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各地频发“减负令”!这些“硬杠杠”,能帮助中小学生切实减负吗?

2019-12-14信息快讯网

临近年底各地频发“减负令”!这些“硬杠杠”,能帮助中小学生切实减负吗?-信息快讯网

为中小学生减负,到底怎么减?

这一周,浙江、河北两地发布的减负方案引人关注,也引人思考。而在之前,贵州,甘肃、安徽等地也已经根据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减负30条”,制定了相应的减负措施。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浙江、河北两地的红头文件,为切实给学生减负而设定的一些“硬杠杠”。

浙江:“减负40条”中,删除了“小学生晚9点不作业”的表述

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减负方案》)正式发布,最终形成了40条的减负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

减负“40条”内容众多,我们来划一下重点——

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和活动

科学编制中小学课程计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要公布在教室门口。不随意增减课时,除正常调课外,不得挤占思政、音乐、体育、美术、劳动实践等课程和活动的课时。坚决制止“阴阳”课表。

提高作业质量,统筹控制作业总量

各中小学要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由学校年级组统筹调控,根据课标要求,家庭作业时长把握以班内中等程度学生为参照。不得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打卡提交文化学科作业,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临近年底各地频发“减负令”!这些“硬杠杠”,能帮助中小学生切实减负吗?-信息快讯网

有记者发现,在这次《减负方案》下发前,之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曾有关“小学生晚9点不作业”的相关表述,但在正式发文时却被删除了。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答复,基于保障学生睡眠时间、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助推教师成长等考虑,杭州市拱墅区、上城区等去年就已推行“初中生晚10点不作业”。这项改革措施在部分区域推行一年多来效果良好,初中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了,睡眠时间增加了,学习效率却不断提升,家长的支持率也比实施之初明显上升。

规范学生在校作息时间

全面实施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解决“放学早、接送难”问题。小学生早上上学时间推迟至8:00以后,小学、初中早上上课时间分别不早于8:30和8:00,寄宿制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晚熄灯作息时间分别不迟于21:00、21:30、22:00,并严格按规定的睡眠时间设定起床时间。各地各校根据季节变化等因素确定具体作息时间。加强学校课间、午间管理,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休息、活动。

禁止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补习

中小学生寒假、暑假假期分别为3—4周和7—8周,具体放假、开学时间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明确并向社会公布。中小学校各年级一律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在校内外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中补习。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这一条,特别有记者问到,“中小学校各年级”包括高三年级吗?省教育厅的答复是:“这条规定涉及的对象范围包括高三年级。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执行到位。”

另外,浙江的减负“40条”还有落实家庭教育责任的相关条款——

家校协同保证孩子睡眠时间。努力保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

实施家长素养提升工程。5年内70%以上的中小学校建立数字家长学校。

临近年底各地频发“减负令”!这些“硬杠杠”,能帮助中小学生切实减负吗?-信息快讯网

河北:严控作业总量,严控考试次数

12月12日,河北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等9部门共同制定的《河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严格依照课标教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加课时,严禁削减、挪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课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坚决杜绝“非零起点教学”。严控课后补课、加课时赶进度,严禁寒暑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违规补课或上新课。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节假日(含双休日、寒暑假及国家其它法定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戒学生。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

科学设置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得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家庭作业,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家庭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坚持做到教师留的作业亲自及时批改。

坚决控制考试次数

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各地不得在小学各年级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等现象。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的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严禁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的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临近年底,我们很欣喜看到,各地教育部门能都在出台“减负令”,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而如何拿捏好减负的尺度,无疑是广大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就在上个月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回应近期社会高度关注的学生减负问题时明确表示: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正如吕玉刚所言,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减有增,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


作者:樊丽萍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