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调查过建于元代的南部醴峰观何家香火庙、蓬溪金仙寺令狐家香火庙、阆中永安寺鲜于家香火庙,但这些家族早已不知所踪,唯独花林寺的李、蒲两家在当地繁衍700余年至今,这在经历了多次大规模战乱和移民的四川实属罕见。”他说。
目前,花林寺大殿的形体,已得到修缮保护,并通过三维扫描、全景摄影、测绘图等方式记录保存下来。
花林寺大殿营建的本意,正如题记中族人的祈愿——“惟冀门业兴隆,子孙昌盛”。古人通过拜佛求神、躲避赋税求得家族兴旺,而在如今的新时代,家国发展离不开教育。1952年,花林寺改为小学,建筑的功能虽然改变,但促进发展的目标始终没变。
时至今日,仍有李、蒲家族后人在花林小学读书。孩子们也许不知道,700年前,祖先对后人的关怀和期望,就书写在头顶的那根房梁上……
▲花林寺大殿梁架
探索建筑遗产的完整与真实
提起这次考古发现成果,赵元祥解释道,2011年,花林寺大殿还只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所调查时注意到大殿前檐采用“减柱造”做法,将三间合为一间,用一根通长11米多的大额承托斗栱,带有早期建筑特征。但当时大殿作为教室使用,上部梁架被吊顶完全遮挡,无法深入调查。
在2012年维修施工期间,再次前来调查测绘,通过建筑考古学方法分辨出建筑始建时期和后期改动的构件,并对各类木构件取样进行碳十四测年,测定始建期木材距今约700多年,后期改动木材则分散在多个时间段,同时还发现了多个时代的墨书题记。2015年,又用红外摄影技术重新拍摄题记,使原先因木材变色而难以辨认的墨迹清晰显现,发现了大元辛亥年题记,确认了大殿创建的具体年代为元至大四年(1311)。
▲红外相机发现的彩画。
建筑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物质和文化产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建筑考古学即致力于融合不同学科,尽可能全面地探索建筑遗产的完整与真实,从遗迹的片段中探求缺失的整体,从时代的更迭中厘清变化的脉络。
赵元祥还透露,今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新成立了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古建所同样致力于打造建筑与考古的融合平台,推进建筑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带雕饰的绰幕枋
来源:本报记者 付鑫鑫
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