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从蒸汽锅炉发展到中央集控室
三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卫星测控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远洋船的船舶动力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当方和宇向记者说起远望1号、2号船是依靠蒸汽动力驱动的时候,记者不禁表露出了些许的惊讶。因为在记者的印象里,蒸汽动力的轮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
“远望1号、2号船这两艘船是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研制于上世纪70年代。那个时候国内的内燃机制造技术还不够成熟,只有依靠蒸汽动力才能为远洋船这样的庞然大物提供足够大的推力。”方和宇向记者解释道,“所以1号、2号船上是需要烧锅炉的,用的燃料也是重油。”
后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步,九十年代所研制的远望3号、4号船,改用了内燃动力,轻柴油成为了这两艘第二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的主要燃料。
到了最新一代的远望7号船上,动力系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共轨电喷柴油机,并且实现了动力系统的高度数字化、集成化。过去,动力系统的工作岗位都是三三两两分散在整艘船的各个角落;如今,7号船上的电站、损管中心和主机集控室全部合而为一了,动力系统所有的值班岗位全部集中在一起了。
“你瞧,这一个房间里就可以实时监控船上整个动力系统的全部运行情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环境。”方和宇指着中央集控室内大大小小、数量繁多的仪表和显示屏说道。
此外,动力系统中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刚上船的时候,船上各个学历和层次的人都有;而如今,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以硕士为主,越来越多的博士也正在加入远望人的队伍。”方和宇说。
生活条件:从“水比油贵”到生活热水24小时供应
▲曾经的远望号上,七八个船员要共住一个船舱。
谈及船上生活条件的变化,方和宇同样感慨良多。
三十年前,远望号的船员们需要七八个人共同挤在一个小小的住舱里,每个生活区里只有一个卫生间。
饮食方面,由于冷藏保鲜技术相对落后,每次出航十天以后基本就吃不到带叶子的蔬菜了,船员们接下来就只能靠土豆、萝卜一类的根茎类蔬菜来下饭。
“特别是淡水,三十年前出海的时候,船上真的是水比油贵。”方和宇讲述道,由于从陆地上携带的淡水非常有限,而当时船上又没有任何专门用于船员生活的海水淡化设备,因此船员们只能限量使用,每隔一天才能打一次生活用水。
“那时候船上有一个水站,每两天放一次水。每当早上听到广播里说现在开始放水,大家就会每人拿上一个白色塑料桶,排着长队依次打水。”方和宇讲道,“每位船员每次只能打十升,这十升水涵盖了每个人两日之内全部的用量,甚至连洗碗也包括在内。”
在淡水稀缺的情况下,三十年前的远望号船员出海时通常是没有澡可洗的。“不过,我们轮机系统的工程师可以享受一点‘优待’——因为那个时候机舱里的温度比现在还高,一般会达到60℃到70℃,我们每次下去巡查一圈肯定是满身大汗,所以换班以后每人可以冲个三五分钟的澡。”方和宇说道,“其他岗位上的船员就完全没有条件洗澡了,只能搞个毛巾蘸点水简单地擦一擦身体。”
三十年过去了,如今远望号上的船员早已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双人房间,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独立卫生间。而且船上也配备了冰库以及惰性气体保鲜设备,船员们出海一个月之内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绿叶蔬菜。
“特别是用水,现在7号船上有四台海水淡化装置,每天可以造140吨淡水,不仅实现了生活热水24小时供应,每天还会有所结余。”方和宇讲道,“多余的淡水还可以用于船舶压载,保证船只有足够的稳性。”
方和宇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经历过三十年前船上的艰苦生活,就很难体会到如今船上的生活条件有多幸福。“只有国力的强盛、科技的进步,才有远望船队三十年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方和宇说,“因此,我不但为自己是一名远望人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深感自豪。”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 通讯员 陆威 黄杰
照片:黄杰、刘斯亮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赵征南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