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杯“啤酒”,站在“银杏”树下,吹“复旦风”——犹记当年复旦校园油印刊物

2019-11-07信息快讯网

捧一杯“啤酒”,站在“银杏”树下,吹“复旦风”——犹记当年复旦校园油印刊物-信息快讯网

2018年春,静岚遇见新闻系的学弟李君,说起上世纪80年代复旦那本校园刊物《复旦风》。

李君道:我那个时候踏着黄鱼车到中央食堂门口帮着卖呢。我们班主任当时是《复旦风》主编嘛,阿拉卖伊面子,老卖力的,还到华师大、财大去卖呢。你们作者的稿费都是我们卖出来的哦。

呵呵呵,是吗是吗,你们厉害的。创刊号上是有我一篇,不过稿费多少倒是忘记了,也许五元?也许十元?真是不记得了。

《复旦风》创刊号的样子静岚是记得的:黑底,白色复旦英文字母由“F”到“FU”到“FUDAN”到“FUDANWAVE”,由大而小竖行排列,最后至“FUDAN UNIVERSITY CHINA”,右下侧则标识明黄色繁体黑体字 “復旦風”。创刊号的日期为“1985年5月”。

表达的渴望好比沙漠中的甘泉

静岚在创刊号发表的那篇文章《女大学生闲话》用的是笔名。那个笔名后来基本没怎么用过,所以很多年以后,当静岚翻出《复旦风》创刊号,一开始没发现自己的文章,但记忆里确实有这么一篇文章啊。那年,学长约了去靠近东校门的宿舍楼三楼一间宿舍开会,讨论《复旦风》的一些稿子,静岚会后回去写了这么一篇文章。彼时的情景也还依稀记得,除了静岚,还有四五位男生,系别不同,年级高低,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热烈。热烈的讨论,很像青春无处不在的热情,热情又仿佛某种热风。期待着《复旦风》像风一样吹遍校园。

党委书记林克题词《复旦风》:“《复旦风》是什么样的风?是复旦的校风。那就是——复旦传统的爱国主义之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勤奋学习之风,追求真理,充满青春活力健美之风,互学互助团结友爱之风,大家一起来创建这样的复旦风。愿《复旦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鼓舞每一个青年同学,去勇敢地创造美好的未来。”

复旦前后两任校长苏步青和谢希德分别为《复旦风》题词:“发扬艰苦朴素新风貌,培养坚强能干大学生。《复旦风》创刊志庆。苏步青 1985年元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祝贺《复旦风》创刊。谢希德 1985年”

这样的《复旦风》是校一级的,全校也就一本,正规印刷厂印制。创刊号上标明了由三家印刷厂印制:复旦印刷厂、空政印刷厂、市印一厂。定价:0.60元。拿在手里,是一本蛮有分量的杂志的感觉了。但偌大校园,一本杂志怎么够呢?美学热,文化热,汉译名著一本本出版,外国文学名著系列,现代派作品选本,现当代,文史哲,书本中刮起大风,呼啸在现实和身心之间,表达的渴望好比沙漠中的甘泉。

铅印是奢侈了,那就自己动手,刻版油印,抒发胸臆。好比“足之舞之歌之咏之也”。

捧一杯“啤酒”,站在“银杏”树下,吹“复旦风”——犹记当年复旦校园油印刊物-信息快讯网

虽然系主任在迎新会上说了,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是培养研究者的。好像一盆冷水浇在刚刚跨进复旦校门的风华学子头上,九月头上的阳光还是有点热辣辣的呢,这么一听,心头顿时落叶纷纷。静岚听了倒也没什么,想写还是不想写,是自己的事,系主任不过是方向性引导嘛。不过,很多年以后却听老同学爆料,说系主任这一盆冷水让几位男生回宿舍后泪水涟涟,哭完擦擦眼泪,仰天长叹,似乎要将作家梦埋将起来。

但是油印刊物还是办了起来,诗词文赋,一样不缺,哦,还有漫画。30多年以后《啤酒》的主创高兄回忆,创刊号封三的四格漫画“小啤外传”就是他的手笔,“本想创造一个漫画人物,无奈才疏学浅,又习于懒惰,没坚持下来”。画说小啤请女友喝汽水,开瓶时汽水喷了女友一身,女友愤然离去。“是在五角场看到的一个真实场景”,如今回想起来,高兄还是觉得蛮有趣。《啤酒》还有主题曲“啤酒之歌”,词曲学的是1982年风靡的电影《少林寺》主题曲“少林,少林”——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正是颇为雄壮的。那啤酒呢?“啤酒,啤酒,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你低头。”“红高粱”还没有问世,“茅台”是遥远的想象,“啤酒”在难得能喝上一杯的年轻人那里也是排得上的了。遗憾过去很多年,词曲作者严兄只记得开头这一句。尽管以后喝了白的红的,中的洋的,这一杯啤酒还是略可回味畅怀的。只可惜,年轻人的热情也是容易转移的,《啤酒》做了五六期就不再“续杯”了。高兄记得一句王同学的旧体诗“嫦娥泪洒千家冢”。年轻人当然不会泪洒云云,不做了就不做了,想做的事还有很多呢。

与《啤酒》几乎同时,另一拨同学做起了《银杏》。同样是办刊,同样刻版油印,粗糙的纸,容易湮晕的油墨,捧在手里倒蛮有质感。但也只做了几期,《银杏》同样“枯萎”了,大家的热望奔着其他地方去了。

静岚给一些同仁办的《光华报》写过一篇发刊词。是写在一张粉红色的纸上,张贴在中央食堂门口的宣传栏,提着热水瓶捧着搪瓷碗的人流走来走去,走过路过看一眼。其实,这张粉红色的纸几天后就会被另一张粉红或粉蓝的纸覆盖,中央食堂报栏几乎天天更新着。粉红色早就淡去,飘散,消失,本子上倒是记录了下来。蓝黑墨水抄写的那些字回首看来洋溢着风一般的热情,热情虽然容易消散,但是涌现和转换总归会留下一点什么。本子上记着“1984年5月30日上午匆匆草就”,简直有点挥洒的意思了,最后一句写道:“让我们说一声‘早安!太阳’,永远地,永远地沉着,清新,充满希望。”

身心的挥洒酿就一股一股的复旦风

油印刊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身心的挥洒酿就一股一股的复旦风。

捧一杯“啤酒”,站在“银杏”树下,吹“复旦风”——犹记当年复旦校园油印刊物-信息快讯网

1985年静岚还参与了《大家》的创刊。以“大家”命名的沙龙设在两幢老宿舍楼之间,一间搭建出来的小平屋,简单的木桌木凳,时不时办个诗歌朗诵会。没多久,大家沙龙转移到了五号宿舍楼后面的一幢旧楼的地下室,去一次,像地下接头似的。还供应一杯咖啡味很淡的咖啡。《大家》也许以后还办下去的,但静岚似乎只参与了开头一两期。封面和内页皆粗糙的纸张,完完全全的素颜;装订就是订书机揿了两个钉子而已。静岚保留了《大家》创刊号,纸张几乎一碰就要脆的意思,是不是该戴一副白手套?看到封面上编委一栏里竟然有自己的名字,静岚简直想不起来彼时彼刻大家在一起热烈讨论了些什么,此刻的观者和彼时的参与者究竟是否一个人?年轻时经常书写“光阴”“岁月”这些字眼,其实不过是书写罢了,当肉身在日历里摸爬滚打,才真正地懂得了“光阴”的书写。

看看第一页上的“《大家》致大家”:“我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笃信意志自由。新鲜的经验,幻想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认清而不是看破,这就是我们的企求……人生不该是一个寂寞孤独的循环。心与心要交流,墙与墙要激荡,我们愿驾起彩虹,让时间在上面迅跑,让桥与桥声息相同(此处当“通”。笔者注),让历史和现实竞赛。”这就是1985年大学生的声音。同一页上有多条短讯,其中一条:“9月26日,大家沙龙、学生科技咨询开发中心出资在相辉堂放映电影专场《黄土地》。此后,大家沙龙将组织影评、讨论。”

几十年后,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个人自媒体号,实在不需要为了表达而如此费尽周折。但刻写留着余温,人和人面对面的讨论依稀记着,而网络世界里的互动呢?陌生和陌生之间也许也充满着温情,可是终究隔了一层。网络世界一键可以消除数据,这些脆弱的纸张自然再过多少年也会灰飞烟灭,竟还能见纸如晤。

油印杂志里也有印制考究些的,那是复旦诗社刊印的《诗耕地》,封面纸张略厚,有一种套色。还有北大的《启明星》、华东师大的《夏雨岛》,和《诗耕地》外观风格相仿……大学校园自发编辑油印的刊物互相传来传去,旧的退去,新的接上来。倘若时空穿越,来到30年后同样的地方,那当然不必如此大动干戈,自媒体分分钟就更新了。想表达?微博微信,手指点点就发送了。手指是否还记得30年前的深蓝或黑色的油墨?油墨不易洗去,先拿张报纸粗粗地擦一擦,公共洗手池上固本肥皂翻来覆去地洗,还是留着一层淡淡的蓝印子。食指中指握笔处的肌肉还有点淡淡的红,一笔一划地,太用力地用着铁笔,待几张蜡纸写完,想松一松酸痛的手臂,才发现手指已经瘪进去一层了。手指也许不记得了,把指纹留在手机屏上,每天不知叠印了多少层指纹。

捧一杯“啤酒”,站在“银杏”树下,吹“复旦风”——犹记当年复旦校园油印刊物-信息快讯网

“第一次当家庭教师”“一个大学生效率手册上一天的记事与随想”“我的大学生观”“青年纵横谈”“言论自由略比”“女大学生闲话”“湿漉漉的群像”……争鸣和随想和想象。“我们自豪我们怀里的书很重很重/我们的脚步很快很快/我们打扮自己/也让自己装饰这个时代”。写这首名为“这个时代”的诗作者以后在电视行业长袖善舞,其所在电视台推出的“超级女声”可谓领一时之风,也许他已经忘记了这首诗,“这个时代”已然背景为“那个时代”,那么这个时代的自豪还是“这个时代”的那份“自豪”吗?

《复旦风》创刊号上有篇文章题为“艰难的成熟”,30多年后再来看,发现20岁时以为的成熟大概不一定成熟,20岁时的思想、自省和勇气,也许以后会慢慢懈怠。当时的作者写道:“现实立刻敲碎我们的幻想。谎言到处存在,过去对我们。现在对我们还对别人。”“最终的艰难不是思想,而是实现。”“20岁,光辉的年龄,恐惧和无所畏惧使我们不安。青春,激动人心的美丽岁月,真理和茫然使我们沉默。成熟,伟大的事业,责任和负担使我们坚强。在这绚丽的年龄,在这灿烂的年月,我们有权力袒露和充实我们海一样的胸怀。”

文章中充满了矛盾和自我诘问,正是20岁的既自信又疑惑,也是风一样的空气里的思考和抱负。这位叫刘洋的校友不知念什么专业,哪一级,30多年过去了,如今专事何种工作?30年时代风云激荡,成熟是不必说的,是否经历了精神和心灵上的各种“艰难”?当年的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成熟。而意识到责任并勇于承担的人们,却没有自己的世界。”年轻人总是这样的信心满满吧,其实,所谓的“自己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面貌?“敢于承担的人”又究竟拥有怎样的世界?等被生活敲打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又会写点什么呢?还是什么也不想写,写下来,已然失去了真正的涵义?

云数据很美的世界里,那些以为天长地久的存储可以刹那消失,但是,留在纸上的文字,虽然纸张会脆弱粗糙,却总能依稀分辨。那些文字,是刚刚好的身心能量。凭你如何穿越,其实都不会回来。


作者:龚静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70000000年了,银杏为什么没有灭绝?三个“避难所”全在中国
进博·主宾国 | 约旦男人用咖啡向心上人求婚,成败与否就看“岳父”喝不喝这一杯
与陈望道、朱东润等并称复旦中文系“十老”,这位现代语言学大家的全集即将面世
遵循500年前巴伐利亚《啤酒纯酿法》酿出的纯正德啤,进博会上尝得到
“玉兰之城”精彩绽放——总台国际传媒港大型主题灯光首秀
“最美中国风”,喜迎进博会——总台国际传媒港灯光秀在沪上演
“文献名邦 书香绍兴——越地历史文脉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展
潮起江海一年间——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
复旦附中毕业生捐出大学新生奖学金,给母校化学教研组“支持热爱化学的学弟学妹”!
进博会——我们准备好了!
进博·品味 | 除了啤酒,德国人还带来了这种他们最爱的饮料……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中国在世界上创造了发展奇迹 |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醇香扑鼻!用来自阿尔卑斯上的泉水酿制的啤酒首次来到进博会
这些研究生即使“失联”,也要被清退。复旦大学公示对第一批12名研究生的退学处理决定!
多家中波企业合作协议在进博会签订,聚焦食品、啤酒和化妆品
驻悉尼总领馆:部分地区校园欺凌严重,游学、留学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弃猫》——历史无法遗忘
阳光照耀奋飞的航程——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心人民空军建设发展纪实
共襄盛举,共享未来——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引发进博会与会国际人士热议
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大、阻力搞小————论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
全面提升中希合作交流水平 推动金砖峰会取得丰硕成果——写在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之际
斐济"酋长"秘制的朗姆酒,竟带着可可甜香!喝完一杯还想再来一杯
全国智运会| 他们曾是复旦大学桥牌协会一员,如今搭档为上海而战
港科大回应内地学生被打:无法接受,对骚乱渗入校园深感痛心
青少年曲艺大赛评委呼吁:创作更多更适合孩子们校园生活的作品
文汇早读 | 今天的香港校园,是否还容得下内地学子的一张书桌?
千年古刹,银杏观赏正当时
今天,复旦大学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恢复清代开化纸、建立古籍保护脱酸工艺研究站,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想干啥
“啤酒不敢喝,太太不亲我了!”吸尿救人医生受表彰,获奖感言太幽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