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岸美术馆外景
11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上海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揭幕。此次五年期中比较主要的合作内容包括:双方以共同策划为前提,在西岸美术馆展开3个为期不少于18个月的常设展和约10个为期半年的特展,以此系统地展示蓬皮杜艺术中心标志性的收藏作品,并为人们提供解读经典杰作的全新视角。除此之外,在双方合作期间,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亦要呈现3场聚焦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进而推动和促进世界对中国艺术发生现状的认知与理解。
▲克里斯蒂娜·伊格莱西亚斯作品《无题(通道)Ⅱ》,创作于2002年,2004年购藏于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工业创造中心。
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自1905年至今共计保存了十万余件藏品,这些藏品中的部分重要作品在未来将以三种不同思路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呈现,此次“时间的形态”便是三场系列展览的开端。
乔治·库布勒在《时间的形态:造物史研究简论》一书中写道:“不论历史学家的学识专长是什么,他们的目的都是描绘时间。”不过,再现时间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多种。时间的形状是一个文化概念,在不同时刻及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各不相同。
▲贾科梅蒂创作于1960年的作品《大女人Ⅱ》,1964年由国家购入,1970年入藏蓬皮杜中心。
19世纪末,西方兴起了“现代性”这一概念,“现代性”源于拉丁文“方式”一词,根据夏加尔·波德莱尔而言,其意指“短暂、瞬时、偶然,它是艺术的一半,而艺术的另一半是永恒和持久”。现代性的时间直接或间接的呼应着工业时代的节奏。它试图摆脱历史进程,开启并寓居于新空间,重新构建人类与世界的关系。20世纪初期到60年代,艺术创作格外活跃,割裂、变化和实验精神深刻地转变了艺术实践。
▲蔡国强创作于2004年的作品《一路顺风》,2005年由比尔斯通基金会与阿尔比恩信托赠予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
此次展览的第一部分汇集了国立现代美术馆自1930年代建馆后,在第一个十年中根据现代性概念所建立起的核心馆藏,主要聚焦于20世纪上半叶大涣散交汇路口的法国语境。
展览的第二部分汇集了国立现代美术馆中通过再度挪用和重新创造时间以启迪人们在思索自身与历史关系的作品。艺术家们的思考转向档案及自然的时间,并对传统媒材的声音提出发问:例如像绘画这样的传统媒体如何面对当下的摄影“编年史”,以及艺术自身见证一个全球范围快速过渡时代的能力。
▲展览第一章,现代:20世纪早期的艺术与工业城市中的作品,分别为:毕加索《吉他手》;保罗·克利《有关节奏》、《港口与帆船》;康定斯基《粉色声调》。
展览共分为11章,蓬皮杜所收藏的重要展品分别陈列其中。
现代:20世纪早期的艺术与工业城市;节奏与共鸣:1920-1930年代的抽象绘画;长夜当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古老梦境;书写自我:1945年之后的态势抽象;殊途:书写、描画、谱记;平衡之举:寓居于空间与时间;运动中的眼镜和身体:欧普艺术与动力艺术;物质与记忆:档案的当下;运转中的自然:变化之地形学;曝光:摄影时代的绘画;转移中的国家:全球范围过度。
▲作品分别为:康定斯基《黄红蓝》;毕加索《侧卧的裸女》;胡安·米罗《沐浴者》;罗伯特·德劳内《巴黎城》。
文字、图片、视频:王梓含
编辑:王梓含
责任编辑:刘栋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