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称为插入香港敌后的尖刀,以奇袭、伏击等游击战术谱写传奇历史

2019-12-10信息快讯网

他们被称为插入香港敌后的尖刀,以奇袭、伏击等游击战术谱写传奇历史-信息快讯网

▲乌蛟腾烈士纪念园

走进香港新界沙头角的“乌蛟腾烈士纪念园”,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亲笔题词的“抗日英烈纪念碑”屹立园中。2015年8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时,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成为香港唯一、也是首次上榜的地点。在香港新界西贡,也坐落着一座由曾生题词的抗日英烈纪念碑。两座纪念碑共同记述了香港抗战中港九大队浴血杀敌、气壮山河的传奇历史,熔铸着港九英烈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一把锋利的尖刀,深深插入日寇的心脏

素有东方明珠美誉的香港,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时期,他既是英国在远东控制的重要金融、经济与军事基地之一,又是中国对外联络与物资秘密输入的重要渠道,被日寇觊觎已久。

1941年12月8日,日寇成功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同日凌晨,为进一步实现南进计划、彻底破坏援华路线、迫使中国屈服,日寇下达代号为“鹰”的作战命令,令陆海军协同攻占香港。遂即航空兵轰炸香港启德机场,海军从海上实施封锁,尔后以1.5万余人兵力从深圳以东迅速入侵九龙半岛,12日突破英军防线,18日渡海登陆香港岛,切断市区水源。尽管21日时,丘吉尔仍声称驻港英军“无论如何决无屈服的念头”,但驻港英军已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沦入黑暗的香港,仍有指引前进的星光。其实对于日寇的作战行动,中国共产党人早有预判。同年11月下旬,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即接到了正在香港开会的该队政委尹林平(林平)的指示:“作好应变的准备,一旦战事发生,立即派部队进入港九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根据这一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于12月9日派一部兵力进入新界元朗地区活动;11日,派茜坑、马鞍岭抗日自卫队挺进西贡半岛的赤径、企岭下、深涌附近,并从第三大队第一中队抽调20人组成小分队,从惠阳短枪队等部抽调10余人组成短枪队,同时进入西贡。随后,这3支队伍组成武工队性质的短枪队,并设立临时中共党支部。至此,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挺入九龙、新界地区有近百人,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深深插入日寇的心脏。

1942年2月,为加强港九地区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上述部队统一编为港九大队,蔡国梁任大队长,陈达明任政治委员,黄高阳任政训室主任,鲁锋任副大队长,并根据港九地区的特点,分别组建了短枪队、长枪队和海上队。随着游击战争的开展,港九大队经过艰苦斗争,在西贡、沙头角、元朗、大屿山、上水等地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部队人数也于1943年春夏后增至约800人,下辖5个地区中队、1个海上中队、2个长枪中队和1个直属中队。

以隐蔽斗争的形式,灵活进行城市游击战

苦难始于血腥的屠杀。肆无忌惮的大屠杀后,为巩固香港的重要“堡垒”作用,日寇任命其陆军中将矶谷廉介为港督,以军警特宪钩织成严密的殖民统治网,大肆进行军事镇压、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

港九大队利用日寇占领香港初期兵力不足、无暇顾及乡村的有利时机,派出大批民运队员深入到九龙新界的650多个村庄,积极发展、组织和武装群众,肃清土匪,收集英军遗弃的武器,组建抗日团体,不断扩大队伍。

港九地区城镇密集,遍布日伪军。面对新环境新情况,如何开展游击战?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回忆道:“在港九这个地域狭小,回旋余地不大,而又是敌人军警林立的地区,港九大队进行的游击战争,主要采取隐蔽斗争的形式,着重发挥短枪队机动灵活的特点,运用奇袭、伏击等游击战术打击敌人。”港九大队充分发挥短枪队的高机动优势,多打小仗、打巧仗,时聚时散,神出鬼没,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其中威名远扬的,要数西贡区沙田短枪队副队长刘锦进。

刘锦进原名刘黑仔,广东宝安县大鹏镇人。据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回忆,“刘黑仔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孤胆英雄”。他和队长黄冠芳率领短枪队曾在窝塘村联合抗日自卫队夜袭日军兵营,全歼日寇1个工兵班;在狮子山遭遇战中全歼日军1个班;化装奇袭日军牛池湾哨所,全歼日伪军16人。刘锦进曾智擒匪首李观姐,活捉日本高级特务东条正芝;三次化装挑着菜担进入九龙市区,击毙日寇4名岗哨;驾船在九龙太古船坞海面跳过敌船,活捉了两名密探……他们以观音山、吊草岩一带为依托,频频奇袭日寇,屡建战功。

既是旱地老虎,也是海上蛟龙

日寇侵占香港后,为把从华南掠夺的战略物资运往日本、再由日本运输武器到东南亚和中国战场,特意开辟了从广州经香港、汕头至台湾的海上运输线。为了破坏日寇的运输线,保护我方交通队、商船和渔民,港九大队组建了海上队。队伍最初建立时,人员装备十分简陋:队员只有19个,舰船只有和西贡半岛渔民借的两艘风帆小木船(当地俗称“槽仔”)和1艘拉网船,武器只有1挺轻机枪和十来支长短枪。尽管条件有限,但全体指战员始终以乐观的精神投入训练战斗,在当地渔民的指导下苦学苦练海上杀敌技能,从“旱老虎”变成了“深水龙”。日寇原以为万无一失的海上运输线屡遭破坏,海上队却壮大扩编为海上中队,游弋在大鹏湾内及九龙西贡沿海至担杆岛附近,以弱胜强,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海上游击战。

每日清晨,太阳刚出海平面升起,海上中队的战士们就化装成渔民,扯起风帆,与渔民一起出海。1943年2月的一天,海上中队4艘武装船(在风帆船上配备大口径平射机枪或重机枪和1个步兵班)和往日一样出海巡逻时,在坪洲海面与日寇两艘炮舰遭遇。鉴于敌我火力和机动性能对比悬殊,海上中队迅速返航停靠坪洲沙滩,登陆抢占制高点,猛烈反击追击日舰,重伤日寇1艘炮舰,毙伤日寇数人。同年11月下旬,海上中队两艘武装船在西贡以东果洲的外海巡逻,发现从汕头方向驶来1艘日海军机帆船,拖带着1艘武装木帆船(被当地人称为“大眼鸡”),逆风向香港方向航行,当即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日船。日机帆船突然遇袭张皇失措,一边还击,一边赶紧切断拖带“大眼鸡”的缆绳,仓皇向香港逃窜,“大眼鸡”上装载的瓷器、高丽参及数十吨白纸等全部被我缴获。

在3年多的海上游击战中,海上中队为破坏日寇海上运输、保护我方交通队、商旅和渔民安全、抢救物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港九大队海上中队与护航大队一起,共击沉敌船7艘,俘获43艘,击毙日寇52人、俘36人,日寇溺亡40余人,击毙伪军近百人、俘5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50支、山炮1门及大批物资。对于这支被誉为中国的“土海军”,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政委尹林平曾作出高度评价:“护航大队和港九大队海上部队驰骋在南海之滨,勇敢地以小船攻打敌人大船,多次取得击沉或俘获敌船、全歼敌人的重要战果,使大亚湾和大鹏湾成为我军的内海,应予高度赞扬。”

——摘选自《炎黄春秋》2019年第七期


作者:朱姝璇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徐坚忠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