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开放事|开放,开启中国教育新篇章

2019-11-21信息快讯网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战略部署,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截至目前,作为教育开放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教育部和各省市审批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计2405个,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与52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开放,带给中国教育新气象,开启中国教育新篇章。

打开“窗户”:相送“希望”“幸福”

初冬的暖阳,洒进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俄语教室。

一堂课临近尾声,61岁的俄罗斯籍外教娜杰日达·瓦西里耶夫娜·拉祖姆科娃轻轻起了个头,带领学生们深情地唱起俄文歌曲《哦!严寒啊严寒》。

“孔夫子的家乡曲阜是座安静而美丽的小城。在我心中,这里是最适合读书人做学问的地方。”拉祖姆科娃说。

得益于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与曲阜师范大学的友好合作,5年前,精通俄语、法语、意大利语等6门语言的拉祖姆科娃从家乡秋明市来到孔子故里,教授俄语与俄罗斯文化。

在俄语中,“娜杰日达”是“希望”的意思,拉祖姆科娃十分乐意学生们称呼她“希望老师”。她教的多名学生多次在高校俄语大赛中获得佳绩,有的学生还因此得到公派留学机会,这让她特别高兴。

俄语系2018级学生刘连旭说,拉祖姆科娃严谨、敬业,她的课程,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我教学生们俄语,为他们打开一扇希望的窗户;他们教我汉语,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华文明的窗户。”拉祖姆科娃说,过去5年,是她30多年教育生涯最高产阶段,她与中国同事一道,撰写了3部专著,发表了30多篇论文。

拉祖姆科娃介绍,每次回俄罗斯度假,她都乐于向人们讲述在中国的见闻与感悟。其中,谈的最多的还是孔子及其“有教无类”“学而不厌”的教育思想。她爱给俄罗斯孩子们讲孔子教育弟子的故事,让他们学会帮助和同情弱者。

两年前,拉祖姆科娃获得“齐鲁友谊奖”,这是山东省为表彰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励。在中国的这些年,她以曲阜为圆心,走过哈尔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10多个城市,但曲阜始终占据心中特殊的位置。

“曲阜保留了古老中国许多原生的、民族的文化基因。”拉祖姆科娃说。

言谈中,记者了解,拉祖姆科娃十分珍惜在中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原本去年已到期,但她第二次续签任教合同,再续与孔夫子的缘分。

“追随孔子的脚步,你就会幸福。”拉祖姆科娃给记者写下赠言。

网红“洋教”:亲历、共享发展

往蜡烛上喷“水”,蜡烛升腾起火焰;往化学器皿里加入液体,绿色泡沫蹿至屋顶……一身白大褂、戴着护目镜、发须花白的“洋教授”戴伟,用一口流利的汉语,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中国孩子们展示化学世界的神奇,引来“哇”声一片。

戴伟今年61岁,来自英国,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特聘教授。这位拉祖姆科娃的同龄人,20年前就来到了中国的大学校园和实验室,一直没有离开。

上个世纪80年代,戴伟第一次来中国参加国际会议,爱上了中国。1996年,这位年轻的化学家接到北京化工大学的邀请后,辞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化学系教学委员会主席职务,来到北京。

当时,中国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条件、待遇等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我英国的同学、同事都不理解我的选择。我说,我相信中国的发展潜力,几年以后你们来中国看看,才能明白我为什么要来中国。”戴伟回忆说。

来到中国后,戴伟成为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聘教授。2001年,他荣获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政府友谊奖。200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是我国颁发给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

戴伟表示,中国大学教育及科研领域的飞速发展让他感受最深;作为亲历者和共享者,特别庆幸当年的选择。

去年以来,戴伟开通短视频和微博账号“戴博士实验室”,将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上传网络,成为“网红教授”,目前粉丝已超过300万。

再过几年,戴伟就要退休,他表示将继续留在中国从事科普工作。

“很高兴能继续在中国进行科学传播,继续见证中国创新发展新气象。”戴伟说。

合作办学:共享“融合”“情谊”

古城苏州,有这样一位年逾古稀的外国老人,每天骑着自行车,怡然穿行于大街小巷。他是江苏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古德曼。

“20世纪70年代我来中国读书时,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只有80万,现在这个数字已接近4000万。这是非常惊人的变化!”古德曼说。

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建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职员工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籍教师占教师队伍的80%。

早在1976年,古德曼就曾来华留学。40多年来,他多次深入中国各地参观考察。2014年,已经退休的他来到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所大学,继续教育和研究事业。

古德曼认为,西交利物浦大学把中国的教育精华和西方高等教育的成功实践融合在一起,是了不起的成就。目前,该校拥有1.7万名学生,发展迅猛。

“过去50年,我先后在世界上7所大学工作过。‘大学’是催生思想和学习的地方,而它就在这里。”古德曼说,自己有一个梦想,要为共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出力。

2019年3月的一天,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东帝汶总理夫人伊莎贝尔在信中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品质、对东帝汶人才培养的帮助表示赞赏和感谢。

2017年底,来自东帝汶的45名学员到达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1年的非学历培训。

电工技术、数控加工、计算机绘图及产品设计、企业实践……“干货”满满的培训紧张有序地展开。学习之余,中国师生经常邀请东帝汶学员一起用餐、过周末。

“班主任老师就像我的第二个妈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像我的第二个家。”东帝汶学生乔迪说。

结束学习回国的那一天,东帝汶学生的行囊里塞满了中国结、香包等纪念品。“他们说,他们想把一年里的回忆,全部打包带回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应媛波回忆。

记者了解,近年来,浙江不断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层次与规模,让中国教育的“朋友圈”汇集更多人气与情谊。截至2017年,浙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已达18743人。

来源:新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国教育现代化,从物转向人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在沪举行
今天,九位北大师生来到复旦:讲述服务国庆活动背后的故事,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全国巡讲上海首场宣讲会举行
打开一扇门,解决一个痛点,川沙新镇开展主题教育从惠民小切口精准发力
原来中国的匠人精神是这样!习技营国,今天该如何有效开展劳育?在这能亲自体验拼鲁班锁、搭建斗拱
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又具体的国家现代化计划如何完成的?今天首演的《莫利爱路寓所的一天》揭晓答案
四大重要举措对标国际面向全球,上海发布《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
魅力依旧,进博会延展首日中国馆最“受宠”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看好中国的理由足够多”——“洋面孔”与自贸区的亲密接触
圣彼得堡响起《和平颂》与《我爱你中国》,民族乐器琴音联结谱写中俄友谊的灿烂乐章
主题教育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浦东周浦抓住养老难题精准发力
教育部最新通气会:不能简单降低课业难度,“一刀切”减负,合理的负担是必要的
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标》将删除“升学率”指标
“开放中国”系列微视频|一剂良药:开放“加速度”里的“温度”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你来我往,“卖”“买”双赢:中欧班列谱写丝路新传奇
世界贸易发动机——100张图回答,为什么说我们是开放的中国【一】
长三角文博会 | 下出文化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先手棋”
央视快评:在新时代播种新希望
首届当代中国作家书画邀请展在江苏太仓举办
数学界“扫地僧”张益唐:属于中国数学人才的时机已到,“我在考虑要不要回来”
中国的全球化走到哪里了?深度与广度的八大维度
中国高校10大经典校歌,哪首让你一生难忘?为什么要上名校,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行走世界 | 令人叹为观止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不容中国游客“擦肩而过”
上海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健康上海行动》首批项目《现代健康教育学》发布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 | 百舸争流逐浪行——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竞相登陆
负债100万读哈佛,《奇葩说》“学霸型辩手”惊艳全网,她父母的教育太赞了!
达里奥·福经典喜剧《开放夫妻》再度上演,王子川金晔不只想“挠婚姻的痒痒”
连环画大师贺友直纪念馆今起重新开放
国际儿童研究专家:有质量的早期教育支持后续学习与发展,2019宋庆龄儿童发展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香港教育局局长:支持学校严肃跟进学生违规行为
“让世界享受中国创新、开放所带来的红利”
“开放带来共赢”——记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