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到中国原创新药带头人,上海科创为何频出“女将军”
从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到突破激光聚变装置关键元器件材料的胡丽丽,再到最近拿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国方案”的耿美玉,上海许多原创性科研成果背后,往往站着一个靓丽的身影。今天,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上海科技女性创新文化研讨会在科学会堂举行,为何上海这座城市能孕育出源源不断的“她力量”、科创中心建设如何用好“她力量”成为热议的话题。
上海发展的源头,就有“她力量”
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中国,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然而,直到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女性的比例也只占到6%。但是在上海,女科研工作者的比例却大得多。根据市统计局一项统计表明,2017年上海女科技工作者人数已占总数的1/3。
“上海这座城市从发展的源头,就离不开职业女性的推动。”作家陈丹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上海是全国最早出现职业女性的城市,在上海档案馆中,记录着女性最早从事的两种职业,电话接线员和护士。“当女性有了工作,有了经济来源,就可以更从容地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陈丹燕说。
▲陈丹燕
在做科学研究时,女性的细心、耐心和韧劲往往有助于她们在职业上走得更远。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屠呦呦带领团队进行了191次实验,才从青蒿中发现了真正的有效成分。中电科二十一所电机事业部高级工程师张艳丽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和同事走进一个车间,出来后就吐了,随后在床上躺了三天,因为人对车间里的某些气味严重过敏。想到今后经常要和这个气味打交道,和她一起的两位男同学选择了辞职,但她留了下来。因为这份坚持,她现在已经是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上14个电机的“母亲”。
▲张艳丽
事业与生活,选择更多元化
作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科教电影制片厂导演孙嘉翊发现,比起老一辈的女科学家,当代年轻女性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多丰富多彩。
“有的老师会直接提出‘抗议’,认为这是性别偏见;有的人则说这不是问题,完全可以既做好工作又照顾好家庭;还有人说先生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孙嘉翊说,她认为,回答多元化体现出女性的自主意识,在面对岔路的时候,女性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能为之做出努力。
▲孙嘉翊
孙嘉翊还希望能破除人们对女科学家的一种偏见——即一提到女博士、女科学家,就认为他们不修边幅,是“灭绝师太”,就她看来,科学界里事业颇有成绩的女性,一般也都拥有幸福的家庭,各方面人际关系也不错。
她在拍摄女科学家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感受着女性之美。比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所教授王红艳人如其名,是一位“爱美”的女教授,拍摄每进行一段,她就要换一套漂亮的衣服,然而,谈吐举止优雅的她一旦碰上科研话题便“寸土不让”,她会和同事进行激烈的、争锋相对的辩论。
面对公众,女科学家更有优势
作为媒体人,新民咖啡馆负责人董纯蕾发现一个现象,女科学家出场的科普活动,公众参与热情更高,认为这是女性表达能力更强,且更能以平等的姿态与公众沟通的结果。
▲董纯蕾
比如新民咖啡馆最近获得的一期“爆款”节目是采访中科院院士叶叔华,当问到要建一座什么样的天文馆时,她用平缓的语调娓娓道来:天文可以给人以更深的启迪,让我们知道在宇宙中的位置、知道我们在地球上的处境、知道我们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所以我拜托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几句简单的话却有触动人心的力量,甚至催人泪下。
当下科技工作者不仅要面对研究本身,也要面向公众,女性善于沟通的能力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时候,让公众理解你也是促进你研究的力量。”董纯蕾说。
“不会有人因为你是女性而照顾你,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是女性而为难你,关键是你自己要具备竞争力。”中科院院士王恩多的话被许多在场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复述,在她们看来,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是激发她们创新潜力的关键,而如何发挥出更多“她力量”,则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课题。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