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2年后,这些画坛“老炮儿”又重聚上海
1987年12月,王达麟、李山、周长江、洪基杰、夏葆元五位青年艺术家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上海五人油画展”。五位艺术家的油画作品个性鲜明、面貌各异,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加之展览布局气势宏大,令人耳目一新,至今常被提起。那次展览之后,艺术家们各奔东西,成为一个非凡时代的独特切片。时隔32年后,他们在上海历史博物馆重新聚首,推出“重聚此地——上海五人画展”。
据参展艺术家周长江回忆,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全国美展的参展人数多,展厅面积不够,画和画之间只留10公分的距离,挤在一起像大卖场;而策划“上海五人油画展”时,五位艺术家本打算各拿10张作品展出,后来一合计,觉得还是太多,就各拿了6张作品参展,1张作品放主厅,5张放大厅,画与画之间的距离是2.5米—3米,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挑高的吊顶,自下而上的灯光一打,仅照亮画幅中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殿堂感。周长江说,当年五人油画展和第一届全国油画展几乎同时开幕,很多过来参观全国油画展的观众也被吸引到了他们的展厅,觉得很好看。该展览“领全国之先”,还体现在那是第一个得到民企赞助的展览,仅布展就用掉两万多元,在当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此次“重聚此地——上海五人画展”不仅对32年前轰动一时、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进程留下深深足迹的上海五人画展进行温故知新、回顾与展望,更是意欲连接中国艺术现当代进程的历史与未来。“至少对于我们70后、80后的艺术家来说,可以从历史传承上了解上海的美术发展,了解八五新潮之后是如何发展走到今天的。”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丁设如是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中既有1987年首次“五人展”的老作品以及老照片、老画册、老签名簿等历史文献资料,也有32年后五人重聚上海,相约再次“五人展”后完成的新作。展厅内滚动播放着巨屏视频,搭配蓝调爵士的音乐旋律与五位艺术家旧时照片,令人感动于他们数十年走来的艺术脚步与艺术力量。五位艺术家还分别为展览带来了他们创作的非架上作品,比如王达麟、周长江的雕塑,夏葆元、王达麟的装置,洪基杰的影像,李山的生物艺术作品等,虽是点到为止,却不失生动丰富。
这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第一个当代艺术展,布局设计围绕这座充满上海历史文化底蕴的空间度身定制,从展品内容、规格、数量,到展陈形式,都与建筑相互衬托、融为一体。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古典浓郁的气息与充满上海情结、上海品质、上海精神的五位艺术家作品交相呼应、相得益彰。
开幕当天,主办方还特别举行了“‘重聚此地’的同与不同——五位参展艺术家与五位特邀批评家的新时代对话”专题研讨会,特邀贾方舟、陈孝信、王林、刘淳、吴亮五位艺术批评家,与本次展览的五位艺术家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对话。业界专家指出,王达麟、李山、周长江、洪基杰、夏葆元这五位经历各异的艺术家,始终坚持着各自的艺术探索,从未间断自己的艺术创作。他们的艺术创作历程、艺术思想理念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却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都保持了对绘画的初心,对“重聚此地”充满珍惜与深情,因此,他们也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文化发展的闪耀缩影,成为中国32年来艺术发展史的重要写照。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