。
记者在实地走访中发现,早期试水“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对此亦高度关注。在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网约护理”需求的患者先要到中心进行“首诊评估”,再由医院统一派单。而在普陀区真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首诊评估”,收到预约信息后,护士会先打电话核实患者身份;在“医@家(医护端)”App应用支持下,通过绑定地图、目的地查找,实现实时定位,护士到达患者家中第一件事就是“签到打卡”,之后的每一步操作均需在线记录,实现医疗服务“留痕”。此外,真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为15名“网约护士”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
记者获悉,这些早期试水者的经验与探索,大部分写入了上海“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实施方案。比如,方案明确要进行“首诊评估”,即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前,要对申请者进行首诊,对其疾病情况和健康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后,方能考虑派出具有资质的护士。专家告诉记者,“首诊评估”有两个目的:一是用于确定患者的“网约服务”是否适合“上门护理”,以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其二,也是出于保障护士人身安全的角度考虑。
方案还明确要为护士提供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配备护理工作记录仪,使服务行为“全程留痕”,为护士配备“一键报警装置”,购买相关保险等。
守护患者既懂护理更懂老人
对于“上门”这件事,不止护士有顾虑,其实病家也有顾虑。
家住普陀区星河世纪城的居民严老伯是独居老人。今年春节,严老伯不慎在家跌倒,导致髋骨骨折。而老人的血糖、血压向来不稳定,需要定期检查。正巧此前严家子女曾在家庭医生团队的指导下安装过“医@家”手机App,就为老人预约了“网约护士”上门,不过严家女儿还是特意请了半天假。
为何还是放心不下?严家女儿坦言,自己所担心的,并非护士的专业资质,而是“小护士听不懂老人说什么、要什么”。
“以往看病都是我陪在爸爸身旁,他血管脆,凝血功能又不好,抽血也得折腾大半天,必须在旁边反复解释、引导。”严家女儿说,她担心年轻护士一个人“搞不定”老人家,弄不好还会惹出新麻烦。
根据上海“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方案,医疗机构派出的“网约护士”应当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部分项目如腹透管维护、PICC维护要求护士具备相应资质,能在国家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进行查询。但与老人沟通的能力确实难以硬性考量。
如何在护理专业的同时,做到“懂老人”、用心体会老人生活的不便并给予精准服务,是一门新课题。
医疗安全上门护理要低风险
不过,当大众在关心护士、患者的人身安全时,医疗机构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安全”还有更深一层理解,即医疗安全。当护士上门开展护理,不仅意味着场景的改变,而是完全脱离了医疗场景与所有的医疗“后援”。出现突发状况,需要她独自面对。
记者在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该中心特地为每位“网约护士”准备了一个出诊包,约五斤重的背包里装着不少“家当”,除了根据“下单”患者需求配备的个性化医疗护理用品,还为应对突发情况准备了血压计、心电仪等。
确保医疗安全,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源头上筛选出适合居家护理的服务项目。上海“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项目清单涵盖11大类、共42项服务,包括术后伤口护理、腹透管理、拔火罐、刮痧、产后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这些服务都具有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等特点。
所以,“网约护理”绝不是想约啥就有啥。专家提醒,医疗服务不可能完全“零风险”,大部分医疗服务建议病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这也是出于对患者生命安全的考虑。有医务人员直言,不论何时都应当认清一点,“网约”医疗服务的推出是为了解决麻烦,而不是制造麻烦。
作者:记者李晨琰 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