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轮是如何实现全球测控的?老工程师“解密”加入船队30年点滴变化

2019-10-14信息快讯网

中国巨轮是如何实现全球测控的?老工程师“解密”加入船队30年点滴变化-信息快讯网

▲航行中的远望7号船

方和宇是远望7号船上的一位轮机系统工程师。自从1990年3月在远望1号船上参加工作以来,他将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远洋测控事业。

“明年3月份我就要正式退休了,那时我在远望号上就待了整整三十年了。”方和宇告诉记者,从1号船到7号船,他曾随每一艘远望号出海工作过,“因此我有幸亲眼目睹了整个远望船队三十年内的发展变化。

航行范围:从单一的太平洋测控走向全球测控

时间回到三十年前,那时的远望船队仅有两艘测量船,常规情况下只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执行卫星测控任务,从未前往过印度洋和大西洋。而且当时的1号船只能“测”不能“控”,从远望2号船开始才能够实现对卫星的跟踪遥控。

“后来3号船下水了,远望船队的航行范围从那时开始逐渐扩大。”方和宇讲道,“我曾随3号船到过百慕大,也去过好望角,远望船队的航迹渐渐布满了三大洋。”

据方和宇回忆,三十年前,我国的科技实力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发射的卫星只有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两种类型,数量上也相对比较少,因此地面测控单位之间所需要跨越的距离并不是特别大。

然而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崛起,发射的卫星以及航天器不但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单一的赤道附近的海上测控逐渐不再能够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远望号也越走越远,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网测控,从而保证了后来神舟、天舟、天宫、嫦娥、北斗等众多不同类型的卫星和航天器的成功发射、顺利入轨。”方和宇说。

起初,远望船队出航的时候是不需要停靠外港的。随着航行的范围越来越大,航程也变得越来越长。渐渐地,远望号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外港停靠进行补给。

“我们的船是从1998年左右开始停靠外港的。”方和宇回忆道,“最一开始只是在固定的一两个外港停靠;如今,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印度尼西亚等世界各地的港口都能看到我们远望号的身影。”

中国巨轮是如何实现全球测控的?老工程师“解密”加入船队30年点滴变化-信息快讯网

方和宇正在中央集控室内工作


动力系统:从蒸汽锅炉发展到中央集控室

三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卫星测控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远洋船的船舶动力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当方和宇向记者说起远望1号、2号船是依靠蒸汽动力驱动的时候,记者不禁表露出了些许的惊讶。因为在记者的印象里,蒸汽动力的轮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

“远望1号、2号船这两艘船是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研制于上世纪70年代。那个时候国内的内燃机制造技术还不够成熟,只有依靠蒸汽动力才能为远洋船这样的庞然大物提供足够大的推力。”方和宇向记者解释道,“所以1号、2号船上是需要烧锅炉的,用的燃料也是重油。”

后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步,九十年代所研制的远望3号、4号船,改用了内燃动力,轻柴油成为了这两艘第二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的主要燃料。

到了最新一代的远望7号船上,动力系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共轨电喷柴油机,并且实现了动力系统的高度数字化、集成化。过去,动力系统的工作岗位都是三三两两分散在整艘船的各个角落;如今,7号船上的电站、损管中心和主机集控室全部合而为一了,动力系统所有的值班岗位全部集中在一起了。

“你瞧,这一个房间里就可以实时监控船上整个动力系统的全部运行情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环境。”方和宇指着中央集控室内大大小小、数量繁多的仪表和显示屏说道。

此外,动力系统中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刚上船的时候,船上各个学历和层次的人都有;而如今,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以硕士为主,越来越多的博士也正在加入远望人的队伍。”方和宇说。

生活条件:从“水比油贵”到生活热水24小时供应

中国巨轮是如何实现全球测控的?老工程师“解密”加入船队30年点滴变化-信息快讯网

▲曾经的远望号上,七八个船员要共住一个船舱。

谈及船上生活条件的变化,方和宇同样感慨良多。

三十年前,远望号的船员们需要七八个人共同挤在一个小小的住舱里,每个生活区里只有一个卫生间。

饮食方面,由于冷藏保鲜技术相对落后,每次出航十天以后基本就吃不到带叶子的蔬菜了,船员们接下来就只能靠土豆、萝卜一类的根茎类蔬菜来下饭。

“特别是淡水,三十年前出海的时候,船上真的是水比油贵。”方和宇讲述道,由于从陆地上携带的淡水非常有限,而当时船上又没有任何专门用于船员生活的海水淡化设备,因此船员们只能限量使用,每隔一天才能打一次生活用水。

“那时候船上有一个水站,每两天放一次水。每当早上听到广播里说现在开始放水,大家就会每人拿上一个白色塑料桶,排着长队依次打水。”方和宇讲道,“每位船员每次只能打十升,这十升水涵盖了每个人两日之内全部的用量,甚至连洗碗也包括在内。”

在淡水稀缺的情况下,三十年前的远望号船员出海时通常是没有澡可洗的。“不过,我们轮机系统的工程师可以享受一点‘优待’——因为那个时候机舱里的温度比现在还高,一般会达到60℃到70℃,我们每次下去巡查一圈肯定是满身大汗,所以换班以后每人可以冲个三五分钟的澡。”方和宇说道,“其他岗位上的船员就完全没有条件洗澡了,只能搞个毛巾蘸点水简单地擦一擦身体。”

三十年过去了,如今远望号上的船员早已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双人房间,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独立卫生间。而且船上也配备了冰库以及惰性气体保鲜设备,船员们出海一个月之内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绿叶蔬菜。

“特别是用水,现在7号船上有四台海水淡化装置,每天可以造140吨淡水,不仅实现了生活热水24小时供应,每天还会有所结余。”方和宇讲道,“多余的淡水还可以用于船舶压载,保证船只有足够的稳性。”

方和宇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经历过三十年前船上的艰苦生活,就很难体会到如今船上的生活条件有多幸福。“只有国力的强盛、科技的进步,才有远望船队三十年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方和宇说,“因此,我不但为自己是一名远望人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深感自豪。”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 通讯员 陆威 黄杰

照片:黄杰、刘斯亮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赵征南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工业4.0工程师认证考核中心落户临港
万里海疆再传捷报!远望7号船圆满完成高分十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国庆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1037万人次增幅创近年来新高,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
诺奖解读 | “饿死”肿瘤、治疗贫血,全球首个低氧通路新药已在中国上市
英媒:汇丰银行计划全球裁员1万人,以高薪职位为主
@所有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公开征集2020年度监督议题建议
70年,让我们以这样的姿态再出发!
60年前拍摄的月球背面长啥样?比能看到的一面更光滑
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再出发
全球气候、极地海洋、冰上丝绸之路……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的这些话题引发关注
2020春夏上海时装周今天启幕,上海将成为全球时尚“会客厅”
英国少女患全球仅3%人口有的“蔬果恐惧症”,营养缺失或面临失明
杨惠根:30年间,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
虹口组建进博会上海交易团分团,力争采购企业数和成交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致敬70年波澜壮阔历程中的奋斗者,文汇报社举办“为时代人物塑像—我和我的祖国·70年70人”主题展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瞻,联合国呼吁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展现更大抱负
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全国漫游……全国海事政务实现“一网通办”
81岁好莱坞影星简·方达一身红衣在国会大厦前被捕走红美国网络,原因是非法参与气候变化抗议
非同一般!5个月内中国与4个国家关系实现新提升
七年历经三次“鬼门关”,医生妙手让七旬老伯顺利度过“致命危机”
“发展瓶颈”还是“资源诅咒”?拉美发展困于“债务危机”泥沼
走进“连着”中南海的小院——国务院参事室70年来首次对外开放
三位经济学家因缓解全球贫困获得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班牙最高法院定罪加泰罗尼亚9名前领导人,总刑期100年,加泰前主席:这是暴行!
环球社评:中美实现突破,应该高兴而非唱衰
少先队70年 且听习语润童心
习近平:携手实现中印两大文明伟大复兴
残雪:400年前的爱情故事,读完它,就像过完了一生
回顾2019年夏天,整整打破了396项最高温纪录!全球已经变暖
穿梭时空,上海世茂广场邀你开启30年的魔都记忆
国际锐评:中国外贸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
华为鸿蒙2020年全球份额将达2%,成第五大操作系统
全球创新合作不是“零和游戏”!全球科技倡导者峰会首次来到上海,中欧科技合作日益紧密
下班了,社区医院也关门了?上海社区延时门诊广受好评,实现午间、双休日“全覆盖”
国内首个民营商业卫星测控指挥中心启用
【国际锐评】中国有能力确保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妥善解决双方核心关切,实现共同目标
在”互联网之光“,能感受到这些变化……|乌镇互联网大会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重温嘱托看变化】上海:走出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
环球社评:彭斯讲话的陈词老调和些许变化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无人区”,中国该如何突破?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