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从物转向人

2019-10-11信息快讯网

中国教育现代化,从物转向人-信息快讯网

这些源自基层自主探索与创新的“一校一策”,可提炼为16个字:传承历史,基于校情;依托地缘,动态生成

盼望已久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终于出台,接下来就需要通过扎实的行动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未来。教育现代化已经历了近7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仍然路远山高。2035是“未来”的代名词。这样一个远期时点,近接2020,远衔2050,连接成通往未来的主线,也回应人口、产业、科技、文化等领域对教育发展的诉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意味着我们需要找到未来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振频率”。

吹响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军号

1993年我国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93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但是此时教育的定位仍处于“为现代化服务”阶段。

“93纲要”提出“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随后,京沪苏浙粤等发达省份奋勇当先,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现代化推进方案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其后17年间,国家出台两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激励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随后,形成了发达地区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努力跟进的大好局面。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发展布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正式吹响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军号。

解读其理念,“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这两个“很中国”、“很微观”的理念,在如此高端的文件中提出,表达了将宏观战略落到实处的决心。

文件首次系统阐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并提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一地一案、分区推进的实施方略,有利于集聚上下合力,逐渐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

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视角与问题反思

当下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正在经历三个转向:一是从教育中“物”的现代化转向教育中“人”的现代化;二是从自上而下的教育现代化转向上下合力共生的教育现代化;三是从理念的教育现代化转向行动的教育现代化。

为什么说人的现代化比物的现代化更重要?因为教育关注的本身就是“人”,教育现代化首先也必须是关注人,只有外部条件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推进教育现代化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在总体上仍然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学习和教育人群之间各种差距明显存在;同时还存在结构性、局部性短缺。

不充分主要表现在质量水平不够优、个性化教育供给不足,综合改革不融通,教育与社会需求增长不同步,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有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制度尚不健全等等。

有研究者建议:今后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应指向平衡、指向充分,扩大供给、着眼未来。事实上,新世纪以来,我国多地多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丰富多样、特色各异的地方经验和学校成果,在今后的全面推进中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教育现代化“一地一案”与“一校一策”

总结教育现代化推进的地方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走势,“一地一案”的推进方略可用16字概括:分区规划、分步达标,统筹施策、系统推进。

江苏、成都等地的“以评促建”,注重以合理的指标及系统的监测来引领正确的行动;苏南地区率先建立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是一种总体布局、以点带面式的“示范区引领”;源起于浦东、推行至全上海的以“管办评分离与联动”为特征的“委托管理”;首发于杭州、风行于全国的集团化办学,还有越来越普遍发生的大中小学合作等等,都是可行的尝试;在重庆、成都、苏州等地开展的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则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拉近城乡学校差距、尽快实现共生发展的有效路径。

源自基层自主探索与创新的“一校一策”,亦可提炼为16个字:传承历史,基于校情;依托地缘,动态生成。

其具体策略,一是管理与文化方面的从发展规划切入,注重将地域文化资源引入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等等;二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以及学校课程的自主开发,已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领域,国际理解、儿童哲学、教育戏剧、STEM+(或STEAM)课程等,因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而备受青睐,也有学校按照低中高学段依次开发出“主题课程”“广域课程”和“模块课程”;三是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还出现了倡导“情境”“尝试”“探究”等方式的各种教学流派主张。四是通过专业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等各种形式的研修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策略,也越来越广受关注。


作者:杨小微(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金春林:“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金山区制订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到2035年和上海教育整体发展节拍同步
第一批博士、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这些新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先睹为快
文汇时评: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文汇早读 | 朝美商定于10月4日进行预备接触,中国外交部回应
这个“网红打卡地”美爆了!世园会中国馆国庆后将变身博物馆!独家采访
女排回应中国军人最强应援,人民日报:中国女排是精神标杆、偶像力量
不负嘱托,决战东京——习近平会见中国女排代表回访
亲切!群众游行队伍中走来这些上海教育人 ……
【地评线】太燃了!国庆“大阅兵”是最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爱国要大声说,用行动让祖国放心!来听全国各地青少年如何表白祖国
沈逸:亨廷顿曾指出第三套现代化理论——由强大政党主导
努力打造中美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的成功典范!李强会见纽约大学校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让爱国主义凝聚起一往无前的力量
新书发布 | 海关文献:解码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钥匙
孩子要长高,除了饮食、运动,排名第一的要素是它……
我国在300多年前就首次完成了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测量 仪器现被藏故宫
中国大戏院2019国际戏剧邀请展落幕,从演出到“产出”,演艺大世界在升级
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计划2020年发射
习近平向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致贺信
新中国峥嵘岁月|伟大的转折
《中国机长》原型川航机长开通微博认证后,瞧瞧他无处安放的魅力
推进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建设,2019临港新片区招商推介会举行
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取消毕业前补考“清考”行为等,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坚决取消本科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在沪举行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上海市属高校纷纷这样做!
致敬先锋模范 培育时代新人!“人民教育家”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今举行
自带“无问西东”属性,青年画家正在让“新工笔”再次转向,这些创作值得关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