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清代名贵手工纸开化纸的工艺流程;建立古籍保护脱酸机理和脱酸工艺研究站;形成了基于GIS古籍普查的规划;培养并向图书档案系统输送了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建设中华古籍书目索引数据库、古籍保护与修复科学数据库;出版《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中国古籍珍本丛刊——复旦大学图书馆卷》《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图录》等成果……成立五年的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在培育高端人才、创建学科体系、建设文化资源信息平台等方面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天,复旦大学又成立了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
在“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支持下,复旦大学在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之际,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旨在把握“让文物活起来”的机遇发展期,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研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为抓手,在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基础上,与政府、企业、文物与博物馆界以及社会力量合作,探索建立文物服务业、文物衍生产业的产学研结合平台。
当天,文物保护创新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国家图书馆、文化与旅游部、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方志办的领导,以及海内外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此同时,师生共建的古籍、家谱、索引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金秋曝书节”“线装家谱制作”“手工抄纸体验”“金石传拓体验”等文化推广活动,深受欢迎。
研究院还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埃及艾因霍姆斯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推动古籍保护事业发展。
未来两天,第二届传统写印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藏书家古籍收藏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五周年院庆特藏展、藏书家稿本展将同期开展。
作者:姜澎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