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

2019-11-04信息快讯网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展品:凌波

原产国/地区:英国

企业/机构:纪娜梵

展区:品质生活展区

展位: 6.2B1-01


当珠宝+鞋履遇见自然风景美学

珠宝与鞋一相逢,便撞出火花无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粉钻和白钻精镶而成的一双价值3000万元的珠宝鞋获封“鞋王”,给所有展商、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这一由知名鞋类设计师Jimmy Choo(周仰杰)和新锐珠宝设计师Reggie Hung(洪大钧)18年才刚刚创立的英国奢侈品品牌纪娜梵也让更多人迅速地认识、了解甚至熟悉,该品牌从自然美学和风景中汲取了灵感,擅长将和高级珠宝如红宝石,玉石,蓝宝石、蛋白石等珍稀宝石点缀于每款鞋履设计之上,独具匠心地打造高级珠宝与奢华鞋履的结合。

首届进博会后,纪娜梵除了在销量上获得大幅增长外,还与不少企业开启合作项目。目前,纪娜梵正考虑在中国开设第一家旗舰店,理想位置是商业文化根底深厚的上海黄浦区。从单纯的商品贸易,延伸到多领域商务合作,当我们观察纪娜梵在进博会后的发展路线时会发现,以它为代表的设计师品牌,希望从进博会寻求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销量增长,更是品牌理念、价值的全方位输出。

纪娜梵今年的参展主题为“云阶月地、步步生相”,展台面积将翻番至216平方米。设计师洪大钧认为,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将更多关注点放在品牌品质与工艺上,甚至包括设计理念是否与自己的消费理念吻合。这些,也正是纪娜梵作为设计师品牌希望借助进博会向全球消费者传递的理念。在追求品牌曝光度之外,他们更期待借助进博会的平台,能真正吸引到一群黏性高、价值观匹配的核心客户群体。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纪娜梵本届展品之一——春韵

今年纪娜梵将再度参加进博会,并全球首发两款新品。其中一款,正是“鞋王”的轻奢版本——春韵系列。在延续“鞋王”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该系列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款全新珠宝鞋作品“碧波涟漪”,将悠久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珠宝镶嵌工艺融合,给人更多想象空间。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纪娜梵本届展品之一——凌波

风靡百年的高跟鞋和其前世今生

高跟鞋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之前,起初的设计初衷与美观完全无关,而仅仅是为了其功能性,没想到却开启了人们对于高跟鞋经久不衰的热情和追捧。

据记载,15世纪时,一个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丽迷人的女子为妻,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因此十分苦恼。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立刻请人制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子。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路见之人都觉得穿上高跟鞋走路姿态太美了,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盛行起来了。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十六世纪威尼斯“Chopine”(1550–1650),缀有丝绸与金属

直到16世纪末高跟鞋才成为贵族的时尚玩意,一些身材矮小的男性,开始借助高跟鞋来让自己看起来更高大。将高跟鞋的鞋跟增粗,高度适当调低,就成了男性也适用的日常高跟鞋。当中最有名的,就属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来更高大、更威武、更具自信和更具权威。他让鞋匠为他的鞋装上高高的鞋跟,并把跟部漆成红色以示其尊贵身份,这也就是红底高跟鞋的由来。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路易十四时期高跟鞋(1690–1700),缀有丝绸与皮革

作家威廉·萨克雷就曾经略带讽刺地解读到流传下来的路易十四肖像照,在这些作品里国王无一不是穿着双镶满了珠宝,工艺复杂的高跟鞋:“这个瘦削干瘪,却又大肚翩翩的老男人只有五点二英尺的身高,戴上假发再穿上高跟鞋,却能达到六英尺……原来是发型师和鞋匠们这群人造出来了我们膜拜的王。”

当时高跟鞋仅仅是作为地位的象征,并没有男女之分,直至十八世纪高跟鞋才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这时的高跟鞋有3寸高,鞋身相当细长,鞋跟与鞋底连成一体,由十八世纪末开始,人们开始尝试制造纤细的鞋跟,可惜支撑力不足,唯有加宽鞋跟的顶部以连接鞋底,到了十九世纪后期高跟鞋的高度渐渐回落。

二十世纪时,名为Mary Jane的鞋款被首次推出,这个款式在二十世纪流行了长达50年之久,当时的造鞋技术已相当成熟,流行以不同用料如缎子、丝绸及皮革来造鞋,款式亦更加多元化。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Mary Jane鞋款设计之初的基本样式

自此之后直至今日,高跟鞋在此基础上硬来了的蜕变与成熟期,早期高跟由于技术和原料的限制,鞋跟只能造成漏斗状,欠缺线条美。而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的钢钉技术改革了高跟鞋,现今女士又爱又恨的尖细鞋跟成了可能。

透过高跟鞋看背后的女性文化

“由于鞋跟高而细,脚的支撑点极大地减小了,迫使脚踝作出补偿,因此脚背甚至整条腿要采取一些动作来应付局面。”戴维·孔兹在《时尚与恋物主义》中解释。这就像是又回到了高跟鞋的早期,高跟鞋是权贵的专属。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戴维·孔兹所著的《时尚与恋物主义》

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高跟鞋(特别是红色高跟鞋)仅是供宫廷人士穿着,用以彰显身份与地位,平民百姓即使是家财万贯也不得穿戴,更不用说那些需要出卖苦力才能维持生活的下层平民了。由于高跟鞋有视觉拔高的作用,让穿着高跟鞋的人们和疲于谋生的劳动人民相较有着天壤之别,让他们可以有“高人一等”的心理感受。

因此,随着当时高跟鞋穿戴条件的逐渐放开,越来越多的女性,尤其是下层阶级的女性希望由此拥有一种特权阶级的体验,她们渴望借此来让她们和上层阶级的小姐、太太们看起来一样——没有因劳动造成体态肥大,而始终腰肢纤细、曼妙生姿。可以说高跟鞋对当时的她们是一种强大的自我安慰。

到了现代,高跟鞋对于地位的象征意义已然消失殆尽,反而成了对女人性感、成熟的代言词。随着鞋跟的设计越来越细,越来越高,女性一旦穿上高跟鞋,胸型自然挺立,臀部弧度会更加紧翘,在视觉上强化了女性特质,显示出前凸后翘的曲线。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女主角由职场小白开始蜕变就始于一双高跟鞋;《欲望都市》中女主角凯瑞有句经典台词:“站在高跟鞋上,我可以看到全世界。”现代女性对于高跟鞋的迷恋也造成了一个个商业上的神话:Jimmy Choo,在短短20年间它就成为了奢侈品市场的中流砥柱。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海报

不同于历史上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感“,现今女权主义者逐渐出现,她们将高跟鞋定义为“女性独有的力量”。她们试图利用高跟鞋的挺拔造成视觉上的压迫,当然这样折射出来的权利并不长久。

不论是通过高跟鞋营造楚楚动人姿态,或者是展示强势生活作风,其实都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高跟鞋令女性身形纤细,身姿曼妙,身高拔高,但是自此之外高跟鞋究竟赋予了穿戴者怎样的特殊感受,是被其所累还是感觉高人一等,还是掌握在穿着者自己的手中。


进博·器物迷恋 | 站在高跟鞋上,她可以看到全世界-信息快讯网

作者:钱亦琛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杨健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